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说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这些日记,来自重庆援吉林的大白

重庆发布 2022-05-07



自4月6日收治第一批人员以来,重庆援吉林医疗队已累计收治862人,出院人数已超过九成


今天,是他们抵达长春的第22天,以下几篇来自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日记,透露着温暖与真实。字里行间,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们抗疫的信心,还有这个群体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


视频:布·视觉/龚皓月


“一抬头,就是北国璀璨的星辰。”

在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方舱抗疫,就像战斗一样,我们每天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吃饭,见缝插针地睡觉,有时半夜顶着寒风出发,一抬头,就是北国璀璨的星辰。


  抗疫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充实的。收治人员们性格不同,脾气各异,刚进舱时很多都愁眉苦脸、情绪低落。他们每天像摩天轮一样轮流经过医生办公室诉说自己的烦恼和症状,问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出院”。


  对此,同事们都拿出最耐心的情绪进行安抚。一边给他们做治疗,一边尽力舒缓他们的情绪。


  我知道,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治愈出院。


  ——北碚区中医院主治医师

唐悦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工作现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一群可爱的人

这些天,连续颠倒的夜班工作和生活,有辛苦,有感动,有收获,有快乐,很累,但是我们都克服了这些困难并适应了它。


  我想,支撑我们最大的动力就是可爱的“他们”。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乐观的、贴心的人。每天穿着防护服的我们气喘吁吁,病区的很多人看到后非常配合理解我们,他们会主动帮我们发饭、发药、发口罩、消杀,还会组织舱内病友一起锻炼,让我们很感动。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他们无数句感谢和嘱托。有的人说“好想和你们唠唠,又怕靠近你,感染你”;有的人说“感谢你们来支援长春,你们辛苦了,等我们好了,你们也能早点回家团聚了”。


  还有小妹妹为我们写诗:一身白雪衣,清风两袖起,遥知君心意,何处不胜春!每当听到、感受到这些话语,不禁泪目。


  有时候,我真的有种是他们在鼓励我们的错觉。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点都不惧怕病毒。我喜欢他们,是他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垫江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张琳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与收治人员一起打气加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大白可以保护你呀。”

4月14日,病区里面的两母女终于顺利出院。


  小女孩叫“怡怡”,今年刚满两岁,记得刚入院那会儿,怡怡因为不适应方舱内的餐食,时常哭闹,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此后,同事们都会特别关心这对母女,还将自己的饼干、巧克力等小零食送给怡怡,怡怡总是会特别懂事地说上一声“谢谢大白阿姨”。


  同事们为他们准备好防护服,来到怡怡床前,细心地帮她穿上防护服,佩戴好口罩,怡怡好奇地问“阿姨,我为什么也要穿上大白呀?”


  “因为,大白可以保护你呀,穿上它怡怡就可以和妈妈一起回家了。”同事回答。


  怡怡听到后,开心地笑了。


——永川区中医院主管护师

曾燕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工作现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枝头长出了新芽

胜利的曙光终显现,随着一批又一批收治人员出院,我们也信心倍增,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泪湿了眼眶,通过十几天的相处,虽然只是几面之缘,但是也让我感受到了东北人的温暖。


  望着那一篇篇感谢信,泪水湿了眼眶,其实我们也很感谢每一位来自长春市民的认可,感谢每一位我们共同战斗的伙伴为我们提供的支持保障,感谢努力向上的每一个人。


  车窗外的霓虹灯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道路上穿梭的车辆逐渐增多,万物开始复苏,枝头长出了新芽,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繁荣的长春,愿吉渝之谊长存。


——南川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陈志红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工作现场。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谁说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他们都是英雄!

4月16日,凌晨一点多,在下班回酒店的车上,今天的方舱很早就熄灯了,伴随着部分收治人员的出院,明显感觉到了舱内的气氛愉悦起来。


  在这里,除了医生护士,还有很多非医护人员进到方舱里当志愿者,一起帮助医疗队做好后勤、生活、日常管理等工作。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滞留在长春的旅客,有的是来长春务工的外地人,也有在抗疫前线奋战的当地人。


  他们就住在离病区不远的办公楼上,因为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不太熟练,时常因为进舱服务错过饭点。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他们却和医护人员有着共同的目标。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同事们主动上前指导他们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还把自己驻地的饼干、泡面等干粮分给他们。


  谁说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他们都是英雄。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程洁



渝你同心

一起抗疫 

加油






防控小贴士


按照 “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场所规模及人流量,防止人员聚集。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 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应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大家都在看



重庆规划展览馆新馆,明日开放!这份参观指南请查收


今晚8点,央视综合频道!讲述毛相林的故事


重庆实施六大行动,“护航”工业经济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姚於

编辑:高阳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