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归何处——从电影《摆渡人》看基督徒心理咨询

阿浅 ijingjie 2019-04-19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灵光掠影】

文|阿浅


在电影里,摆渡人陈末说:“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但我想给别人明天。”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当代心理咨询如同摆渡,也有必须面对的矛盾。基督信仰背景下的心理咨询,与无神论咨询有何不同?本文从动力、场景、标准、问题、手段、目标、矛盾这七方面来分享。


在张嘉佳导演、王家卫监制、梁朝伟和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摆渡人》里,“摆渡人”究竟是一种什么职业?梁朝伟饰演的主角陈末说:“人生苦难像一条无边无际的河流,摆渡人的任务就是送你上岸。无论你失业、失恋、失常、失心疯,摆渡人的工作就是要缩短这过程,让你可以提早到达彼岸。”


在我看来,摆渡人的工作,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咨询师类似。在现代社会里,心理咨询行业方兴未艾。在北上广等大都会的CBD,资深心理咨询师的收费可达每小时1000元以上。心理咨询师在西方社会地位更高。侯士庭在《师徒之道》一书里写到:心理治疗在西方世界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宗教。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将“道德”变质为“治疗”,“罪”变成了“心智疾病”,“上帝”变成了“自我投射”。


2016年,我接触了基督信仰背景下的几套心理咨询课程。据我初步了解,以基督信仰为核心的心理咨询,与无神论背景下的心理咨询有很多不同。我想结合电影与自身经历,从动力、场景、标准、问题、手段、目标、矛盾这七个方面来谈一谈。


动力: 爱从何来?


在电影《摆渡人》里,爱是摆渡的根本动力。酒吧老板陈末想从失恋痛苦里摆渡朋友管春,女孩小玉想摆渡失意歌手马力,都是因为他们心里有很深的爱。小玉从小就以马力为偶像,心心念念要让他从失婚、失业的苦海里走出来。为此,她努力学习摆渡方法,甚至参加了一场自杀式拼酒游戏“酒吧高尔夫”。当陈末阻止她的时候,她毅然说:“我不是拼酒量,是拼命!”为了心中所爱,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专业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一般不与来访者建立工作之外的关系。但这不意味着爱不存在。相反,爱仍然是咨询得以开展的重要动力。很多孤单失望的来访者,要先在咨询室中感受到爱,得到倾听与接纳,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渐渐恢复爱与被爱的能力。如果没有爱做动力,再专业的咨询师,再高明的技术,都很难取得显著疗效,甚至给来访者造成更大伤害。


对基督徒咨询师而言,爱更是不可或缺的。在《负伤的治疗者》第三章,卢云记录了哈里森先生的故事。这位农场工人48岁,身材矮壮,不善言辞。他为了给腿部做手术,住进了大医院。这次手术很危险,他有可能在麻醉中送命。手术前夕,一位年轻的神学生作为实习院牧,来病房探访他。这次谈话很尴尬。年轻人觉得哈里森先生语气粗鲁,心存抵触。他为此感到愤怒和不快。但第二天,他或许体会到了深深的沮丧,因为哈里森先生没有挺过来。他再也没有机会服侍这位朋友了。


在谈话中,哈里森先生提到:他没有做好死的准备,但也没想好要不要活下来,因为即使顺利出院,也没人在等着他。对此,年轻人有没有合适的回应呢?有的。卢云设想自己在年轻人的位置,会这样说:“看着我,再说一遍……你看看我的眼神就知道你错了……我就在这里,我在等着你……明天,后天,我都会在这里……我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我在等着你”——这也许是一位基督徒咨询师能给出的最好回应。这么表达时,他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说教者,也不是一个横眉冷眼的旁观者。他走进对方的苦境,看见对方的眼睛。在那一刻,他才在爱中真正触摸到了受苦者的内心。


不同的是,对无神论者而言,爱仅发生在人和人之间;对基督徒而言,爱却是从神而来。《约翰一书》中写到: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神是爱的源头。如果与神断开关系,爱就容易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电影里,陈末渡人无数,却无法自渡。直到最后,他都走不出失去爱人的阴影,因为他失去了接受爱的勇气。


场景:属灵争战


无神论者的咨询场景,常常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在小组治疗中,人数会多一些。有时与来访者有关系的人,也会一同在场。《摆渡人》里,陈末和小玉去帮助自暴自弃的失恋十三妹时,黑社会大哥和一帮小弟都在。但总的来说,这些场景只发生在人际关系层面。


