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镇往事(二十):三门源的故事

2016-11-24 江燕 房车旅游RV

  


  北有白鹿原,南有三门源。一直想写一本关于三门源书,如果说《白鹿原》反映的是清朝末年北方黄土高原农村老百姓的生存现状的话,那么,《三门源》一定是反映明末清初江南农村真实现状。并且三门源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村。我同学说若干年前三门源还是原来中国农村几百年前的样子,一座石桥,一条古街,铁匠铺、猪肉铺、裁缝铺......人们还过着一着宁静的生活,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真的很震撼的。

  三门源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古村落,跟春秋战国时期、跟明清、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全部都有联系,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写版了。


一、飞虎队的故事

  

  去年听说三门源的电影已经有人拍了,是关于抗战时期美军飞虎队的。一名美军飞行员跳伞刚好落到了龙游北乡的三门源山里,然后当地的农民救了他。最后平安回到重庆,后来美军飞虎队的老兵又回龙游找到了这几位农民的后代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这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

   关于三门源的民间故事很多的,譬如,解放战争时间的叶赫集团,当时叫土匪,其实是国民党的顽固残余,不过确实是个人才,这个估计还没有被拍成电影,据说叶赫也是三门源人,如果要拍成电影,其情节不会比《乌龙山剿匪记》差的。如果说江山一个县出了64位将军,那么龙游挖挖也可能有几个的。我小时候还知道有位师长太太,文革的时候朝阳居委会的章唐乃就会时不时地把这位小脚老太婆拉出来批斗的,蛮极左的。可怜哦。小时候不懂事,现在想起来,师长太太说起来也是位可怜人,听说也是被师长抛弃的,师长自己跑到台湾去了,她后来跟师长的勤务兵一起又生了一个女儿。听说跟师长生的儿子就风水特别好,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后来在湖州某中学当校长。跟勤务兵生的女儿就五大三粗的,一看就是劳动人民出生,不过,后来一直是这位勤劳善良的小女儿在照顾老太太,师长太太自己有洁癖的,每天就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一遍一遍地刷她的假牙。


  1942年4月18日龙游东阁桥八百年的古桥曾被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而屹立不倒,成为龙游人的骄傲,不知这件事是否可以成为当年中美抗战的佐证?日本人炸龙游,飞虎队又炸日军。最后飞机又在掉在龙游北乡的山里,被纯朴的乡下农民救起。

二、龙游商帮的故事

  我感觉《三门源》的电影真要拍出来,可以有好几条交错的主线,除了飞虎队这条线以外。1937年譬如,龙游商帮的故事,譬如徐偃王的故事,或者,像搞国民党和共产党互相剿匪的故事也可以拍拍。像龙游溪口到邻县遂昌那一带活跃着新四军,好像是叫八界乡。另外,小时候也经常听说这家人是地下党,那家人以前在他们家开会的,小时候总是很羡慕那些全家都是地下党的同学,有时候经过他们家也在想,他们是怎么门口望风的,为什么他们家选址选在这个三角路口,大概万一有情况跑起来方便一点。


叶氏宗祠

  龙游商帮是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经营珠宝业、垦拓业、造纸业和印书业等商业。明清十大商帮分别是徽商、晋商、江右帮、洞庭商帮、山东商帮、秦商、潮商、闽商、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在明万历时已有“遍地龙游”之谚,与当时驰名的“无徽不成镇”、“钻天洞庭”的徽商\苏商等并驾齐驱。

  龙游商帮的传统就是落叶归根,经商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造房子,历来如此,譬如龙游叶氏家族将经商所得巨资悉数投入叶氏建筑群,三门源的古村落很讲究风水,而且也很注重和自然的和谐,“绿树村外合,青山郭外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果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重现,也不过如此了。


这个门楼知道是干吗的吗?拴门的地方

  龙游造纸业确实是很有历史的,记的小时候龙游最大的企业就是龙游造纸厂,80年代的那次下岗潮,龙游造纸厂也倒闭了,龙游街上大概有一半人失业,然后突然呼拉拉变成一夜开了好多夜市摊、拉黄包车的,为了生存啊。我同学的父亲说是龙游造纸厂的一级钳工,工资比厂长还高呢。那时候的五爪垅一带堆满了龙游选纸厂的高大的草垛,都是造纸的原料。1981年暑假,草垛着火了,烧了三天三夜也没烧完,整个龙游县城都是浓烟滚滚,全镇的人都跑去救火了,当然也有跑去看热闹的,龙游人最喜欢看热闹,所谓”龙游哄,一日不哄要断种“(请用标准龙游腔念出来)。




