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身边的“超级英雄”!
今(20)日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
“用奋斗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
“热血铸警魂 护航新征程”公安专场
4位优秀公安民警党员代表
胸前的奖章熠熠生辉
这些奖章“藏”着哪些故事?
一起来看看
↓↓↓
特殊奖章背后的故事
电影《拆弹专家》,剧中情节跌宕起伏;现实中的排爆更加惊心动魄。来自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枪爆支队的梁新宇就是一名排爆手。2004年5月到2005年4月,他还参加了中国首批赴海地维和警察防爆队,进行了海地的维和工作,获得了联合国的和平勋章。
梁新宇佩戴的奖章中,有枚三等功奖章是处置遥控炸弹得来。
在一起案件现场,歹徒留下了一个爆炸装置。梁新宇接到任务赶到现场时,面对的是一个重约700多克的爆炸装置。经初步判断,这枚炸弹威力巨大,且有遥控装置,“手工排爆”太危险!现场指挥员顾及梁新宇个人安危,指示将炸弹“安全销毁”。
“心中有过几秒钟的轻松,但我又不甘心,因为这会导致指纹等所有关于爆炸装置的破案线索全部灭失。”于是,梁新宇向上级坚决请命“手工排爆”。
“在拆弹的最后关头,干扰仪突然因电池耗尽关闭。我心头慌乱起来,万一歹徒引爆炸弹怎么办?”梁新宇回忆,人一紧张,动作就会变形,拆弹速度更慢了。经过一番紧张地操作,最终成功取出炸弹的关键部件,为破案锁定了方向。
三天后,办案人员根据线索顺藤摸瓜将歹徒全部抓获。
手语女警官:为聋人打开一扇窗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一特殊群体,我决心开始学手语,一学就是7年,一直坚持、慢慢积累,实现了与聋人群众的无障碍沟通。”
——何巧
何巧 新华网彭博 摄
“胸前的这枚三等功奖章意义最为特殊。这是我获得的第一枚奖章,每当看到它,我就会回想起这7年在磁建村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何巧说。
2014年,她被安排到磁建村当社区民警。社区比较特殊,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在这里集中安置了160多名聋人职工。在此之前,何巧从来没有和聋人群众打过交道,聋人群众报警救助,往往要请手语老师来“翻译”。
为了服务到这部分特殊的群体,何巧自学手语,一学就是七年。一直坚持,慢慢积累……到现在,她已能掌握2800多个手语词汇,实现了与聋人群众的无障碍沟通。
同时,为帮助这一特殊群体提高生活质量,何巧还在社区创建了“无声警务室”,设立了“无声微课堂”,开通了“无声微邮箱”……现在,辖区聋人群众都“说”:“无声警务室”就像他们的家一样温暖,没事的时候都会来坐一坐。
记者见面会现场 李昊东 摄
“‘公安一级英模’这份来自人民警察职业最高的荣誉,不仅仅是对我个人克服身体困难重返岗位的褒奖,更是对广大重庆公安民警所表现出的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
——陈冰
陈冰 重庆市公安局供图
对陈冰来说,最特殊的奖章就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这枚。
2010年4月,在侦破一起盗窃案时,陈冰不幸被万伏高压电击中,导致整条右臂被截肢,右腿留下永久功能障碍。“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也曾颓废过、迷茫过,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该怎么办。”陈冰回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曾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能当警察了……组织的关怀和同事支持鼓励,让他很快调整心态,重拾信心。
陈冰重燃斗志,再次学会站立、行走,用左手去适应生活。经过一年半的康复锻炼,在他的再三申请下,组织终于同意他重返岗位,从当技术室内勤单手整理旧档案去发现破案线索,到直接参与现场勘查和案件侦破,陈冰花了2年多的时间,重新适应了刑侦的高强度工作。
工作之余,他还担任了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校外辅导员,帮助鼓励残障小朋友战胜挫折、乐观生活。
“10年时间累计骑行40万公里,报废了6辆摩托车。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累计为道路上的困难群众提供各项帮助万余起。”
——罗旦华
罗旦华 重庆市公安局供图
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秩序大队民警罗旦华,被当地群众和游客称为“仙女山骑士”。在他所荣获的奖章里,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荣获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因为就在获得这个奖章前不久的一件事让我此生难忘。”罗旦华回忆,2016年的一个下雨天,他在巡逻时发现一辆越野车横着停在道路上,通过车窗,他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趴在方向盘上,因车门已上锁,只有后备箱能打开,于是,罗旦华从尾箱爬过两排座椅来到驾驶员身边。没有闻到酒味,也没发现可疑物品,驾驶员表情痛苦,罗旦华猜想当事人一定是疾病突然发作了,于是将其从车上背下来,拦了一辆过路车将其送到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诊是突发脑溢血。因救治及时,当事人转危为安。
护送待产孕妇到医院,用摩托车为中暑学生开道,帮助游客车辆上防滑链,甚至帮助游客换轮胎……“每次看到受帮助的群众平安离开,更加坚定了我为民服务的情怀。这是这块奖章给予我的力量。”罗旦华说。
他们为何走上从警之路
梁新宇:传承
我是重庆铜梁人,和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是同乡。邱少云革命烈士纪念馆就在我母校——铜梁中学对面,我常跑去那上自习,立志以身报国的种子,或许在那时埋进了我心底。
此外,我父亲也是一名人民警察,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为人民服务、保一方平安的事迹,从小耳濡目染,儿时觉得很神气,如今深深理解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使命光荣,我觉得很神圣。所以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报考警队。
梁新宇讲述从警之路 李昊东 摄
何巧:英雄梦
很多人从小都有英雄梦,我也一样,从小喜欢看武侠小说,喜欢小说里的英雄。人民警察就是我心目中最有“英雄气质”的职业。那年重庆公安面向社会招警,我本来已经在高校做老师了,但为了圆这个一直埋藏在心中的英雄梦,我还是决定去试试。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离开大学,选择当警察?我觉得当老师教书育人确实很光荣,但我想体验不同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而且,警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也和老师一样是在教育人、帮助人、引导人吗?
何巧讲述从警之路 李昊东 摄
陈冰:军警梦
作为男孩子,小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军警梦想”,我也不例外。那时候,总觉得穿上军装、警服特别帅气。我家里现在都还有一张小时候戴着军帽手拿玩具手枪的照片。作为80后的我,最早对警察的认识来源于80年代那部很火的电视剧《便衣警察》,片中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每每哼唱时更是让我热血沸腾。幼小心灵中从此种下了一颗种子。
2000年高中毕业,我毅然报考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17年的从警磨炼,我深刻的体会到穿上警服,更多的是肩负着沉甸甸的职责和使命,因为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人民的心。
陈冰讲述从警之路 李昊东 摄
罗旦华:追随
我的从警之路是追随了祖父两辈的意志,祖父在剿匪中牺牲,是一名烈士,我父亲也是军人,现在78岁了,党龄超过55年。父亲对我很严厉,非常关心我的生活圈子,现在都还要求我不值班时,晚上十点之前必须回家。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我从小立志要成为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严于律己、正直诚实的人,从小我就想要当一名惩恶扬善、保家卫国的人民警察。终于在2007年如愿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
罗旦华讲述从警之路 李昊东 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本场记者见面会
现场实录全文
防控小贴士
万一电器着了火,先断电源再扑火。发现有人触了电,确保安全再施救。
大家都在看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周小平 蒲一增
设计:覃海泉/布·视觉
编辑:高阳 许琳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