基督徒的心理咨询,场景会更立体,因为有灵界的参与。在这个场景中,不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圣父、圣子、圣灵都在场,还有魔鬼的搅扰。一位基督徒咨询师,固然要有知识的装备与经验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咨询不是靠自己,而是靠着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与神没有透明的关系、敞开的交流,那知识和经验反而会误导他,让他不能专注倾听来访者的声音和神的声音。


我上课时,有一位老师举了自己的例子。一位弟兄在做不正当生意,教会的人反对他,但他固执己见。有一回,他请老师吃饭,说要聊一聊。老师到了那个饭店,才发现教会里的人都在。这位弟兄当着所有人的面,问老师说:“老师,您评评理,到底是我对,还是他们对?”这个状况太尴尬了,说什么话都不好,站哪边都不合适。老师感到冷汗从头上流下来。这个时候,他在心里面向神祷告。过了一会儿,他得到感动,就看着这位弟兄说:“你做这个生意,心里有负罪感吗?”弟兄愣了,说:“有。”于是谈话找到了方向,困境化解了。


人都是有限的。在《约伯记》里,约伯被魔鬼攻击,受了很大的痛苦。朋友们结伴来看望他,但安慰或批评都没有用,自己反而惹神生气了。这是因为神没有在场,所以他们感到两难。最后,还是神自己出面,才把这四个小伙伴从困境中搭救出来。悔改以后,约伯恍如隔世,向旋风中的神感叹到: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基督徒做心理咨询,格外需要这五个字:亲眼看见你。



标准:爱与公义相遇


在做咨询的时候,我们界定问题的标准是什么?《摆渡人》的标准,是享乐主义的。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发现人们一直在夜店喝酒。其中一桌酒名叫“魔鬼的天梯”,由50杯来自极寒之地不同年份的伏特加组成。爬过这段“天梯”,人就得到了解放。在这个标准下,能够喝酒享乐就是健康,不快乐就有问题。


侯士庭引用克里斯多夫·拉施的话说:今天人们渴求的并非自我的得救,更不是重现过往的黄金时代,而是感觉瞬间的幻象,渴求个人的利益、健康、心理的安全感。


基督徒的心理咨询不是这样,它以神的爱和公义为标准。这二者是分不开的。比如一个女孩被一帮歹徒强暴了,虽然倍感痛苦,却仍然祷告:主啊,求你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祷告感人,但似乎没有效果。时隔多年,女孩依然无法饶恕这些人。每当想起这件事,她心里仍然充满恐惧和仇恨。问题出在哪儿呢?原来,这些人并非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他们清楚得很,而且一旦有机会,很可能还会再犯。


所以,女孩的祷告并不符合事实,无法让她的公义感得到满足。这个时候,她固然要饶恕,但饶恕的第一步是控诉。她要来到神面前,把这些歹徒的行为,以及他们对她造成的伤害,一五一十地说清楚。然后她才能做一个决定:相信神是公义的,一定会替她伸冤;并出于这个理由,把事情完全交托给神。到这一步,饶恕的历程才真正开始。


奇妙的是,她在信靠神的公义并交托后,能够重新感受到神的爱了。她理解了耶稣钉十字架的意义,心再次柔软起来,恢复了活力。在朋友们的聚会上,她成了最开心的那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悦,让熟悉她的人都大吃一惊。当爱与公义相遇,恩典与真理相逢,饶恕才像秋天初熟的果子,明晃晃地挂在枝头。在此全备的标准下,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问题:比羞耻更深的是罪


电影里,陈末说摆渡人最高的原则是“感同身受”。对心理咨询师而言,这就是最为基础又关键的“共情”能力。只有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情绪问题,并与对方一同体验,咨询才能够进展到更深入的地方。


在所有情绪问题中,隐藏最深、破坏性最强的是羞耻。《医治之旅》讲义里这样写到:羞耻是一种痛苦的信念,相信自己作为人本身具有一些基本缺陷。我曾经帮一对男孩女孩做婚前协谈,在女孩的身上,我就发现过这个问题。


她的情况是这样的。4、5岁时,她的爸妈离婚了。在她眼中,那个时候,离婚的结果,是妈妈咎由自取。她想,因为妈妈不好,所以爸爸离开了她们。这个想法一直在她内心深处作祟。和男朋友相处时,她总是小心翼翼,为对方改变自己。比如,对方说她不爱干净,她就比以前更勤快地洗衣服;对方说她不够淑女,她就尽可能表现得端庄。有时一块儿走在街上,她高兴起来,甩甩胳膊,得瑟一下,对方一个嫌弃的表情,会让她难受和恐惧半天。