北乡



龙游造纸在明代已具名气。明著名刻书家余象斗,他刻印书籍尤注重用纸,他品评全国著名纸品有徽歙纸(青光白滑冰翼凝霜,绩溪龙须,西山观音纸),江西纸(观音莲七纸),铅山(奏本)纸等,而认为浙江衢纸尤胜,“连四纸,开化县有连三连四纸亦佳,只要白厚无粉者为妙。”常山有榜纸,并中夹纸奏本纸次于铅山。”龙游县溪口镇是庞大的造纸中心兼销售市场,纸商麕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造纸啥的必须要有水。龙游就是水好。记得我们小时候读书时就会买一些龙游造纸厂的废品纸,然后裁成小本子装订好,哈哈,作业本不用买了。那时侯的作业本真是五花八门啊。不过也有很奢侈的时侯,我小时练毛笔字的纸都是用的正宗宣纸,因为溪口印刷厂里买来的,家里真的是一大刀一大刀的。那时根本不知道宣纸这么值钱呢,说实在的我家过年时糊棚顶都是用的溪口宣纸,现在想起来好腐败啊。

关于绩溪老家出宣纸我是才知道的,小时候一直听说我爷爷是个裁纸工,在纸张店里帮忙的。主要装订线装本之类的,所以我家装订本子的活都是祖传的,我爷爷传给我爹,我爹又传给我了。装好以后还要裁一下,这样就跟买的一样了。

三、徐偃王的故事

关于龙游方言,主要有龙游腔,还有就是北乡腔,主要流行在龙游北乡,包括三门源地区。龙游腔和北乡腔相差十万八千里,很难懂(建议下次拍中国版的《风语战士》可以请龙游北乡人去,比印第安语不差,保证不会被破译)。北乡佬总是自豪地说,”俺拉讲的是皇帝的话“。这个皇帝就是徐偃王。关于徐偃王,其实龙游本地人也了解的不多。和龙游石窟之谜,为什么徐偃王会被北乡佬认为是祖先呢?


有人居然说徐偃王是小国王,据考证,徐国不小的呢,徐偃王是春秋时代的一代明君,被周穆王灭掉的。而且徐偃王还是个仁义之王,看了历代文人对徐偃王的赞美,感觉徐偃王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伟大的人。我感觉等我有空可以写一本《徐偃王》的书,因为龙游北乡人一直为自己是徐偃王的后代为自豪,也有很多传说,可以挖掘一下。


 自古龙游有八塔八庙,不知道是否有一座庙是属于徐偃王的,但我记得龙游西门小学(原鸡鸣小学)的老校址是一座庙,当地人叫“城隍殿高”,城隍土地爷一般都是当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70年代我读小学时殿还在,但老佛像已在文革破四旧时被砸坏,只剩下木头的戏台。

 像金华衢州地区,永康、武义包括龙游(原来衢州也属于金华地区)到处都有胡公庙,龙游湖镇的三叠岩有一座胡公庙,是纪念胡则,也是一个好官,为了减免生丁税而献身,当地百姓几百年来一直纪念他,香火非常旺。

我不知道龙游有没有徐偃王庙,说不定这八庙八塔中也有一座是属于徐偃王的。不过在韩愈的《衢州徐偃王庙碑》还是找到了蛛丝马迹,龙游历史上应该有徐偃王庙的,而且应该就在三门源。此考证也。

“ 衢州故会稽太未也。(太末,春秋时姑蔑也,至汉改焉。唐号曰龙丘。《越绝书》:“姑末,今太末。”《后汉》:“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太音闼。)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选》:“绿苔{髟沙}乎研上。”《南越志》:“生研石上。”注:研与砚同。)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族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公或作宗。)即其居立先王庙云:

