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小爱朗读者第三期

南京特师学工处 南特学子 2024-04-30




博小爱 朗读者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动力,抚平精神上的波澜。聆听读的声音,享受读的快乐,明白生活的真谛,让心灵在书香中,徐徐前行。





01

分享嘉宾









刘语诺:管理学院1801班学生,预备党员,2021年首届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挑战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好书推荐《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事无常,美好的时光往往转瞬即逝,就如划过夜空的流星,但即使只是一瞬的光芒,绽放过的璀璨也值得我们去铭记。

在杨绛的《我们仨》中,我们看到:真正的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也无须惊天动地,只需要无论何种境遇,彼此都能相伴左右;而真正的亲情,则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暴风骤雨,大家始终都能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丈夫和女儿离世,在常人看来,这样的晚年定然孤单冷清,但杨绛先生心境平和,以充满深情的笔墨写下回忆录《我们仨》,记录下曾经与家人共度的点点滴滴,将生命中的美好经历都悉心珍藏。

人生步履不停,我们总要经历失去,要接受美好的事物无法长久的事实,但在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日后回望时,才不会觉得遗憾,才不会错过岁月赠予我们的礼物。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23年,随全家迁往苏州,进入振华女校就读。1928年至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同年前往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了钱锺书。1935年至1938年,留学英法。

1942年冬,完成其第一部剧作《称心如意》,次年春在上海公演。1944年,创作的喜剧《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1987年5月,出版散文集《将饮茶》。1988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洗澡》。2003年7月,出版散文集《我们仨》。

2016年5月2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5岁。



节选段落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我们仨》


推荐指数:


作者:杨绛


图书馆索书号I267.1/1282;K825.6/790(版本较多,不逐一例举)



《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03

同类书目



《走到人生边上》

推荐指数:


作者:杨绛


图书馆索书号:I267.1/922



本书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


《傅雷家书》

推荐指数:


作者:傅雷


图书馆索书号K825.6/835,K825.6/663(版本较多,不逐一例举)


该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该书内容记述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四世同堂》

推荐指数:


作者:老舍


图书馆索书号:I246.57/85:1,I246.5/177


该书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之一,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


《追忆似水年华》

推荐指数:


作者:

马塞尔·普鲁斯特


图书馆索书号:I565.44/489,I565.44/489


该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

本书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04

第一期优秀阅读者



教育科学学院 杜天伊

读后感节选: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出自余华的短篇小说《活着》的自序。我真的非常喜欢余华这本书,当我初中时第一次拿起这本书,便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活着,人的一生不就是活着吗?那到底什么叫活着,怎样才算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活着的远方是什么呢。每每拿起这本书,我就会觉得自己非常的渺茫,自己所面临的困难都不值得一提,人总是这样,如果没有真正体会过什么是真正的痛苦,便会天真的以为自己遇到的便是天大的困难,以至于自己会变得忧愁不解。但这本书带给我是全新的体会,他给了我追求幸福的勇气,给了我希望。


康复科学学院 徐可

读后感节选:

活着生如夏花,死如秋叶,非人人也。人生,无非就是被生活磨平棱角,为活着长出铠甲…我们总是在盼着生命长一点,却总是忘记思考为什么活着,一本《活着》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一刀刀的割开,把生活的苟延残喘,诠释已深,一生受益……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书中人一生有过美好,却是过眼云寰。福贵,一生贵散福无;家珍,出闺无人再当掌中珍;凤霞,凤冠霞帔后便化为香魂;有庆,却无余生可庆……平庸需要忍受,平凡却不堕落,活着本无意义,是你的生活为它镀上了金,“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不用了,这就是最好的世界,这足以支撑生命,这足以让它充满力量。



05

“放下手机,捧起书”专项打卡清单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走入写书人的世界,与写书人为友,细细品味书中世界的美妙之处,快走进图书馆,接受书籍带给我们灵魂温柔的洗涤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博小爱朗读者”活动,活动参与方式如下:

1、优秀阅读者:借阅本期嘉宾分享图书或同类书目,保留借阅记录并写下一篇读后感受,我们将选出优秀内容刊登于下期“博小爱朗读者”。获得前三名者评为“优秀阅读者”,并颁发奖品奖状。

2、博小爱朗读者:有意向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成为我们朗读者嘉宾的同学,可以编辑书名、分享理由、个人读后感,我们将选出优秀内容,邀请您作为我们的朗读者嘉宾。

3、优秀读书者:伴随“博小爱朗读者”的开展,我们同步推出“放下手机,捧起书”读书打卡活动。每期“博小爱朗读者”都会推荐一份专业图书清单,作为参加打卡活动的指定书目,同学们前往图书馆借阅清单中书籍后,将借阅记录留存,每四期朗读者依据打卡次数评选一次“优秀读书者”,颁发奖品及奖状。


参与以上活动者,请扫码进群:

 


奖品展示

优秀阅读者:卡式U盘


博小爱朗读者:金士顿64G U盘

 

优秀读书者:校徽笔记本

 


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



END



党史天天学

TWO SESSIONS





问: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  )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A.外向型                                            B.开放型
C.外贸型                                            D.扩张型



答:B







供稿|毛智哲 郭恒超编辑|黄雅婷
审核|冷   晴终审|高   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