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历史名人文化带给城市的厚度与温度
如何让历史文化“老树开新花”?
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中
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名人资源?
10月19日
“历史名人文化与当代价值”
专题研讨会在江津举行
会上
来自四川、云南、上海、湖南、重庆等地的
15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
就历史名人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启“头脑风暴”
活动还面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
征集研讨会论文,共收到72篇
经文史专家评审
最终选出65篇论文收录进入研讨会论文集
研讨会现场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供图
本次研讨会为第二届“成渝地•巴蜀情”文化活动暨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活动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主办。
传承历史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袁波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
重庆曾开展两批次的历史名人遴选,以纪念先贤,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启迪后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巴蔓子、赵云、张珏、秦良玉、倪斯蕙等历史人物的弘扬,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陈锡联、杨白冰、邱少云、谭秉云等当代将帅、英模、烈士等英雄人物褒扬,打造“英雄之城”;以及通过纪念江竹筠、穆青、刘愿庵等众多革命烈士,都极大丰富了重庆这座城市历史人文的厚度和温度。
杨升庵,历史名人文化价值“当代转化”的范本
●张维 云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大学教授
张维以云南杨升庵为例,分享了历史名人文化价值“当代转化”的这个范本。杨升庵热爱云南,游历足迹几乎遍及云南,创作了近3000首吟咏云南的诗歌,佳句叠出。他是誉称昆明为“春城”的第一人,对云南旅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久居安宁,写了多篇精彩的游记,如《浴温泉序》《温泉记》《蝗螂川》《安宁温泉诗序》等,还亲题的“天下第一汤”匾额和多篇盛赞安宁温泉的诗、文,使安宁温泉名冠滇云,吸引了诸多游客前往。昆明的杨升庵祠经几次重修,保存较好,瞻仰的人多,影响也较大。可以说,400多年来,云南人士对杨升庵的怀念一直在延续。
将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同旅游业有机结合
●黄剑华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名人故居是历史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能为城市增光添彩,也能推动当地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应就名人故居制定保护名单,在城市建设与街区改造中,将对故居的保护列入规划,避免造成建设性破坏。同时还可将对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乡村振兴应利用好本土历史名人资源
●庞国翔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二级调研员、江津区作协主席
江津籍历史名人众多,所保存或新建的名人故居、旧居和纪念场馆也多。在江津籍历史名人中,有聂荣臻这样的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有陈独秀这样的著名党史人物,还有冉钧、漆南薰、谭祖尧这样的著名革命烈士。
江津百姓对本籍历史名人可谓如数家珍,都有一种自豪感。通过组织参观名人故居,学习其高尚情操。在乡村振兴中,利用本土历史名人资源,增加对家乡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和自信力,功莫大焉。
大家都在看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姚於
编辑:高阳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