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象视点】展评 | 倒带的旁白
文/弗生
电视干预,大卫·霍尔 TV Interruptions, David Hall (1971)
一个打开的龙头水流如注,水渐渐充满了整个屏幕;一台电视机在旷野中熊熊燃烧,烧到只剩下了外壳——1971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七个诸如此类的画面毫无征兆且无说明地插播在苏格兰当地的电视节目里——它们其实是大卫·霍尔(David Hall)受艺术节委托创作《电视干预》系列的七个录像作品,同时也是英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出现艺术家介入。2006年,这七段画面在七台显像管电视机上播放,以录像装置的形式再现。为了让观众不用移动就能够同时看到所有作品,这些作品又互为干预地出现在每台电视机上,制造了类似其当年在电视节目中跳出来的突兀效果。
上个月,这七台电视机也来到了上海,在民生现代美术馆一个单独展厅中,六台围成个圈,中间是第七台。幽暗空间里,电视机碑林般矗立,屏幕闪烁,仿佛是信息时代的新巨石阵。在全面进入屏幕主宰观看的今日,屏幕也本身飞快进化成新的形态——更轻,更薄,更大,而黑盒子般的显像管电视机则化为一个过去时代的符号和隐喻。另一方面,在投影诞生前,录像作品都是用电视监视器来制作和展示的,因此电视机本身“盒子”的物理性存在就被一些艺术家视为其录像作品带有的雕塑性信息,是其作品的制作和解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引用电视机元素,或原本就是为了电视直播而创作的作品——比如这组《电视干预》。
收录本作品的展览,是英国录像艺术研究的顶级项目“倒带(Rewind)”。该项目于2003年起开始持续至今,通过研究英国录像艺术最初二十年的作品,致力于填补英国电子媒体艺术史的空白。尤其是许多早年的录像作品由于技术和介质水平较低,随时面临着损坏甚至消失的危险。而“倒带”自启动至今,共对450件(单屏和装置)作品进行了修复、归档及高清数字化的工作,以便用于策展、学术及公共使用。
监控器,史蒂芬·帕特里奇Monitor, Stephen Partridge(1975)
英国录像艺术实践初期的作品充满了对媒介本身的探索,深入探究了其局限,同时也是一种对当时主流录像形态即直播电视的抵抗。本次展出的作品中,《笨蛋比尔》是大卫·霍尔虚构的一出电视发明者贝尔德和他的人偶“笨蛋比尔”之间的对话,不仅使用类似于贝尔德最初发明的电视设备来制作,然后转换为现代录像,更在对话中对于人类社会今后将被电视所左右的状况提出了批判性寓言。史蒂芬·帕特里奇(Stephen Partridge)对录像的观察和思考则是结构主义的,《监控器》围绕无限和录像信号反馈等概念展开,而展厅里的那台监控器既是用来播放作品的载体,又同时是录像画面中那一台监控器本身,于是监控器从外到内无限延伸,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合一。他的《词的声音》则通过调节速度,制作动画运动效果的字幕,将语言的声音和语义两个面向进行剥离,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
“倒带”这个项目之所以重量级,不仅因为其详尽、专业地梳理了英国录像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早期作品,同时从项目运作上来说也是极其完整而高效的,这主要通过其官方网站体现——修复及研究作品的完全列表可以在上面下载得到,此外,网站还梳理提供了项目信息数据库,相关技术数据,展览活动信息,艺术家及作品的相关评论,访谈,作品片段及剧照等信息,十分详尽。项目成果还包括一本出版物,以及在英国及欧洲进行的一系列巡回展览及交流活动,包括在2010年在泰特英国美术馆的展览及2012年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放映。
出版物封面,《倒带:1970和1980年代英国艺术家的录像作品》
Rewind: British Artists’ Video in the 1970s & 1980s
刚过去的一个月,对于身在上海且关注影像艺术的观众们来说,无疑是忙碌的,不仅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有杨福东的最新长片《愚公移山》,余德耀美术馆有孙逊的重量级个展“谶语实验室”,还有“苏格兰当代艺术展”第二阶段的影像展在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
此次苏格兰当代展除了“倒带(Rewind)”项目的精选展出之外,还包含了24位苏格兰当代新锐艺术家的作品放映。整个展览则是苏格兰文化输出重点项目“不合时宜:苏格兰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此前,第一阶段展览曾于2015年在喜马拉雅美术馆举行。另外,这批新锐艺术家的影像也于2016年底在武汉和北京进行了短暂的放映交流会。三地巡回放映,“倒带”特供上海,同时也是其第一次走出欧洲,来到中国。因此,上海观众在忙碌之中更是幸运的。
虽然“倒带”展出的作品不完全来自苏格兰艺术家,但也大部分与此地有深厚的渊源,而与24位苏格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以倒带和快进,形成历史和当下的对照,确实奉上了一张苏格兰,甚至英国影像艺术实践的认知地图,对其重要作品、人物和机构起到了快速索引的功能。
然倒带很重,快进不轻,只惜空间时间有限,其实无论“倒带”还是“快进”都是值得用更从容的方式,更多空间和更长时间来进行更细致具体的展示的。而“快进”部分将作品分组为四个主题,每周一组轮番播放的方式,虽有新意,但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只能看四分之一很是可惜,而展陈形式和空间规划也相对单调了些。
随着苏格兰展的落幕,民生现代美术馆就要撤离红坊,乔迁新址了。这个曾举办《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的机构,以极大的努力参与梳理了中国影像艺术的历史,如今展示了来自英国的更早的录像作品,追根溯源,以此展收尾,或也不失为一次得体的告别纪念。而之于本展相关或不相关的写作,也或许如同被单独抽离的影片字幕一样,成为观看回想此展时一段无声的旁白。
REWIND: www.rewind.ac.uk.
关于作者
* 更多展评,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转至瑞象馆官网阅读。
(本文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或【瑞象馆】所有,经原作者授权【瑞象馆】使用。本文允许引用、转载,但使用时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文章来自瑞象视点www.ray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