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素颜和解”:容貌审判下的“比较”漩涡
「真正的自信,并不是“比下”之后产生的暗自庆幸,也不是消除客观存在的“对比环境”,而是将“差距”理解为“差异”,善待他人、悦纳自己。」
>>>
这恐怕是最轻易的一次“和解”,你甚至不必说话,只需要晒出一张照片。
但也是最困难的一次“调停”,“当事人”尚未战个明白,围观者就已吵得火热。
(相关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最近,抖音上出现了一个话题活动叫“与素颜和解”。
参与规则,即晒出自己的素颜照片或者视频,展示出未经修饰的一面。
想表达的无非是:在这个习惯了美妆、滤镜、修图的“精致世界”,我们要拒绝容貌焦虑,悦纳自己的“素颜”。
“容貌焦虑”的柴火让话题迅速升温,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还引发了噼里啪啦的争吵。
继一位名叫“宵夜”的博主被骂“披着和解的外衣制造焦虑”后,一则声泪俱下的“和解”视频,又使博主“抛抛蔡”,成为了众矢之的。
视频中,她哭着说“好像很久都没有认真地看过自己的脸”“不过没有关系,与素颜和解”。如此“动情”的视频非但没有换来理解,反倒引发嘲讽,最大的原因想必是她那对又黑又大的美瞳。
(博主“抛抛蔡”的视频遭到了网友嘲讽与模仿)
与她相比,博主“逵三”或许显得真诚很多,视频中,她镜头怼脸,皮肤瑕疵清晰可见。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称赞,“她具有独特的美”“这才是真的和解”。
(博主“逵三”所发视频下方评论)
在谩骂与称赞的隔空混战中,还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难道只有看见瑕疵才是“真素颜”,皮肤姣好就是“真虚伪”吗?
事实上,对于这样一个向大众开放的活动,出现“反向操作”并不奇怪。
不过,在网友们对着一些视频纠结“这究竟是真素颜还是伪素颜”,对着一些图片区分“这就究竟是真参与还是骗流量”的时候,这场活动就注定了会在注意力的失焦下变成一滩搅不清的浑水。
显然,登上热搜的“与素颜和解”,并非一个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话题之下包含着各式各样的参与行为。
那我们不妨,把它看作赛博空间里建构的一个集市,每个人在集市上的行动各不相同。
有人在进行“商品”交换。只不过“商品”不同,有人换“理解”,有人换“认可”,当然也一定有人只想换“关注”。
还有人在进行“交易”围观。有时,对认可的交换行为摇旗呐喊。有时,对认为“不公正的买卖”口头断案。
但是,当我们将注意力聚焦于集市中的行为时,又是否想过“集市”的建构本身,也可能存在着谎言?
当对比无处不在,
真空中的自信是真的自信吗
“与素颜和解”作为一场话题活动,最吊诡的地方莫过于:缓解焦虑之“因”反酿加重焦虑之“果”。
不少网友表示,看了话题之下的一些视频,自己的容貌焦虑反倒加重了。他们发现,在一些博主那里,“素颜”的标签之下,美瞳、底妆、口红实则一样都没少。
当“与素颜和解”变成了部分人眼里暗暗较劲的比拼。这究竟是人的错,还是活动的“锅”?
或许,从一开始,人们对于“与素颜和解”这一话题活动的认知就并不相同。
在大部分人眼里,它可以被理想化地理解为一种对“悦纳自己”的期待。是一种意义大于形式的“仪式”。
但对于部分博主而言,无论意义为何,它都只不过是平台上又一场突然时兴的活动。当平台逻辑占据上风,“流量”变成最高法则。“容貌比拼”就难免再次沦为掠夺注意力的法宝。
可这样的娱乐化认知,又恰恰正是仪式参与者眼中,破坏规则的“反向操作”。
(网友评论)
我们当然希望这场活动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而非流量导向下的娱乐至死。可遗憾的是,即便没有“反向操作”,即便所有人都遵守规则。所谓容貌焦虑也很难在一场以“晒”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中,得到缓解。
因为焦虑往往来源于“对比”,而“晒”行为,恰恰强化了“对比”。
我们常常有一种感觉,“容貌焦虑”在这个时代好像愈加严重了。
面临着铺天盖地的明星海报,我们很容易因他们的光鲜亮丽而产生落差。面对着愈加普遍的整形与美妆,我们很容易因他人的精致而被迫内卷。
而所谓“落差”,所谓“被卷到了”,正是因为我们在拿自己与他人做比较。
在赛博空间里,这种“比较”被进一步地集中和强化。在美颜和滤镜的加持下,“数字化颜值”之间的“较量”更为简单粗暴。几张照片,几段视频就可以引发一场颜值的排序。这种排序不见得是公开的,也可能只是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毕竟与他人做比较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
因此,当看到“与素颜和解”这一话题下的视频内容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也许不是理解话题意义,而是在潜意识中,将自己与所看到的面孔做比较。这种比较往往会得出三种结论:“我比他强”,“他比我强”,又或者“我们差不多”。
因而,“晒出自己素颜状态以呼吁大家停止焦虑”的善意,很有可能换来的是一种比较可悲的结果。
在这种结果中,观看了他人素颜状态而获得的自信,很有可能被错误地建立在了“原来我们都一样,或者原来他还不如我”的认知上。
那么,在对比中产生的自我欣赏,究竟是基于“我怎样都很美”,还是“原来我跟别人处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上”?在对比后产生的对他人的赞美,究竟是因为“无论你有没有痘痘,有没有黑眼圈,我都觉得你很美很可爱。还是因为“原来你也有痘痘,你也有黑眼圈,那我们根本没有差别”?
