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跻身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这样“炼”成

重庆发布 2020-02-16



自1935年成立以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不仅在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近日公布的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已上升至全国第6位。


这一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学院究竟如何“炼”成?


规模大、实验能力强

这里的实验室不一般

走进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力学、测绘工程、结构工程、道路和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土力学、振动台等多个实验室。


重庆大学振动台实验室


在振动台实验室中的MTS多功能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系统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是国内已建成的单台规模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振动台试验系统之一。建成以来,密集地进行试验研究,所得成果改进了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学院最重要的实验设备之一。


震动台实验室正在进行房屋震动实验


“我们不仅具备卓越的教学实验资源,也为师生搭建了许多优秀平台。”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杨庆山介绍,近年来,学院已成功申报了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高性能风电设施及高效运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钢结构与建筑工业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科研平台。


重庆大学结构试验楼


其中,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是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据悉,这一中心于2014年5月17日正式成立,紧密围绕钢结构工程领域的难题和最新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杨庆山说:“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加侧重建筑结构,现在,由于钢结构中心在智能建造、组合结构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学院的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逐渐拓展到了桥梁的设计、施工等方面。”


交叉学科、实践教学亮眼

人才适应未来、引领发展

拥有完备的教学硬件资源后,一流本科究竟如何成型?对此,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华建民作出了回答:“我们的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


在学科建设中,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两大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正在不断完善人事制度,力求形成人才引育规范体系。华建民说,“近年来,学院新增了包括工程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在内的国家级人才18人次、帮助他们建立科研团队,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师资力量。“


重大师生正在做组合框架抗震实验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对青年教师进行鼓励与引导之外,针对学生培养的问题,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主张以“交叉学科”的设置、结合具体行业实践,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华建民表示,目前,土木工程学院正在广泛与机械、光电等专业或学科进行整合。


“例如,我们与机械专业合作,共同探讨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华建民举例说,以前楼房建筑噪音大,而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劳动强度低、进程快,因此,土木工程学科正在与机械专业交叉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机械制作、安装等问题,而双方配合进行的实践教学,已经应用到了重庆部分装配式建筑中。


重庆大学岩土实验楼,学生正在做岩石三轴损伤试验。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能主动适应未来、引领发展的人才。”在华建民看来,培养“与时俱进”的学生同等重要。在整个建筑行业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对专业人才的引导不容小觑。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新增了建筑信息模型及应用这一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行业发展;同时,我们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工程中的重要实践转化为课堂内容。” 华建民说,“例如我们学院正在进行的来福士广场项目,也成为了我们的教学案例之一。”


钢结构中心、装配式建筑是重点 

加强学科国际化


现有的平台资源,推动着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飞跃;优秀的人才资源,也将为学院带来巨大活力。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杨庆山表示,目前,风洞建设、离心机、结构工程、桥梁工程、暖通等平台已纳入了学院的学科提升计划中,但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仍是现阶段的两大规划重点。


“建筑是一个传统行业,要对建筑行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就需要关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杨庆山表示,目前,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此类建筑在重庆还需进一步推广,“因此,学院也在主动参与重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在涪陵中科大厦等建筑的修建中,都有我们的身影。”


库区山地城镇地质灾害防治重庆市工程实验室,设立在重大岩土实验楼内。


同时,杨庆山介绍,风电设施也是学院即将重点推进的项目,希望可以发挥学院的综合优势,通过这一设施发展海上风电;地质灾害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学院将结合地方重大需求,切实关注库区地质灾害和环境生态保护。


“自学院成立以来,我们已经培养了20000余名毕业生,他们都以出色的业绩为建筑行业增光添彩。”杨庆山表示,接下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国际化,强化师生的国际化意识与能力,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在看


定了!国庆大阅兵:时长约80分钟,创多个“最多”“首次”


谱写新时代重庆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市委常委会还强调了这些事


震撼!60万米高空看重庆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黄军 邹宇铭(见习)

摄影:邹乐

编辑:刘嘉莹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