开元初,徐姓二人,(徐坚字元固,徐峤字巨山。)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

文中的龙丘即龙游,吴越王钱俶认为丘听起来像坟墓,故改龙丘为龙游。龙游古称姑蔑国,据此龙游徐氏是正宗的皇帝血脉。

附:

《徐偃王》

仁暴由来各异施,秦徐至竟孰雄雌。君看骊岫今无墓,得似柯山尚有祠。(刘克庄 )

《徐偃王》

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

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杨伯岩)

《徐偃王赋》

文以延国,徐以邈绵。德道不陨,仁义坦然。巍巍武原,络绎朝拜之踵;汤汤淮水,倒映明净之岸。谁识徐山之高,独葆真性之善。合十揖拜,每钦先圣高志;援翰作赋,长祈情溢尘寰。

溯夫伯益佐禹,功广志清。若木乃以封徐,礼让表率国中。数代英烈,伟岸徐土;累世匡政,承祀诞公。除酷减刑,衙署罕争诉讼;简约军事,剑刀熔化犁耕。督庠序之教,谨孝悌之明。慈雨广布,何限淮夷之地;恩波遍及,今传吴越之颂。

惜惟礼崩华夏,术乱春秋。贤者不贵,仁者不寿。尊从本心,何忍斗其百姓;敛避锋芒,亦免伤及楚周。不宝土地,存义以肃立;不矜江山,秉仁以自修。视下如伤,慰乎上苍知我;仰天无愧,巍乎古今谁俦。延不绝之后裔,誉长美于众口。

至若从来寇王,成败否臧。尸曰无骨,史书反上。拘儒虽多刻薄,浅诞不减流芳。籍有毁誉,民皆仰望。荀卿论圣,比仁德于周孔;韩愈谒拜,问谁人之颉颃。谱牒长贻,后裔笃效祖志;名实相副,草木伏偃风尚。且看庙宇林立,似昭正道煌煌。

斯人已逝,百代悠悠。名利得失一时,慈悲照亮千秋。墓安隐学,往来慕名之瞻;祠遍栖真,护佑东海之瓯。挂剑台前,仁昔感化异国;好人苑里,义今荡漾徐州。三尺巷内情沁溢,云龙湖畔花香幽。不愧通衢五省,火轮滚滚播温暖;自豪名满天下,帆樯浩浩扬风流。

赞曰:嗟嗟偃王,亘古谁属。以仁易国,何吝其土。败犹为荣,无愧仰俯。季札挂剑,宋不趁虚。国士景从,千里膺服。天道酬报,子孙繁富。法理诸夏,德领良图。由是观也,万载功著。(薛刚)


附:《衢州徐偃王庙碑》全文

  (徐偃王事,见《史记》、《后汉书》、《博物志》、《元和姓纂》。然《后汉书》云:“楚文王灭之。”《楚辞》亦云:“荆文寤而徐亡。”按:时,无楚文王。春秋时无徐偃王。辨见于《楚辞补注》中。石刻云:“朝议郎守尚书考功郎中知制诰昌黎撰,福州刺史元锡书,元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立。”)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嬴姓,(《史记•秦本纪》:大业之子曰大费,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柏翳二子:大廉之后为秦,若木之后为徐。是为俱出柏翳也。嬴。余轻切。)国于夏殷周世,咸有大功。(《秦本纪》又曰:大廉玄孙孟戏中衍,殷帝大戊以为御而妻之。自大戊以下,中衍之世,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若木玄孙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殷御,以败桀于鸣条,是有大功也。殷或作商,今从石本。此篇内同,疑者别见。)秦处西偏,专用武胜;(中衍曾孙曰戎胥轩,轩生仲。生,廉生,来生女防,防生旁皋,皋生大几,几生大骆,骆生非子。周孝王以为附庸,邑之于秦,是为处西偏也。)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国或作侯。)诸国既皆入秦为臣属,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偾,犹亡也。《尔雅》云:“偾,僵也。”《》:“一偾一起。”沉其宗,谓灭其族。偾,方运切,又甫运切。)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文,或作又。今以上文秦“用武胜”者推之,此宜作文。)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穆王名满,《左传》昭十二年云:“穆王欲肆其,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游,(《列子》曰:“周穆王驾八骏之乘,西征昆仑。八骏:骅骝、绿耳、赤冀、白羲、渠黄、俞轮、盗骊、山子。”)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穆天子传》云:穆王见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理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一来。”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理诸夏。万民均平,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石本无宴字。今按:无宴字不成文,以它本补。)四方诸侯之争辩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徐,(祭。方从杭作寮,云:“今庙中有传刻,庆历中石本亦作寮。”今按:“宾寮”无理明甚,况庆历石本,非当时物,尤不足据。而《左传》有“宾祭”字,当从诸本作“祭”为是。)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博物志》云:偃王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赤矢,以为得天瑞,遂因名为弓,自称偃王。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朱弓,一作象犀。)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御,(造父,穆王御,飞廉玄孙也。造,七到切,父音甫。)长驱而归,(《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救乱。)与楚连谋伐徐。(以《史记•世系表》考之,穆王所与连谋伐徐者,殆楚胜也。)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失下或有其字。)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礼记》曰: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曰:先君驹王西讨。驹王,徐之先也。)章禹,(《左氏》昭三十二年,吴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以奔楚。章禹,宗十一世孙。)祖孙相望;自秦至今,(秦或作奉。)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史或作文。)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天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薄,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


