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可下载打印!

数学视野 2021-07-14

语文:

1-6年级语文上册:全册1~8单元精编PPT教学课件,可下载!

部编版3~6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习作范文汇总

2019秋学期1~6年级课内外练习参考答案汇总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期中必须掌握的课文重点梳理丨可打印

1~6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附下载链接)

2019部编版1~6年级(上)复习汇总(请转发班级群)

部编版1—6年级词语听写音频汇总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精选期末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2019部编版1~6年级(上)单元测试卷汇总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期末专项①—生字复习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期末专项: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数学: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上册小数报苏教版能力检测试卷(1-6年级)

苏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1~6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点、考点汇总(电子版)

苏教版数学1~6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英语:

2019秋学期苏教译林版3~6年级上册资料最新汇总

下载电子版,请看文末。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 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 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 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5。

五、用乘法解决问题,在计算时,要准确地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 测量


一、测量长度的单位

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或1m=100cm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两数之间相差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三、知识拓展(选学)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

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倍的意义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


一、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 六八四十八

六九五十四

6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6.

二、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7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7.

三、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八九七十二

8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8.

四、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9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9.


第九单元 除法


一、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二、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小,商就越大;除数越大,商就越小。有些实际问题不能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得出结论,可以分步解决。

三、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要根据具体情境,结合乘、除法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应用乘法口诀求积或商。

完整电子版获取方式如下,请仔细阅读!

第一步: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语文视窗

第二步

回复:121602


如遇问题可以添加老师微信:chywangchy

特别推荐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共333集,每晚睡前听一节,建议分享收藏

【中国通史】全集(视频+文字)共100集

【必读书目】《草房子》合集 (共38集)

【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合集(共60集)

【必读书目】《骆驼祥子》 合集

【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第1~47章(合集)

【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全集

【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合集(共48集)

【成语故事】动画——中华成语故事合集

【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建议家长收藏!

免责声明:“语文视窗”“数学视野”“语文视窗初中版”公众平台提供小学语文(部编版)课件、教案、单元试卷、专项练习等下载,小学数学(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课件、教案、单元试卷、专项练习等下载,小学英语(苏教译林版,外研版,人教PEP版等)课件、教案、单元试卷、专项练习等下载,初中各科课件、教案、单元试卷、专项练习等下载,并提供奥数,作文,成语故事,古诗欣赏,中国通史,名著导读,中考体育,中考英语,中考试卷等拓展应用知识。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和包容,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浇灌下,孩子的成长,只需静等花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我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平台提供的所有资料仅供同学老师学习交流使用,不作任何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此声明“语文视窗”“数学视野”“语文视窗初中版”拥有最终解释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