我察觉到这其中有羞耻,深层是错误信念。我对她说:“你心里有一个谎言,就是‘爱情会因为我不好而破裂’。”她很惊讶:“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说:“不是。真正的爱情,是‘哪怕你不好,我也会陪在你身边’。你看《圣经》上说,丈夫爱妻子,要像基督爱教会一样。耶稣基督怎么爱教会呢?就是不离不弃的。我们有这么多不好,他却没有因此离开我们;反而以不改变的爱引导我们,让我们越活越像他的样子。所以,你爸爸的做法是不对的,他的选择伤害了你。但你要饶恕他,并且清除他留给你的错误信念。”那时,她男朋友在旁边,对此表示了认同。他说,他以前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表现,会给她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今后,他会更注意表达接纳,而不是挑剔。我看见女孩的眼里有了泪花。


到这里为止,大部分的工作,无神论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做到。只要捕捉到情绪问题所在,并处理相关记忆、改变深层信念即可。但基督徒的心理咨询,要更进一步,挖掘到人的罪性,即天生敌对神、拒绝真理的自我中心倾向。为什么人这么容易接受谎言呢?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罪。只有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才能从罪中释放我们,让我们从罪的奴仆变成义的奴仆,从神的敌人变成神的朋友,从流浪的孤儿变成天父的儿女。只有这样,我们的性情才会发生转变,变成“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在《马太福音》里,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人们因此议论纷纷,认为耶稣说了僭妄的话,因为只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其实耶稣正是神的儿子,有赦罪的权柄。赦罪是比治病更宝贵的事。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基督徒咨询师,既要帮助人领受医治羞耻的恩典,更要领受赦罪的恩典,这样才是治标也治本。


手段:祷告和读经


摆渡人的医治手段很夸张:有抱一大块冰跪着的,有让人在车里闻烤肉香味的,还有众筹办酒吧街演唱会的。现实中的医治手段不至于这么奇葩,但也是多种多样。除了最常见的谈话疗法以外,还有戏剧疗法、艺术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等等。对基督徒来说,两种更重要的手段,就是祷告和读《圣经》。


祷告不是嘟嘟囔囔说个不停,它的核心在于听。我上咨询课的时候,发现基督徒老师们答疑时有个特点,就是碰到较难回答的问题,会沉默一会儿,有时还会闭上眼睛。我曾经以为他们在思考,后来发现:他们是在祷告。他们在祷告中,聆听神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做咨询的时候更要这样。人解决不了的很多难题,要在祷告中才能窥见亮光。


《圣经》是一本很丰富的书,不仅有预言和教导,还有诗歌和故事。在了解《圣经》背景知识与正确教义的基础上,把自己代入人物的故事中,会有更多收获。比如我很喜欢使徒彼得的故事。彼得是个勇敢的人,但在主耶稣被抓走的时候,他胆怯了。他悄悄地跟到耶稣被审问的地方,有三个人先后问他:“你不是这个人的门徒吗?”他三次说:“我不是。”这时鸡叫了。耶稣转过身看他,他就出去痛哭。


耶稣复活后,在提比哩亚海边与门徒们重逢。吃过饼和鱼,在温暖的篝火边,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这个问题是很奇妙的。试想,在这个时候,如果我是耶稣,会对彼得说什么呢?我可能会批评他,也可能会安慰他。但这些话,耶稣都没有说。他只是简简单单地问到:“你爱我吗?”他这是在做什么呢?我想,他是在唤起彼得内心的渴望。渴望迷失,人就迷失了;找回渴望,人就找回了自己。


彼得见到复活的耶稣时,心一定是很乱的。他大概在心里贬低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不存在就好了。可是耶稣用“你爱我吗”,唤起他心里的渴望。意思是说:你过去的辉煌和软弱,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是否爱我,是否以我为你内心最深的渴望。你爱我,所以你存在。


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许多人常常卡在这个地方。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渴望什么。有人渴望爱情,有人渴望成功,有人渴望沟通,有人渴望安慰。可是说来说去,我们把自己绕晕了,还是没解决根本问题。其实我们真正渴望的,是神自己。只有专心爱他,并且得到他的爱,我们才会被满足。


通过把自己代入《圣经》,我们能有血有肉地触摸到真理。侯士庭说:克尔凯郭尔把《圣经》当成基督徒生活的一种文法,如同恋爱中的人沉浸在情书里一样。“当我们看情书的时候,是完全陶醉在与爱人的关系之中,并不会客观研究爱人的信是不是有十种不同的解释。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想着:快快对爱人有所行动吧!”


