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本海默》:“普罗米修斯”的隐喻与现实的回响

October神无月 知著网 2023-09-06


「人类永不停歇的求知欲将迫使一个又一个“普罗米修斯”取下充满诱惑的“火种”,人们没有机会预知后果,唯有忠实地承担起职责。」


>>>


最近一周社交媒体上最火热的名字也许不是什么明星网红,而是历史上的一个人——奥本海默。

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奥本海默》于2023年8月30日在大陆上映,这是一部传记电影,电影的焦点则是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科学家奥本海默。

从#奥本海默是谁#到#奥本海默是历史#,各媒体平台上对诺兰这部新电影热火朝天的讨论也让二十世纪的历史重获大众关注。

截至目前,这部电影全球观众口碑上得到了相似的反馈,豆瓣评分为8.9分,IMDb评分为8.6分,Metacritic网站上影评人和观众的评分均为8.8分。

(豆瓣介绍)

三个小时的时长,充满大量历史回顾与科学细节,却在全球受众中收获了一致的正向评价。不同于冗长的纪录片式人物传记,诺兰以其特有的拍摄风格展现出了二战与冷战背景下奥本海默充满矛盾与挣扎的一生。

当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类历史正式进入了核时代。作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光芒足以穿越岁月,永恒地闪耀于人类史书,而硬币的另一面,奥本海默却永久背负着毁灭性的原罪,在道德的十字架上备受煎熬。

这是一部致敬历史的传记电影,也是对现实的预言与反思,影片所呈现出的新技术的两面性以及对未来造成的不确定性与当下现实形成互文。

人们看《奥本海默》,是在用奥本海默的眼睛观察二十世纪,而走出影院,或许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从《奥本海默》的隐喻中洞察当下的现实与人类的未来。


01

“普罗米修斯”的悲剧:

“原子弹之父”的挣扎与矛盾

《奥本海默》改编自曾获普利策奖的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这本书的原作标题是《American Prometheus》(美国的普罗米修斯),这一比喻建立在作者近二十年的调查走访之上,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这位科学巨星史诗感的一生。

“普罗米修斯”这一意象也在诺兰这部电影中延续下来,成为理解奥本海默及其所处时代的关键因素。

奥本海默所处的世界是二战和冷战接踵而来的世界,科学不仅是科学,更是政治博弈的筹码。为了阻止德国率先拥有原子弹,爱因斯坦和西拉德给时任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建议美国启动自主核计划。

(爱因斯坦署名的信件)

这封信像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开启了原子弹研制的连锁反应。怀着纯粹的科学理想与和平追求,奥本海默加入曼哈顿计划,并成为项目的负责人。1945年的一个夜晚,在洛斯阿拉莫斯,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荒原爆炸。

这无疑是奥本海默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注视着核爆焰火,奥本海默的眼中却出现了迷茫与恐惧。在核爆的一瞬,万籁俱寂,只能听到自身的呼吸声,眼前是足以吞噬一切的巨大火焰。奥本海默说:“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观察原子弹引爆)

新技术的发现者也成为了世界的毁灭者,这种一体两面的矛盾贯穿了奥本海默的余生。作为带来原子能之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此刻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盗取的火种”,具备前所未有的危险性,他点燃了这一火种,却无法控制它会如何燃烧。

在电影中,奥本海默曾不止一次讨论过核爆后的链式反应,理论演算显示,有一种“趋近于零”的可能性,核裂变产生的反应不会中断,而会持续燃烧,直至将大气层燃烧殆尽,世界毁灭。作为科学家,明知自己的发现有可能摧毁世界,是否要继续推进?奥本海默选择“是”,他依旧决定引爆第一颗原子弹。

(链式反应相关截图)

然而,向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枚原子弹使他产生了巨大的道德焦虑,为了正义的目的,是否可以使用原子弹打击敌国,造成无数敌国平民的伤亡?这一次他的答案是“否”。

奥本海默的矛盾恰巧来自于他作为科学家群体所坚守的良知与道德,这是一个“智慧成为一种负担的故事”。他热衷于工会活动,给西班牙难民捐钱,对共产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忱,而这些悲悯却成了鞭挞他的刑具。

项飙曾说,最重要的知识分子特质可能是反思性,对世界秩序作批判性分析。这种反思性使得奥本海默深受道德困境的折磨,他希望研制原子弹结束二战,却造成了无数平民的伤亡。

(奥本海默研制原子弹的初衷)

二战后,他极力反对氢弹的研究,希望将核武器的潘多拉魔盒关闭。但是,正如《奥本海默传》所说“奥本海默带给人类原子能之火。当他试图要收回这把火, 当他警告我们这把火很危险时, 当权者就像宙斯一样恼羞成怒地惩罚了他。”

在战后的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奥本海默的才华、声誉和战时对美国政府的服务并不能使他免于遭受政治游戏和红色恐慌的折辱。

