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过坎!东华党委2018年一号文发布,聚焦“人才”二字
重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冲锋号”。为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人才强校核心战略,东华大学党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2018年指导学校人才工作的校党委一号文件,全文共5部分16条,全篇聚焦“人才”二字。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实施意见指出,加快东华大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培养造就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以青年人才为基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增强人才活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构建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基本原则有三:一是坚持党管人才,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原则;二是立足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水平;三是注重改革创新,充分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学校“十三五”期间的人才规划任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人才队伍增量工作成效显著,人才队伍存量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基本建成;人才发展体制更加科学,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机制更加规范有效。
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高效的进人政策
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力度。根据各学科建设要求,调整并进一步向学院明确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基本标准和待遇条件,便于学院更有效地物色和引进人才。
抢抓引育优秀青年人才。充分发挥学科领军人物、学术领域知名活跃教授、校友组织作用,激活优秀青年人才发现、推荐和反馈机制。通过国外专场招聘会、国际青年学术论坛等形式主动出击,加强学校人才政策的宣传解读和信息推送。调整教师队伍建设专家委员会人员构成,增加委员会召开频率(每月召开一次)。推进和落实新进教师选拔和聘任管理实施办法,做好调整和扩大试点范围工作。
持续深化“人才特区”建设。加快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制定并落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的引育计划。
提供更完善、更有效、可持续的人才培育支持
推进聘任机制改革。实施好新进教师准聘和长聘制度。
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成才。制定校院两级的人才培养激励制度,构建相互衔接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
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制定专职科研人员招聘和管理办法。加大对博士后资助力度,发挥好博士后科研力量。
加强人才国际化培养。大力提高人才学缘结构国际化程度,积极开展国际引智和高端外籍教师聘任工作。
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好松江区和学校人才高地建设合作协议,建立区校人才合作共享工作机制。围绕人才统筹协调、合理配置研究生招生指标、科研经费、办公实验用房等核心资源,特别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倾斜。加快实施公有房有偿使用改革,建立科研用房准入和退出机制。
优化人才考核评价与激励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规范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学院制订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成果奖分配方案,奖励为人才队伍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
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
健全校院两级人才工作机制。各学院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责任人、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层层分解人才引育目标,将年度人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学院对学科队伍进行梳理后,按年度向学校报送当年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实施措施。
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将人才工作作为学院整体考核的核心内容以及学院党政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院人才工作绩效与资源配置直接关联的管理机制。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优秀大学文化引领人才发展,以人才发展孕育优秀大学文化。
1月25日即将出版的《东华大学报》将刊发评论员文章:
以抓铁有痕的决心爬坡过坎
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
校报评论员 华平
日前,在充分调研、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出台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就如何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做出了顶层设计;接下来必须在理念上、意识上和行动上,以抓铁有痕的决心爬坡过坎,加以推进落实。
实现人才强校,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日益明显,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毋庸讳言,在东华发展的新征程上,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瓶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严重不足。东华要建设“双一流”,强校兴校,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因此,抓实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之举。
实现人才强校,必须确立尊重人才的强烈意识。要做到:真心爱才,全面识才,深入求才,视能用才,海量容才,大胆护才,积极举才。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龚自珍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那人才匮乏、“万马齐喑”的社会中,龚自珍的诗句像一声惊雷,促人深思。当今,我们更要懂得“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的硬道理。
实现人才强校,就要广开纳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强校的目标就要落空。当前,我们要结合东华实际,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大力培养校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各类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东华“双一流”建设。
实现人才强校,归根结底要化为行动、落到实处。要在健全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上狠下功夫,创新用人机制,完善用人政策,大力吸引、培养、保留、使用好各类人才。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发挥好各类人才的智慧。要在团队建设、环境融入和条件支撑等细节方面拿出“绣花”的功夫,把工作做精做实,筑好“巢”引来“凤”。要把“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出人才就是出绩效”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将《关于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地落实落细,打通人才工作“最后一公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强校兴校最关键的因素,强校的目标呼唤杰出的人才。
• END •
文件信息来源:东华大学人事处、人才办
摄影:向娟
责编:吴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