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吃几个瑞士卷怎么了?”
上海正上演一出瑞士卷风云。
说的是,青浦徐泾玉兰清苑的居民去居委会办事时,发现在电脑前端坐的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吃瑞士卷。本来,如果是平时,别说你夜晚吃瑞士卷,就是吃西班牙鱼子酱也不会有人太当回事。但是,当时这位居民已经吃了很久的泡面,看到工作人员竟然在吃瑞士卷,当即就有些生气。
最诡异的是,这三位女性工作人员看到有人拍照,仿佛手里的瑞士卷已经不是瑞士卷,而是机关密卷,忙不迭地往桌子下面塞。这越掩饰,拍摄者越来气:
好啊你们,我们居民这些天没吃的只能吃泡面,你们却在享用瑞士卷!(可被我逮到现行!)这些进口的东西哪里来的?
居委会工作人员可能万没想到,当初对居民颐指气使的一套说辞,现在被“还施彼身”。事件逐步升级。有楼上居民喊:
你们这么做要脸吗?难道给一两岁的孩子吃泡面?给卧床的老人吃泡面?你们讲得过去吗?我们吃泡面,你们吃什么?
还有人打趣:明天发瑞士卷吗?
眼看热搜了,官方出来打圆场说,瑞士卷是同事送的,更何况,瑞士卷也不值多少钱。那言外之意,和《小兵张嘎》里的“皇军吃你几个瓜怎么了?”味道何其相似。
居民当然不满意。
也有美食家出来给居委会工作人员鸣不平:瑞士卷并非从瑞士进口的洋玩意儿,大家错怪居委会了。和泡面相比,顶着瑞士幌子的瑞士卷,其实逼格并没有高到哪里去。
当然,更多人仍然认为,现在是特殊时期,这种”半夜吃卷“行为,仍然让人感觉不好,被居民曝光,不冤。
”我们只能吃泡面,你们却在吃瑞士卷“,这句可以作为网文标题的一句话,把普通居民和特权阶层差别表达得畅快淋漓,很快火爆全网。
5块钱一桶的酸菜泡面,似乎总是和乱哄哄的车站之类的场所关联在一起。而瑞士卷,只听名字,就有一股异域风情,代表着精致和高级。
那么,瑞士卷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带来这么多想象呢?
瑞士卷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跟瑞士有关,是不少人的”童年迷思“。有的说瑞士卷其实是英国的厨子发明的,为了好卖,就起了个”唬人“的名字,吸引不明就里的食客。也有的说,瑞士卷还真就是瑞士发明的,19世纪传入美国。还有的说,19世纪,瑞士卷和甜甜圈、维多利亚女王蛋糕等甜品一起被发明出来。最早出现瑞士卷的地方,并非瑞士,大概率是奥地利。
说法越多,缠绕在瑞士卷身上的异国想象越多。
不管瑞士卷是不是出自瑞士,也不管老婆饼里是不是有个貌美如花的老婆,左宗棠鸡是不是真的是左宗棠发明的一样,反正,这种把蛋糕抹上各种奶油、果酱卷起来的美食,它的松软甜糯,比中国馒头的升级品花卷,逼格高了不只一个身位。
新加坡电影制作人谭品彬说,她最喜欢的一个社区,有“全国最好的Nasi Padang,最好的瑞士卷。”她喜欢的是瑞士卷,而非石家庄缸炉烧饼。
台湾为了推广美国面粉,捎带脚引进了瑞士卷,很快就在台湾流行开了。大街小巷的蛋糕房都有卖。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是什么洋玩意儿。
出人意外的是,虽然瑞士卷这么流行,但实际上,这个名字只用在英语国家,在非英语国家,它只是叫“蛋糕卷”。当然,我们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食品高大上的命名的。
在日常场景里,瑞士卷的确是个大家司空见惯的食品,但在物资稀缺,老百姓出门和采购物资层层受限的背景下,瑞士卷的稀缺性就凸显出来了。
一个小小的瑞士卷,与泡面的做了一个虽然轻巧却也残酷的对比,戳中了不少人的情绪点,更是折射了体制内外的隔膜。只要在体制内,哪怕你只是一个居委会大妈,也可以在大家只能吃泡面时,悄悄享受瑞士卷特供,可以收到品质更好的物资包,体制外的,哪怕是在汤臣一品,你也得感受来自物资管制的层层恶意。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连北大理论物理博士都要去抢城管制服。
不得不佩服那个拍摄视频的上海市民的敏锐。通过瑞士卷,还有那个慌不迭地掩饰手中瑞士卷的小小动作,撕开了一道向体制内窥视的口子,让普通居民窥视内了阶层差异。
今天最新消息说,拍摄视频的居民被行拘了,不知真假。对有司来说,惹出风波的棒子,与其打给那个拍视频的居民,不如打到”瑞士卷“这个名字身上。
不就是面包卷奶油嘛,起这么个洋气的名字,让社会大众产生多少不好的联想?换句话说,如果瑞士卷不叫瑞士卷,有个普普通通甚至土得掉渣的名字,还能触动居民神经么?
今后,我们再去蛋糕房时,可能会出现这样一幕:
“我要一块瑞士卷。”
“对不起,我们这里只有驻马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