军方、科学界、政府、左翼社会力量的冲突与矛盾集中在奥本海默与斯特劳斯的交锋之间,在分歧撕扯中,奥本海默成了“殉道者”,其自身的矛盾与拉扯也正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他的悲剧来源于科学在政治博弈下的无力,来源于道德漩涡中的焦虑,但归根结底来源于自己,想要维护和平却亲手制造了悬在和平之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02

隐喻下的现实世界:

人类在矛盾中前行

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另一个意象是火。火种代表着“新的科学发现”,而火海则预示着“灾难与毁灭”,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奥本海默》中历史与当下的互文。

奥本海默在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中说:我们恐怕已经毁灭了世界。原子弹的研发永久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和平维系在核武器的相互震慑之间。某种意义上,对于核战争的恐惧成为奥本海默留给世界的遗产之一。

影片以奥本海默脑海中核爆火焰开场,烈焰蔓延吞噬一切,与此相伴的是人们狂热的跺脚声。跺脚声来源于三位一体试验成功后,人们一起跺脚欢呼来表达对奥本海默的崇拜与喜悦。站在演讲台上,奥本海默透过人们的欢呼,看到的是核爆下皮肤组织逐层剥落的难民的脸。

(欢呼的人群与迷茫的奥本海默)

核爆与欢呼,人们对毁灭性力量的非理性拥护成为压垮奥本海默的最后一根稻草,链式反应的确毁灭了世界,此刻所有人都置身非理性狂热的火海。当科学成为一种军备博弈资源,人们不断追寻掌握死亡的能力,原子弹的发明似乎将人类引向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

“火种”与“火海”的隐喻时不时地浮现,新的科学发现与其可能的毁灭性结果之间的矛盾不断回响。是否新技术不可避免地将人类引向歧路?雨果曾写:“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回到当下的现实,人类似乎仍在面临着相似的危机与现实困境。

(原子弹引爆后的火焰)

导演诺兰在采访中说,现在人工智能等一些行业也出现了自己的“奥本海默时刻”。实际上,每一个突破性的科学发现都伴随着对既定道德伦理的挑战与人类未来的诘问。

1919年弗里茨·哈伯发明的作为农药杀虫剂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用毒气武器,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2018年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引发轩然大波,引发了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科学伦理的讨论。2023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AI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安全问题。

(贺建奎宣布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当科学与政治博弈、社会民生等各方因素联结,世界似乎逐渐成为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复杂矛盾体。二战与冷战的烟云早已散去,而我们所处的时代依旧面临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2021年耶鲁大学开学致辞“When the world is on fire”(当世界置身火海)中,校长Peter Salovey提到新冠疫情、野火肆虐全球,而种族主义、极端主义等思潮也在不断抬头,从字面上和隐喻上看,世界似乎又置身火海之中。

如今,俄乌冲突依旧延续,意识形态分裂有增无减,日本排放核污水已成定局,1945年引爆的原子弹之火,似乎仍然持续燃烧着。

(环球时报关于“日本排放核污水”漫画)

人类历史注定会马不停蹄地前行,我们仍将不断地面对新技术的不确定性,科学、政治、社会各方因素仍将缠绕在一起,那么人类该如何对待这些拥有巨大变革力量的新技术?人类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在电影中,奥本海默说“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杜鲁门轻蔑地拿出手帕递给他,说:“你以为广岛的人们会在意是谁发明了原子弹吗?他们只在乎是谁扔的,是我扔的。”

奥本海默的罪恶感与杜鲁门轻蔑傲慢形成了巨大的对比,科学家的忧虑来自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感,而这种忧虑在习惯了大国博弈的政客看来不值一提。这种分歧在如今的舆论场上也不断重复着,比如该不该放任AI发展取代普通人的工作?又该如何应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实?

(杜鲁门会见奥本海默)

矛盾与平衡是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艺术,时间在流逝,而《奥本海默》所呈现出的历史像是一个寓言故事,在如今的人们面临同样的思考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如果奥本海默选择不研究原子弹,世界就会避免走向核武器的时代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轨道,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即使没有奥本海默,人类也终将走上研制原子弹的道路。

诺兰曾说,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是将观众带回人类重要抉择的瞬间,尽管意识到毁灭世界的风险,奥本海默依然选择了按下按钮,他行使了造物主的权柄,也接受了成为“世界毁灭者”的折磨。

(网友评论)

透过《奥本海默》的隐喻,我们看到人类作为造物主的宿命,人类永不停歇的求知欲将迫使一个又一个“普罗米修斯”取下充满诱惑的“火种”,人们没有机会预知后果,唯有忠实地承担起职责。

尽管奥本海默对原子弹的研发充满内疚与不安,他仍对人类未来怀有希望。在科技、政治、社会充满复杂混沌的现实世界,在如今全球治理越发复杂的当下,“在信心和诚信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或许仍旧是人类走出火海的关键。

人类历史终究会在矛盾中不断前行,创造性与毁灭性的双面性是终将面临的抉择,我们所能做的,或许是在历史的指引下,审慎地使用人类作为创造者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