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与城 | 白鹤梁上,一支“抗战先遣队”曾留下传奇印记

重庆发布 2021-07-30


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它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引颈高吭,故而人称白鹤梁。


白鹤梁上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由于长江水千百年的冲刷切割,白鹤梁被分成了上、中、下三段,题刻主要分布在220米长的中段石梁上,其中具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记载了自唐广德元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题刻。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供图


日前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幕式

在涪陵区举行


在活动现场了解到

白鹤梁涨水隐没、枯水显露

四季一现的情景

平添了它的考视价值和神秘性

然而

白鹤梁题刻

除了具有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以外

还隐藏了一段抗战时期鲜为人知的历史


《山与城》第86期

带你看看

不一样的白鹤梁

↓↓↓


抗战时

有支“先遣队”留下特别的印记


活动当天,《月涌大江流——中国长江水文化碑刻展》开展,展览由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策划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昌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10余家单位参与。


本次展览中初期筛选展品近200件,最终展出展品90余件。其中,很多碑刻是长江历史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精品和珍品。


白鹤梁水下题刻。吴汪洋 摄


本次展览中,一副为数不多的现代题刻拓片吸引了众多观众目光,这则有关现代川江航运的题刻,源于1937年春民生轮船公司河床考察团。这则题记不像往常一样反映农业和农事,透过这则题刻以及背后的史料,可了解到当年在川江上发生的大事件。


“上世纪初期,长江水路一直是重要的客货运通道。然而,川江滩多水急,航道条件差,尤其是冬春枯水季节,轮船通常要停航一至两个月,给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工作人员李艳介绍,当时民生轮船公司负责人卢作孚决意寻找途径,打破这样的局面。


民生公司题刻 姚於 摄


“民生公司派出了一个河床考察团,即渝万河床考察团,由经验丰富的船长和安全技术人员组成,对川江各处险滩河道进行了实地勘测并绘制图示。1937年3月13日,河床考察团到达白鹤梁时留下这段珍贵题刻。”李艳说,“最终,民生轮船公司采用了有丰富经验的船长们的建议,将渝宜航线分为三段航行。依据航道条件不同,选择不同马力和尺度的船只行驶,成功改变航运环境。”


这支特别“先遣队”留下的考察资料,也为后来著名的宜昌大撤退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介绍,“在那场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我们在两个多月内完成了人员和数万吨军工器材、民用设备的大抢运,这也直接影响了日后的抗战进程。”


高浮雕石鱼。吴汪洋 摄


推出多部研究成果

助推白鹤梁题刻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已联合相关部门、专家推出《白鹤梁——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遗珠——白鹤梁》《巴渝石刻文献两种合校》《白鹤梁题刻求索集》等著作,将这些成果向全社会发布。


古人题刻。吴汪洋 摄


接下来博物馆还将推出《白鹤梁题刻——从保护工程到水下博物馆》《白鹤梁题刻摹校论》《白鹤梁题刻历史与价值》等研究成果,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依托白鹤梁创建中国水文博物馆。


新闻多一点》》


王者荣耀白鹤梁皮肤发布


本次活动中正式发布的王者荣耀白鹤梁皮肤,也在网络上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微博话题“大乔新皮肤”阅读量已达2.2亿。


大乔·白鹤梁神女原画 腾讯供图


本次王者荣耀与白鹤梁的文创合作,还将在重庆落地多项线下活动,“大乔”将以“白鹤梁神女”的形象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与大家见面,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更将化身为导游,引领广大朋友们领略白鹤梁的独特人文气息。





端午小长假健康提示


●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及与他人接触时,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假期应尽量减少出行。


安全小贴士


乘机不带违禁品,安全须知要熟悉。地铁站立抓扶手,进出车厢防夹门。车辆停稳再下车,乘坐要系安全带。发生矛盾不争吵,逃生使用安全锤。等候不超安全线,误时不霸列车门。乘船排队莫拥挤,登船守序防落水。



大家都在看

一图读懂丨大美重庆!未来怎样山更清水更秀

端午到!铜梁龙舞知多少?

“故宫文物南迁”,重庆再现!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姚於

编辑:许琳珮 杨夕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