  衢州故会稽太未也。(太末,春秋时姑蔑也,至汉改焉。唐号曰龙丘。《越绝书》:“姑末,今太末。”《后汉》:“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太音闼。)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选》:“绿苔{髟沙}乎研上。”《南越志》:“生研石上。”注:研与砚同。)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族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公或作宗。)即其居立先王庙云:


  开元初,徐姓二人,(徐坚字元固,徐峤字巨山。)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粗朴下窄,(粗,仓胡切,或作桷。)不足以揭虔妥灵。(揭音羯,又丘杰切。)而又梁桷赤白,多剥不治,(《选》:“期不也多。”多,坏落也。多,池耳切,又徒可切。)图像之威,<黑>昧就灭。(<黑>音饩,《玉篇》云:深黑也。)藩拔级夷,庭木秃。(或作缺。今按:缺正字,俗体,然唐人多用之,姑从其旧。)祈日慢,祥庆弗下;(日,方云:洪以石本定作由。今按:由义未详,姑从诸本作日。)州之群支,(群支或作支郡,或作群吏。皆非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尸其上,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卿或作御。)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耿耿祉哉,或作祉哉祉哉。方从阁本无祉字,而不言石本之有无。又云:耿当读从炯,今从诸本。)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归而之于石,辞曰: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逊或作邈。)秦鬼久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婉音苑。)惟道之耽。以国易仁,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詈或作言。)有不偿亡。课其利害,孰与王当。(与,方从洪氏石本作尝,今从诸本。)姑蔑之墟,太末之里。(今衢州有姑蔑城,《左传》哀公十三年:越伐吴,王孙弥庸自泓上观之,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注:“姑蔑,越地。”)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唯临兹邦,庙上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廓之。王殁万年,如始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维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姑蔑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古或作死,亢协韵,若郎切。)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暴,方作常,而不言石本。今从诸本。)文追作诔,刻示茫茫。(示或作石,方云:“石本如此,而不敢从。”今亦不敢从也。)



怀念家乡的美食--龙游汤团,北乡人叫圆馃,用一种叫”七日粉“的做的。就是要晒七天,一般的糯米粉太团不行。这种”七日粉“龙游街上也有卖的,下次我回老家带点回来做给你吃。


欢迎留言,欢迎到美食小吃之都龙游去玩啊。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下面借小号福地发个小广告,财经名记转型手工达人哦!

玉石葡萄车挂,想挂哪儿挂哪儿,也可以作为家里的装饰品,亮点是漂亮的手镯和珠子,紫的是紫玛瑙,白的是灰玛瑙,黑的是祁连墨玉。

紫玛瑙葡萄+金丝玉手镯,280元

紫玛瑙还是十几年前的老珠子,现在已经进不到了。手镯是昆仑玉的,打了孔了,可以穿绳。

青花玉镯和祁连墨玉的珠子,中国画的感觉有没有?280元买一送一。



黄葡萄,180元算


这三串特价,全都180元

全新的祁连墨玉的手镯哦,卖180元。


这四个280元,买一送一,还包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