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丨12月17日—19日!中国原生民歌,唱响渝东南
中国原生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12月17日—19日,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将在黔江、彭水和石柱举办。
今(1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发布人:
胡 雁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荣书琴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
朱 茂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
唐洪芳 黔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谭祥平 石柱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彭小勇 彭水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中国原生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胡 雁
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组委会共收到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选送的展演节目249组,累计报名参演人数达1300人
——荣书琴
重庆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绚丽多姿的巴渝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朱 茂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27个民族在黔江大地上生生不息、繁衍不止,孕育了底蕴深厚、数量众多的非遗和民歌资源
——唐洪芳
石柱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7名
——谭祥平
彭水拥有苗族民歌、诸佛盘歌、梅子山歌、苗山打闹等众多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举办中国原生民歌节的群众基础
——彭小勇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胡雁介绍,中国原生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体现了各族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胡雁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其中,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89项,涉及431个申报地区和单位,国家级传承人共有380人。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南音、西安鼓乐、花儿、侗族大歌等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关于本届原生民歌节
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以“歌唱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黔江区人民政府、石柱县人民政府、彭水县人民政府承办,是一场全面展示我国传统民歌以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的盛会。
线上+线下相结合
三大特色值得期待
朱茂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朱茂介绍,本届原生民歌节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压缩活动规模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演出、原生民歌展演、原生民歌专题学术研讨会(线上)、原生民歌进景区、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线上)和闭幕式演出等六大主体内容,并呈现三大亮点。
附:活动安排:
①展演活动精彩纷呈。
活动于12月17日和19日在彭水县举办开幕式演出和在黔江区举行闭幕式演出。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组民歌选手,将在黔江区和石柱县举行三场展演活动,充分展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活动期间,重庆各区县还将在64个4A级以上景区开展70余场原生民歌进景区活动,以此带动原生民歌及传统音乐的普及推广,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②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活动组委会面向全国开展原生民歌论文征集活动,共征集到相关学术研究文章70余篇,从中遴选出28篇优秀论文编辑出版《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2021中国原生民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原生民歌专题学术研讨会于12月19日在线上举办。
同时,重庆图书馆将在官方网站上推出为期1个月的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展出中国民歌及传统音乐文献资料220余种,配图400余幅。
③推广传播立体布局。
本届原生民歌节除了以展演、展示、研讨等活动形式呈现外,将借助于人民网、新华网等30余家媒体平台,采取网络直播、图文直播、深度报道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报道,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矩阵式传播推介。
39个节目将来渝参加展演
荣书琴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荣书琴介绍,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共收到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选送的展演节目249组,累计报名参演人数达1300人。
经专家遴选,最终确定了2021年中国原生民歌节45个展演节目入围名单,参演人数共223人,由于疫情影响,个别地区不能进行演出,实际参加节目的是39个,展演人数191人,展演节目既包括《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歌颂美好生活的经典曲目,也包括传统劳动歌曲,还包括《心中的歌儿献给党》《沂蒙山小调》等献礼建党百年的优秀曲目。
为何落地重庆渝东南?
朱茂介绍,重庆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绚丽多姿的巴渝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渝东南地区是土家族苗族集聚地,该区域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孕育了南溪号子、苗族民歌、酉阳民歌、秀山民歌、石柱土家啰儿调等5项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7项市级非遗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其代表作品《黄杨扁担》《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传唱全国经久不衰。
同时,渝东南地区是文化和旅游部2014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我市重点推动发展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将原生民歌节这一全国性的艺术盛会放在位于渝东南的黔江、彭水和石柱等地举办,有助于发挥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汇聚优势,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力,带动传统音乐的普及教育,同时也能通过原生民歌节这一交流平台,充分展现渝东南地区民歌资源和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彭水:开幕式,这些亮点!
彭小勇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彭小勇介绍,今年的中国原生民歌节开幕式将于17号在彭水举办。此次演出阵容强,开幕式演出的15个节目中,不仅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欢乐侗家人》和苗族民歌《娇阿依》,还有荣获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的彝族表演唱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以及川江号子《四平腔上起伏桡》、土家族民歌《阿啦调情歌》、羌族山歌《月亮升起》、客家山歌《洒洒唱》、藏族歌舞《炯卓》等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歌表演。
彭水蚩尤九黎城 重庆演艺股份供图
同时,民族风情浓。彭水拥有苗族民歌、诸佛盘歌、梅子山歌、苗山打闹等众多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举办中国原生民歌节的群众基础。同时开幕式现场安排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蚩尤九黎城,更好展示民族文化风情。
此外,彭水制定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医疗救护、交通组织、后勤保障等系列方案预案,确保每一位来宾都能看得开心、游得舒心、住得顺心、吃得放心。
石柱:“啰儿调”传唱千年,琅琅上口
谭祥平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组委会专门在石柱安排有一场展演。
谭祥平介绍,石柱是土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的原生民歌之乡,孕育出摆手歌、竹枝词等民歌形式,特别是经唐代“竹枝词”发展而来的“啰儿调”最具土家特色。“啰儿调”传唱千年,行腔起伏流畅,唱起来琅琅上口。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石柱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石柱民歌文化保护传承取得丰硕成果。编撰出版《石柱土家啰儿调》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学术研究丛书,整理收录“啰儿调”传统歌曲426首。大力培养传承人,石柱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7名。
黔江: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
唐洪芳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唐洪芳介绍,黔江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27个民族在黔江大地上生生不息、繁衍不止,孕育了底蕴深厚、数量众多的非遗和民歌资源。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南溪号子以及以石鸡砣土陶、后坝山歌、向氏武术等为代表的项目达200余项。
黔江濯水古镇(闭幕式及展演场地)重庆演艺股份供图
为做好本届原生民歌节筹备工作,黔江区有关部门会同重庆导演团队和重庆演出公司研讨舞美、音乐、舞台等演出单元,力求彰显民族特色、展现原生文化,尽力为观众呈现一场多文化交融、触碰心灵的视觉和听觉盛宴。目前舞美、音乐已进入制作阶段,舞台搭建正紧锣密鼓建设施工,今天下午舞台搭建将完工。届时,世界第一风雨廊桥与别具一格的舞台相得益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发布会实录
防控小贴士
大家都在看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周小平
编辑:高阳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