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写作 | “吆喝”之“京味儿”,应在何处?

丁玉海 丁玉海名师工作室
2024-09-02


“吆喝”之“京味儿”,应在何处?

11组   廉艳双

听课有感



听一位教师授课《吆喝》。课上得很热闹。

热闹有二。第一,多媒体频繁播放各种吆喝声,有文本中有的,更有文本中没有的。第二,学生在一堂课里几乎没有静下来读书的时间,不是听吆喝,就是学吆喝。

老师自我介绍设计的意图就是,在热闹的“声乐”中,学生走进“京味儿”。

诚然,这堂课,在声音的艺术感召下,我们似乎回到了老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接近了“京味儿”,关注了民俗,让学生体验老北京风情画卷也无可厚非。

问题就出在,这应该是我们这节语文课的全部吗?换言之,我们的语文课,一旦成了“声乐艺术欣赏课”,丢掉的恐怕是“语文”的根。教师认为这节课学生参与率很高,达到了效率高的目的。想想看,脱离了文本的热闹,学生的兴奋点又是什么?语文学习的效率从何高?

笔者认为,应着眼于文本,让学生在静思、品味中实现对“京味儿”的原生态解读。


有感而思




不妨这样设计两个主问题:

1.看看总计写了哪些吆喝?透过这些吆喝你对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有何感受?

直接引述的有定时卖早点的,夜晚卖馄饨的。不定时的还有,卖饽饽的,算卦的,讨饭的吆喝声。同样也是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再加上没有直接引述的百货商店、修理行业,卖青菜的,卖花的,唱话匣子的。很热闹,很繁华。注意,这里的热闹不是来自媒体的播放。而是来自学生感知详略有致的文本后的顿悟。眼前看到一副市井图:老北京人生活并不富有却比较乐呵。物质生活的匮乏并不妨碍对艺术情趣的追求。用今天的话来说,有点闹腾。

2.品味、赏析“吆喝”的广告词体现出来的表达艺术。

作者坦言:吆喝本质为口头广告。它们内容不同,招式各异,京城之大审美流派不一样,可就抓住买者心理,抓住听者的心理角度取悦于买者进行“忽悠”的效果来说,都堪称一绝。撷取其中几则,加以揣摩。

(1)“馄饨喂——开锅!”——温馨提醒徐徐善诱招。作为夜宵,满足的是那些甘于熬夜的特殊人的。开夜车的或赌家们,既饿又寒凉。“喂”后面的破折号,打出的广告词是您老快歇一歇,填填肚子吧。“开锅”以及后面的感叹号,干净利落,富有感染力地让人感到一阵阵热铺面而来。我的所做,正是你的所需。

(2)“硬面——饽饽”——自信王牌招。朴素的表达后,代表自信。我买的的是王牌。不需要任何包装,我相信,买的就是你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美食。不用找了,我来了。

(3)“行好的——老爷——太(哎)太”,示弱招。破折号拖长音,是乞丐们在扮演可怜相。难怪作者萧乾也在后面加上一个括号做注解(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后面的“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这里的“赏”用的好,大有一种令对方认为物质富足,精神上也应该阔绰一点的心理。乞丐的油腔滑调后面,谁说他们不是历史悠久的乞丐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呢?

(4)在这个吆喝声中,故意用了语序颠倒,一方面在突兀的表达中吸引人,另一方面也突出卖点。比如;“葫芦儿——刚蘸得”。

(5)11段中卖烧卖的极言货真价实。再如“树熟的秋海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6)更多的吆喝还是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打动人的。比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小玩意赛活的”,极为夸张。

(7)讲究语言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如,13段中卖萝卜的,乞丐的快板。

由思而悟



破解文字表达艺术的奥妙所在,体会到吆喝之美,关注其文字背后的表达心理,才完成对吆喝的品味分析,达到对文化的赏析,在欣赏创造中汲取养分,品味创造者的个性。在慢慢的欣赏中,学生体味到的是老北京人异彩纷呈的都市文化,品味闹腾的文字之后,学生体验的将是语文的学科魅力所在。

END

图文:廉艳双

编辑:桂建旺

审核:郝海宁

监制:丁玉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丁玉海名师工作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