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县长答丨去年石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1
今(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7场,石柱县围绕“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绿色崛起 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作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们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张 华 石柱县委书记
郭小萍 石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王凡鹏 石柱县委副书记
冉启明 石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凡鹏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重庆电视台第一眼新闻记者:近年来,石柱县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有哪些具体做法?现在成效如何?
第一方面,坚持政府搭台,让经营主体愿意来、留得下全面摸清并发布“自然生态、山地林田、集建用地、闲置资产”四张资源清单,确保产业规划与投资计划契合、资源清单与目标市场契合、服务保障与企业需求契合,并通过各类商会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吸引成功人士返乡、民营企业下乡、产业项目到乡,累计吸引1183家企业投资25.3亿元、实施兴村项目1296个。比如,石柱根据巴府唐门公司的经营特点和中益乡华溪村的资源禀赋,精准引导企业“结对兴村、特色发展”,其生产的黄精面成功出口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
第二方面,支持企业唱戏,让乡村产业强起来、旺起来探索建立支部联建、企业联手、产业联盟、利益联结、基层联治“五联共建”发展机制,支持企业差异布局、错位发展、业态互补、相互带动,推动产业集群成链。比如,在桥头镇采取“龙头企业搭建骨架、链上企业补充业态”方式,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在陶然居、天籁教育、慕奕文旅、美地文旅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累计吸引38家企业参与打造农文旅融合全产业链、30家企业参与打造艺术写生全产业链、26家民宿参与打造民宿休闲全产业链、28家企业参与打造文化生态体验全产业链。
第三方面,动员群众参与,让发展成果共分享、可持续探索企业、群众、村集体“三方共赢”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多环节带动群众和企业、村集体一道共享发展成果,让企业更有活力、让群众更有奔头、让乡村更有生机。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274家企业扩大了公司规模、10家企业获评“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民营企业;95%的村集体年收入超10万元、中益乡华溪村获评全国首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3.8万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9万元。
石柱桥头秋韵 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央广网记者:石柱在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王凡鹏介绍,石柱县共有脱贫人口14961户、529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重大、意义特殊。近年来,石柱坚持通过乡村全面振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产业振兴来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坚决兑现“一个也不能返贫”的政治承诺。
首先总体聚焦“三色”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积极培引龙头企业,普及推广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专业化水平,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着力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了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产业全覆盖。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拓展艺术写生、思政研学、农业科普、乡村民宿、休闲采摘等新业态,让更多农户在家门就能增收致富。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5.9%,增速均位居全市第1位。
其次在底线上,突出抓好低收入群体持续稳定增收,针对全县人均收入低于1.6万元的5680户,研究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办法,包括产业扶持、就业帮扶、财产租赁、托管带动等4大类、13条“硬措施”,确保增收有门路、底线兜得住。比如,通过发展产业稳增收,指导每个乡镇(街道)聚焦“三色”产业选准2—3个主导产业,优选210家市场经营主体(或大户)与低收入群体建立“技术指导、订单收购、保底收购”等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带动3299户低收入群体发展富民产业。
通过就业帮扶促增收,鼓励154家经营主体根据低收入户劳动力情况开发就业岗位10余种,吸纳带动632户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再如,通过托管带动保增收,对整户无劳动力的低收入家庭,采取“代种代养”等方式发展产业,托管带动低收入群体939户。预计今年底,全县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达到16900元以上。
查看发布会完整实录
大家都在看
汽车、家装、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优化升级!怎么申请,速看→
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开始安装旅客登机桥【资讯0823】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刘敏 刘益嘉(实习)
编辑:钱薇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