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渴望所有中国人都能看到这篇文章!

2018-03-08 爱家爱生活


  

国人体质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周围童年患白血病的,少年得癌的,学生体测猝死的,青年、中年过劳死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


江浙某处8成儿童体内兽用抗生素超标,某地8成公务员身体亚健康……


饮食垃圾化是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缺乏合适的锻炼,也是诱发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缺乏体质锻炼,不是因为国人懒,而是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把日子都过错了。



人的孩提时代,应该怎么过?


应该是以玩为主,通过玩游戏来认识世界,锻炼体质意志,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兴趣和身体的好底子。


但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幼年时期都在干什么?


小小年纪就在玩命地学习。


一句极具煽动性的口号,把全国的儿童都推进了深渊,那就是: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你家孩子两岁学唐诗,我家必然一岁就学,你家孩子一岁学外语,我家孩子胎教就学外语!


总之,恨不能把孩子的起跑线划到妈妈的肚子里。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又是画画,又是弹钢琴,凡是天下的知识,恨不得三岁前全部灌到孩子的肚子里。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锻炼的机会和天性被生生剥夺,太多的孩 42 31629 42 13572 0 0 7721 0 0:00:04 0:00:01 0:00:03 7720还没上学,就已经戴上了眼镜。



谁都知道这不对,但谁都不会带头纠正。


因为变态的社会竞争必然带来变态的被动适应,人人觉得危机,便人人不能自拔。


  • 孩子们该玩,却在拼命地学习;


  • 青年人该学习,却在拼命地游戏;


  • 中年人该顾惜身体,却在拼命赚钱;


  • 老年人该颐养天年,却开始拼命地健身。


中国人从小到大,全把日子过错了,过反了,这不仅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想,该有人出来说说了。



看看我们的周围,多少的人,为了一个房子,牺牲了自己的今天,加班加点地工作:


“等买上房子,或还完贷款,就可以轻松了!” 等着吧,房子完了,还有孩子呢!


又有多少孕妇,“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生下来更麻烦,还不如在肚子里,想去哪里,去哪里!


有多少小孩子家长,“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轻松了,熬吧。” 上学更轻松不了,各种辅导班,还不如幼儿园省事。


多少的家长,在为了一个小升初,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周末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路上,“等考上初中,就解脱了!” 


小学完了,发现初中也有辅导班,而且更多,孩子更没有时间玩了!


只好等大学再玩了。 “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 大学上完了,找工作一样要操心! “等孩子工作了,我就没有负担了。” 


工作找好了,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等孩子结婚了,我就不用操心了!”


 结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为了未来,今天积累能量、积累证书,积累票子。


结果就是抱怨,我们的视线永远没有活在当下,发现一辈子,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



其实中国人的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


最懂得享受的是美国人,最有信仰的是欧洲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是中国人。


  • 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


0—10岁:


参加野地考察等各种集体活动。


10—20岁:


谈恋爱,追梦。


20—30岁:


找了一份平凡稳定的工作。


30—40岁:


终于发现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车有孩子的生活。


40—50岁:


常常在工作压力中度长假。


50—60岁:


享受教会生活,旅游。


60—70岁:


开始写回忆录,旅游。


70—80岁:


安度晚年。


死后:进公墓。



  • 大多数欧洲人的一生:


0—10岁:


参加学校乐队,学习古典音乐。


10—20岁:


组自己的乐队,进行各种尝试。


20—30岁:


受哥特音乐文化影响,风格变幻。


30—40岁:


乐队开始正式走黑色金属路线。


40—50岁:


回忆童真,开始过回“彩色”的生活。


50—60岁:


安定下来,寻找温情,过小生活。


60—70岁:


去教堂总结自己的一生。


70—80岁:


与子女一起安度晚年。


死后:安心躺在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0—10岁:


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岁:


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


20—30岁:


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岁:


成为房奴、车奴。


40—50岁:


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


50—60岁:


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


60—70岁:


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


70—80岁:


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


临死前:发现原来一块墓地都贵得要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