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

2017-04-03 芜湖共青团


朋友今天在朋友圈分享一张截图,

是升级后微信的新功能,

在加新好友过后,

可以选择“只向对方展示近半年的朋友圈”。 

朋友就感叹,洞察用户心理到这种程度,这是真牛逼。 

其实我始终觉得,作为社交软件,微信的很多功能,

在实用之余,还颇有些微妙。

比如“分组可见”,这一项看似不起眼的设置,

却恰好容纳住了朋友圈里的千人千面。



1

  前段时间,我和闺蜜吃饭,聊到共同好友L。闺蜜说,L如何如何厉害。而我从未耳闻,问她听谁说的。


  闺蜜说,她发了朋友圈呀。


  我有点纳闷,还以为是我看漏了朋友圈。等餐期间,我点开了L的朋友圈,发现真的没有这一条。


  闺蜜也纳了闷,说可能是删了吧,然后用自己手机打开了L的朋友圈,那条内容赫然躺在L的朋友圈里,还收获了不少共同好友的点赞。


  我拿闺蜜的手机看L的朋友圈,发现有些“很厉害”的内容从未在我的视线里出现过。很显然,L设置了“分组可见”或者“分组不可见”,而我被屏蔽了。


  我不知L因为何种原因对我有所保留,况且别人是否设置分组可见,我也管不着。但我不幸地发现了这件事,说一点都不难过是不可能的:原来,你把对方当做多年的“朋友”,别人可能只把你当作需要选择性屏蔽的对象。


  你根本不知道你曾被多少人“分组可见”或者“分组不可见”。


  这件事以后,L在我心中的定位从“朋友”疏远为了“熟人”,再也无法心无芥蒂。



2

  我还有一个朋友也遭遇了这样的事。他认识了一个蛮漂亮的姑娘,两人互生好感,关系有些暧昧。姑娘向他请教行业内部资讯,他都毫无保留地作答。后来,姑娘跟他要一个很关键的合作机会,他也替她争取到了。


  在那之后,姑娘还是维持着暧昧的关系,没有更进一步的打算。朋友认真了,向她表了白,姑娘这才撇清,说一切是他会错意了。


  朋友自然很郁闷,但也只好视为是自己“误会”了。


  后来有一次,他用一个共同好友的手机打开了姑娘的朋友圈,震惊地发现,她原来有男朋友,而且时不时秀恩爱。只不过这些秀恩爱是“分组可见”,屏蔽了他和圈内好友罢了。


  朋友这才恍然大悟,他可能是被利用了。



3

  再讲第三件有点可怕的小事。


  梨花和男友的恋情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男朋友也一直没在朋友圈公布恋情。梨花磨了好久,男朋友这才发了条朋友圈公布了一下。梨花心满意足。


  可是有一次,她拿男友手机看他们自拍的照片,玩着玩着就点进了他的朋友圈。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男朋友被她逼着发的两三条秀恩爱的朋友圈,居然都是“分组可见”。


  而且,男友居然还有一些朋友圈是她从未见过的。


  她对男朋友很上心,他的朋友圈是每条必看,那些没看到的,都是屏蔽了她的。其中有一条,引用了几句歌词,似乎是表达了对前女友的恋恋不舍。


  梨花看着看着就哭了。



4

   “分组可见”是微信朋友圈最逆天的功能。


  你屏蔽了同事和领导,发了个“心好累”“加班到现在”时,你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立刻截图发给你同事或者领导,说得知贵司最近业务繁忙……


  曾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一个女孩子在“我们”这些昔日朋友的朋友圈里,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晒豪车、晒男友送的几万块一个的包,时不时出国发个朋友圈,说国外的天空好蓝。“我们”这些昔日老友们纷纷窥屏着她的朋友圈,羡慕不已。


  有一次,“我”偶然在另一家公司同行的微信好友里看到她,得知她在另一家公司做助理,用同行的手机点开她的朋友圈,尽是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班只求问心无愧”的励志格言,俨然是一个优秀员工的朋友圈,丝毫不见豪宅名车的踪影。


  再后来,又有人从别人那里,看到了她第三个版本的朋友圈……


  “分组可见”,让我们只能看到故事的一个版本。


  有人对各个圈子拎得很清楚,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分组可见。我偶尔也会设置分组可见,比如熬夜时发朋友圈要屏蔽爸妈之类的。


  “分组可见”功能是一种便利,可是一旦过度使用,就可能会弄巧成拙,造成尴尬。


  设置分组可见,就像对别人说,“我告诉你个秘密,你千万别说哦”。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口耳相传的秘密可以说是误会,但实打实的朋友圈截图会让你无法反驳。


  如果有些事你不想让特定的人知道,最好就别发朋友圈了。以伪装、隐瞒或者抱怨为目的的“分组可见”,请一定慎之再慎。


  每天只在朋友圈里活得精彩的人,八成很无聊吧。专注于把“分组可见”玩出花样来的人,或许更无聊。


无意中打开某个朋友的主页,只看到一张精美的朋友圈封面图赫然出现在面前,下面镇着一句十字真言: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

 

立马就让人觉得该朋友太高冷、太酷、太有个性了!


关闭朋友圈后的主页。

 

这与不久之前微信更新的功能有关:无法查看已经关闭朋友圈用户的主页。过去用户选择停用朋友圈后,既可以不受小红点的打扰,又能自说自话地发动态。如今,关闭朋友圈后就只有“该朋友暂未开通朋友圈”一行小字横在那里,无法查看其他内容。

 

于是,很多关闭朋友圈的人被亲朋好友兴师问罪而百口莫辩,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重启朋友圈,还要先发一条说明情况以求原谅。还有人关了朋友圈没几天,就忍不住重新打开,默默潜水点赞。

 

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反反复复。然而,逃离朋友圈作为一种能量和趋势,正在积聚形成。


 

逃离朋友圈

 

朋友圈这个名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社交生活,由无数圈子组成,身处圈内的人能够在推杯换盏、勾肩搭背之间达成利益交换,甚至是情感上的交融,而圈外的人想要进入圈内,则要大费一番功夫。阿Q觍着脸跟赵太爷凑近乎,结果就被狠狠地打了两巴掌。

 

圈子有贵贱,高者如娱乐圈、总裁班同学圈、艺术圈,泛泛之辈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的,低者如同事圈、邻里圈、亲戚圈,则人人皆有。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之所以能够取代论坛、博客、微博,成为国人网络社交的主要空间,在于其成功地在手机上搭建起中国人熟悉的圈子。

 

所以,朋友圈上的圈子也分大小远近,对什么样的人分什么样的组,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选择不同的分组,就相当于坐在不同的酒桌上。这种角色扮演的技艺,对在酒桌文化和熟人文化中泡大的国人而言,自然驾轻就熟。



“组”简单,“分”却难

你的朋友圈,分组可见了吗?

对于此类事情有什么看法呢?

赶快在下面留言吧!


-THE END-


你可能想看



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涨姿势,终于知道凳子上的小孔是用来干嘛的了!

【来稿】姑娘,独自奔三的路上,请勇敢地优秀下去。

爱家乡?请落实到行动上!


编辑:白露未已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青年时尚  ☀  芜湖新闻  ☀  时事热点

@芜湖共青团



 我和你还差一个置顶的距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