目标:恢复身份,才能恢复希望


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恢复来访者对生活的希望。但恢复希望,要建立在恢复身份的基础上。在电影《摆渡人》里,陈末和小玉去摆渡一位被抛弃的新娘。新娘坐在婚车里生闷气,立志不走出去,除非新郎回来。陈末就拿走她一切食物,把她关在车里,让其他人在车外烤肉。48小时后,他问新娘:“你在想什么?”她说:“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他问:“你还想什么?”她哇的一声哭了,说:“我想我妈,想她做的红烧肉。”看到这里,我真的被感动了。新娘执迷于失去的爱情时,忘记了自己女儿的身份。当她恢复了自己女儿的身份,也就恢复了接受母爱的希望。


在现实中,心理咨询也是如此。有人说:“心理咨询在某个阶段是一根拐棍,你最终要做的还是依靠自己独立行走。”其实人无法独立生活,总是要依靠身边有亲密关系的人。但心理咨询确实是一根拐棍,它的目标,就是让来访者有一天能丢掉它,恢复自身享受和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换而言之,就是找回自己的身份。


对基督徒而言,最重要的身份是神的儿女。这身份完全出自神的恩典。我们不是要做什么去换取身份,而是已经坚若磐石地得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干渴索求,而是回应神的爱。


有的时候,我私下祷告,心里怀着忧愁。我想:我怎么总是犯罪呢?明知不该做,却还会去做。这样的我,还是神的儿子吗?这么祷告时,我心里出现一个意念:我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对抗罪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身份。事实上,因着耶稣的牺牲而重新与天父和好的我,是有能力做到许多事的。我不是不能祷告,我就是一个祷告的人;我不是不能去爱,我就是一个被爱充满的人;我不是不能圣洁,而是已经被神分别为圣了。哪怕偶尔软弱,这身份却是不改变的。透过这身份,我不断拥有新的力量。回顾信主这几年,我依靠主对抗罪的力量确实在增强着。


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的来访者实在太孤单了。父母亲友不但不能帮助他,而且就是他的伤害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认识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尤其重要。《恩友歌》里唱到:你若真逢友叛亲离,好向耶稣座前求;到祂怀中他必保护,有祂安慰便无忧。在友叛亲离的时候,我们最坚固的保障,就是耶稣基督。


矛盾:负伤的治疗者


在《负伤的治疗者》这本书里,卢云引用了《塔木德》里的一个寓言。弥赛亚满身伤痕,在城门口与穷人坐在一起。其他人都是一次解开所有的伤口,然后再全部包扎起来。但是,弥赛亚每次只解开一处伤口,然后就开始包扎那伤口,且自言自语:“或许有人需要我,所以,我必须随时准备好,免得耽误时间。”


弥赛亚就是神的儿子耶稣。在这个寓言中,他之所以每次只包扎一处伤口,是为了随时去帮助其他负伤的人,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他们。在《约翰福音》里,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他是倾倒生命的治疗者,也是通向永恒的唯一路径。


我教会的师母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姐妹自然流产了,很长时间陷在消沉中,一直走不出来,再多安慰的话都没有用。后来有一个机会,她去服侍一个小组,里面都是遭遇类似问题的姐妹。在服侍中,她居然渐渐得到了医治,恢复了爱心和信心。可以想见,这个奇妙的过程如果没有耶稣,是很难发生的。一个伤心的人在一群伤心的人中间,除了互揭伤疤,还能做什么呢?最后大家都变成祥林嫂。但有耶稣作为爱的源泉在其中,治疗他人就成了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是负伤的治疗者谦卑的心。卢云把治疗的过程称作“殷勤款待”。在我看来,这不是我殷勤款待你,而是你殷勤款待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们一同接受耶稣的殷勤款待。1986年,卢云放下知名大学的教职,应邀加入加拿大“黎明之家”,服侍一位叫做亚当的智障男孩。后来卢云写到:不是我救助了亚当,是亚当救助了我。他寂寞的心,在每天付出与接受爱中,与亚当一同得到了耶稣的殷勤款待。从这个角度看,耶稣不仅是个榜样,更是唯一真正的咨询师与治疗者。


《摆渡人》电影结尾,陈末笑着说:“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但我想给别人明天。”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最后一个镜头,陈末乘着泰坦尼克号渐行渐远,似乎暗示这段航程将以悲剧收场。一个缺乏爱的人,怎么付出爱呢?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同时成就了天父的爱与公义,让自己的伤口成为医治的源头。今天的基督徒心理咨询师,只有依靠祂、效法祂,才能让自己对爱的渴望转变为付出爱的动力。


境界征集

2017年1月13日是《境界》4周岁生日,向全球读者征集“我与境界”的故事,可以是从读文章触动的生命改变,获服务站信息帮助的见证,或你曾如何使用《境界》。说出你的感言,你的这一角将帮助我们拼出《境界》蒙圣灵光照的拼图,长短不限,欢迎配图,请发至:jingjietougao@gmail.com



点击”阅读原文”看过往精彩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