这些疑惑或许有些狭隘,但是值得一问。
(网友评论)
如果说,我们只是因为“对比”才获得了自信,那么也随时会因为“对比”重回自卑。
有网友表示,那些皮肤状态本来就很好的人参与其中,会加重自己容貌焦虑。这样的观点,又在一部分人那里遭到了反对,他们认为:即便是被认为漂亮的人也同样存在容貌焦虑,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别人。
(网友评论)
的确,如果用自己的审美标准给他人的外貌打分,但凡分数高于自己就该被“推出门外”。那我们的焦虑就变成了束缚着他人的枷锁。
将所有可能使自己产生焦虑的因素统统排除在外,如果说自信需要建立在这样一个真空环境中。那所谓的缓解焦虑也可能只是一种“掩耳盗铃”。
真正的自信,并不是“比下”之后产生的暗自庆幸,也不是消除客观存在的“对比环境”,而是将“差距”理解为“差异”,善待他人、悦纳自己。
诡异的天平上,
难分轻重的素颜与化妆
抛开活动形式,单看口号本身。当人们说“与素颜和解”的时候,每个人的理解可能存在着分歧。
第一个分歧,是对于“素颜”一词的情绪差异。即,它究竟是在表达“我很难接纳自己的素颜,但我需要尝试接纳它”,还是在说“素颜才是真实,所以我必须去接受它”呢?
第二个分歧,是对“和解”一词的认知差异。有人认为“接受”就意味着“和解”。也有人觉得,通过其他手段让自己的素颜看上去很“美”,也可以算作是“和解”。
(博主“宵夜”被质疑后在评论区做出的回复)
但是,不论哪种理解。当我们提出“与素颜和解”这个命题的时候,素颜与化妆这两件事就开始面临着被刻板化的困境,和被价值排序的困局。
素颜一词因“化妆”产生。因为有了化妆这一行为,不化妆的状态就被称为“素颜”。但是,长久以来,在“化妆”与“不化妆”这两件事情面前,一直摆放着一座天平。时常会有一双手,把它们摆上去,称称重量。
有时,天平会偏向“不化妆”即素颜的一方。相对应的,化妆就成了不自然,不自信的表现。化妆后展现出的美很难被承认,甚至还会反过来成为攻击容貌的子弹。
就像,人们往往对明星们的素颜照很感兴趣,因为想去确认那些荧幕前光鲜亮丽的面孔,离开了美妆是否会黯然失色。
就像,人们往往将“画了又好像没画”的伪素颜妆看作是化妆的最高境界,费尽心思地想要与“化妆”撇清干系,因为只要被发现化了妆就可能被直接宣判:“美貌贬值”。
(小红书上伪素颜妆教学视频颇受青睐)
在这一过程中,“化妆”这一行为其实一直背负着一种污名。而这种“污名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对化妆功能的“理想化”。
在一些变妆视频的影响下,我们更加肯定了这样一种预设:“化妆堪比换脸,妆前妆后千差万别”。但却往往忽视了,在那些变妆视频中,打光、滤镜乃至表情都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过有时,天平又会诡异地调转方向。当社会的凝视赋予“化妆”过多的象征意义,“素颜”就成为了束缚着我们的“羞耻”。
在现今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凝视的目光,它将“化妆”看作是某种场合下“尊重”的表达和“整洁”的象征。
就像,那句诞生于消费主义的口号:“要学会化妆,不做邋遢女”。就像,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规训:“重要的场合要化妆,邋里邋遢像什么样子”。
(这样的标题在化妆教学视频中很常见)
当这种“不化妆即邋遢”的伪命题长久地充斥在我们周围,再清醒的人都难免偶尔茫然。可是仔细想想,不化妆与邋遢之间真的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吗?不化妆,并不等于蓬头垢面呀。
其实,“化妆”或者“素颜”二者本无高低,亦不分对错。
错的,是将它们摆上天平的那双手。这双手的背后是消费主义,是刻板认知,是“社会凝视”。
而这双手的精明之处就在于,只要开始了二元比较,无论比较出的是怎样的结果,最终都仍将落入容貌审判设下的漩涡。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让这双“手”消失,不过它的确狡黠,好像无处不在。
但我们仍然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不去在意天平所展示的结果。
无论那结果多么“昭然”,一个绝不会被改变的事实是:我们拥有化妆的权利,也拥有不化妆的自由。
认可素颜,并不是化妆被污名后的“退而求其次”;选择化妆,也绝不来源于“素颜羞耻”。
因为,素颜和化妆,都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
“与素颜和解”,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的我敏感又脆弱,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误以为他在跟我吵架。独自生了一会儿闷气,又低着头说:“我们还是和解吧。”
对方惊讶地看着我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吵过架呀?”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彭兰.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2):14-18.
小镇姑娘.《和素颜和解?这种伪命题求求别上热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