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急 | 萧山这里曾住过“萧山相国”,如今却令人心酸!

萧山日报 2022-05-18

相比东岳庙的“残破不堪”,位于新塘街道朱家坛村的朱凤标故居无疑是“幸运儿”。经历百年风雨后,它在2014年迎来了一期修缮工程,并于2016年完成。但在人大代表看来,这位“幸运儿”的精神和内涵应该真正得到传承与发扬。“建立朱凤标纪念馆,为历史古建筑注入文化内涵,使之真正‘活’起来。”这样的呼声,近年来不绝于耳。


修缮后的朱凤标故居


从新城路一路往南,到底左拐,进入村道,“朱家坛村”的牌子就醒目地立在路边。作为村里最老的建筑,朱凤标的故居坐落在村子中间一片较为开阔的地带。


被称为“榜眼墙门”的朱凤标故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木制门窗,显得颇有古风。墙门坐北朝南,前后各有三进,前厅后堂格局。墙门四周砌有一米多高的“石壁萧墙”,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



走进宅院,第一进中间为过道,两侧为布局雅致的书房和客房;第二进为大厅,是迎接客人和商议家族大事的场所;第三进为宅主生活起居之地。墙门背后有一条小河,与北面的运河相连。小河之上横跨一座玲珑石拱桥,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观。而故居内砖雕、石雕、木雕三雕装饰极具传统文化特点,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花卉、字符等,灵巧生动,线条优美,可看出主人的儒雅气质和生活品位。



从修缮后的一期,走到一墙之隔的二期,所见则大相径庭。不少木质横梁都已经坍塌下来,院内损毁严重、杂草丛生。“修缮好的一期是西墙门,这里则是东墙门,残留建筑有随时倒塌的风险,且墙门内还有农户居住,不利于故居保护。”区人大代表钱利明说,他一直关心着这个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看到二期还是如此场景,不免有些心酸。



史料记载,朱凤标在朝为官五十多年,是三朝元老(道光、咸丰、同治),又是五部尚书(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吏部),上书房总师傅,拜体仁阁大学士,时称“萧山相国”,是萧山历史上获得科甲功名和官职最高者。“朱凤标故居作为萧山的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地方建筑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对研究朱凤标的史记有较高的价值。”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朱凤标故居一期修缮好已近三年,内部仍是空空荡荡,非常可惜。” 钱利明建议,应通过展陈、纪念馆等形式,使其成为萧山旅游的风景点之一,提高萧山旅游的文化底蕴,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


(首席记者 龚洁,图源萧山人大)

       

>>>>

你可能想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萧山日报和萧山发布APP萧山日报&萧山发布


点亮让小编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