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项“分离”,为啥让川渝CP反而更紧密?

重庆发布 2024-01-17

川渝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办件量突破1500万件次

……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手牵手,协同发展。两地间,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便捷,联系也更紧密了。


这背后,离不开这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有利于突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12月12日,市发展改革委消息,经过三年多的改革探索实践,两地初步建立统一协同的规划管理体系、相互衔接的政策制度体系、分工协作的产业合作机制、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多项改革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推广。





打破“边界”

统一空间规划、产业布局


山水相依、人文相近。毗邻地区更需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创新水平协同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发展能级,以激发经济动能、畅通要素流动、厚植民生福祉。


如何从“好邻居”变为“一家亲”?


川渝两地共推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以毗邻地区作为融合发展突破口,共建万达开、高竹新区等10个合作平台,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毗邻地区抱团、融合发展态势良好,携手打造川渝融合发展“桥头堡”。


同时,共谋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把渝西八区作为重点区域,编制形成渝西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会同毗邻的四川自贡、遂宁、内江、资阳、泸州、宜宾6市靶向发力,统一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将成渝中部地区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



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川渝通办”事项办件量

突破1500万件次


今年3月,川渝地区首个跨省域“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在川渝高竹新区揭牌。该服务网点以“社保+金融”的合作模式,统一事项清单、统一经办标准、统一服务承诺,为川渝企业以及周边近20万群众提供“跨省办”“就近办”的便利服务。


川渝共建的首批跨省域合作平台之一——高竹新区。(资料图)图:广安发布


聚焦标准化、便利化,川渝两地加快推进政策协同。


●公共服务协同方面

发布首批7项川渝“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4项川渝“免证办”事项、9项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场景,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突破1500万件次

实现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20余项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全要件、全流程标准化。


●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率先出台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同时,强化市场监管政策联动。联合出台《重庆成都都市圈市场监管联动联建重点措施(2023—2027年)》《川渝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目录》等,完善跨区域投诉举报转办机制,共同探索两地经营主体“云迁移”工作。



搭建区域汽车、电子信息供需对接平台

已上线超3500家


过去,川渝两地“各吃各的饭”,现在则要“同桌吃饭”,并且还得想办法把“饭桌”扩大。


为此,川渝两地分工合作,不断深化产业合作机制。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料图) 图:人人长寿客户端


●产业布局方面

已联合出台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铝材料等行业协同方案,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提质扩容,搭建区域汽车、电子信息供需对接平台,深化区域整零配套,已上线企业超过3500家,两大产业全域配套率分别提高至80%和50%。


●产业合作园区方面

共同遴选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5个园区为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同时加快推进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探索“一区多园”等产业园区合作模式和实施路径。


●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方面

联合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招商十条措施,在深圳成功举办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共同发布“双城双百”产业机会清单,推出投资项目规模约1.2万亿元,提升两地项目对接及转化落地率。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签约金额318.1亿元。



共同打造技术服务市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


川渝两地坚持市场化改革,资源要素配置机制不断完善。


●促进劳动力和人才自由流动方面

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区域人才职称评价互认,共享共用专家资源4万余名。


●推进区域金融改革方面

聚焦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成渝金融法院正式开展收案、审理工作,成渝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重庆)揭牌成立。


成渝金融法院重庆办公区(资料图) 图: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同时,两地共同打造技术服务市场,两省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国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5万家。


●探索建设用地统一管理机制方面

建立重大项目用地管理协同机制,川渝高竹新区先行探索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在川渝毗邻地区实施17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类地票交易。



互利共赢

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


经济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协同投入机制

川渝两省市共同出资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已实质性推进5个子基金项目。联合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项目预计年底投用。


●建立重大项目协同建设机制

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方案)明确重点项目清单》,明确重点项目593个、总投资约5.22万亿元,把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图”变为“施工图”,“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建立利益分享机制

支持毗邻市区(县)因地制宜率先探索,总部经济、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合作共建等7类跨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财税利益分配事项有序落实。


在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税务人员辅导纳税人办理跨省(市)涉税费业务。(资料图)郭睿 摄


建立税收征管一体化机制

探索建立两区分离税费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已累计在川渝毗邻地区联合设立高竹新区、内江—荣昌等9个“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


市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规则标准的衔接统一、资源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实践和创新探索,为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提供制度支撑。


大家都在看



中央定基调,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新重庆·跑起来|加德满都、伦敦!一客一货→重庆国际航线+2!


想买车的快看!事关新能源汽车→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周小平

编辑:高阳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项“分离”,为啥让川渝CP反而更紧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