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 ID rayartcenter Intro 【瑞象馆】致力于影像艺术的推广与普及,推动创作与研究工作的深入 现实问题纪实影像研究系列活动 纪实摄影第九场 面对现实的镜头 时间:2016年5月22日 15:00-17:00 地点:瑞象馆—象铺(上海市花园路128号运动Loft五街区A座102室) 讲者:陈荣辉(澎湃新闻深度专题摄影记者),吴芳(《合肥晚报》首席摄影记者) 讨论嘉宾:戴星翼(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 活动免费,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转至瑞象馆官网预约。 新闻摄影——摄影的完成品通过传媒向大众传播,要让大众知道记者在第一现场中看到的一切。摄影者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调查者,要让大众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时,摄影者犹如一个历史学家,他也在判断什么材料是这个时代的表征,无疑,摄影这样的功用对于今天的中国最为重要。 很多人熟悉陈荣辉是通过 “圣诞工厂”这部荷赛获奖作品,这次活动他带来另外两个环保题材作品:《石化江南》和《一个百年江南水乡的消亡》。他关心当下,关心生活的环境,对他来说这是最基本的。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对拍摄的对象慢慢有了认识,然后渐渐深入作品。 “这里,没有绚丽的风景,没有奇妙的画面,有的只是真实生活,或悲或喜,或痛或伤。”“曾经路过,却未必看得见”,这是吴芳纪实摄影作品集封面上的一句话。这次活动吴芳将带来对于矽肺病人的深入调查——《粉尘阴影下的生死路》 关于讲者 陈荣辉 澎湃新闻深度专题摄影记者 作品《圣诞工厂》获得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当代热点类二等奖 作品《一路向北》获得2015年度金镜头非重大突发类组照金奖 2013年度全国十佳摄影记者 2013年度新浪年度优秀摄影师 马格南首届大师班(上海)优秀学员 入选浙江新峰计划(2015年度) 陈荣辉《黑烟下的撤离》系列 吴芳 《合肥晚报》首席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参加过全国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和南非、巴西世界杯,缅甸果敢战乱等重大的新闻报道。组织过空中看安徽、合肥24小时、合肥全民摄影季等大型视觉策划。摄影作品多次被《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时代》等报刊选用。 作品曾经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会推荐奖和铜奖。新闻摄影作品曾获“金镜头”金奖和年度图片专题奖,七次获国际新闻摄影“华赛”奖项。2011年被腾讯网评为全国杰出人文关怀摄影师,2012年度荣获“金镜头”中国杰出摄影记者。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摄影记者。2016年度荣获中国“今镜头”十大杰出摄影师。 以下关于矽肺病人的照片都是吴芳拍摄。 2004年4月,田维文和工友们在一起,那时他已经是矽肺病三期。 2004年4月,和药厂签署试药协议的田维文心情沉重。 张学宏和田维和与老田一样都是一起检查出病来的,现在这波人越来越少(2013年1月)。 烧结厂的工人在粉尘中作业。(2003年安徽芜湖) 长江货运码头,工人在搬运水泥,扬起的粉尘将他们淹没。(2003年安徽芜湖) 工人双手被粉尘侵蚀后十分粗糙。(2003年安徽芜湖) 戴星翼 现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人类学会理事长。先后发表《走向绿色的发展》、《环境质量:现代文明的基石》、《穿越转型期漩涡》、《炎热的地球》、《转折点》、《硬绿》等专著和译著三十余部,论文百余篇,负责主持课题几十个,在本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关于“现实问题”纪实影像研究系列活动 什么是现实问题? 文/ 徐杰 什么是现实问题?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才是归根到底的现实问题,但它总是容易被忽视与歪曲。而人的问题只有放入历史的维度,才有了深入探讨的可能。 无论是静态的摄影,还是动态的视频;它们将某种一去不复返的真实变成了一种永久、可传播的影像。在人类历史中,影像无疑在文字之后成为另一个重要媒体与文献载体。而所谓纪实影像无疑是在强调影像对于真实性的态度。怎么才能用影像记录更多的真实呢,则取决于影像制作者,这个人!制作的过程也成为探究真实的必须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制作者在创造某种真实。 所有的影像制作都在作一种选择与取舍,并受到时代的局限,如同历史的写作与真理的陈述一样。这种选择与取舍定然带有了个人的主观意愿,可同时,这个主观意愿却试图去保证记录的某种客观性。这看似是一种矛盾,也成了纪实影像受到诟病的原因,但应该乐观地认识到矛盾正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因;既然纪实影像还存在,即表明还有一部分人在用这种媒介努力地向真实趋近。也会有善辨者言,大街上的广告、手机里的自拍照才是真正的真实!对!但这只是一个切面的真实,还有更多的切面在它处;多样化地去观看和解读更多的切面至少可以让我们更接近那个真实,从而可能也帮助我们更完整地了解人性。 “现实问题”是关于2005—2015年间中国纪实摄影与独立纪录片的系列活动与展览。 2005—2015年这是我们的历史,因为我们是此刻历史的主体;而我们也成了历史中的我们,它正在一如既往地规训着我们;而此间的中国社会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动人心旌。2005—2015年间数字影像的飞速发展又给予纪实影像更多的可能。所以整个系列活动试图给予这一时期的中国纪实影像更多的探讨与梳理,同时,活动并将邀请众多其他社会和人文学科的学者一同参与,让我们把目光更多的聚焦于“现实问题”。最终,希望整个一年的活动能够成为一面面的棱镜,让我们更多的看到别处,从而确定自己的方位。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