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多年零失误,萧山这位90岁老工匠想找个徒弟!这门手艺传承千年,快失传了……

萧山日报 2022-05-18

在南阳街道,一位90岁高龄的“杆秤匠”,守候了做秤这门传统老手艺大半辈子。



他叫邬杏祥,“蜗居”在老集镇南阳社区一处小弄堂里。一桌一椅一盏灯,简陋的小工作室里,每天都有他的身影。尽管年岁已高,老人依然有着做秤的习惯。


小时候日子苦,邬杏祥学做秤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他9岁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里三个孩子他排老二。为了填饱肚子,12岁时,他经人介绍去了一家秤店,拜师当起了学徒,学徒期是三年。哪料到,这一做就是78年,成了地地道道的做秤“老工匠”。


三年学徒期后,师傅会要求学徒们做一杆大秤一杆小秤,请杭州的做秤师傅们一起评价,根据手艺来评判日后的工钱。


那时候没有电子秤。药店的戥子、做生意的盘秤、钩秤等,五花八门的都要靠手工来做。还有来找收药材的木杆秤,有一人多高。每种秤的做法各不相同,但做秤人要讲“良心”,不能做“缺斤短两”的。


1949年,迫于生计等原因,当时的老板给了邬杏祥一些做秤的材料和工具,就把秤店解散了。后来,经朋友介绍,南阳还没有秤店,邬杏祥把秤担子挑到了这里成家立业,开起了当地第一个秤店。



传统手工制秤工序十分繁杂,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定刀口、套铜套、配砣、装钩、分步、打眼、磨光、校正等10多道工序。每一个工序上的小细节出现瑕疵,做出来的秤就会“缺斤少两”。


虽然现在材料大多已可机制,工序比以前大大简化。但老手艺人邬杏祥依然“倔强”,这几十年做秤生涯,他一直延用着当时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做秤。而如今,许多做秤的老工具几乎已经没有人会使用了。年轻人看着这些工具,像一个个文物一样。


国家计量标准规定,杆秤可允许误差为百分之一,十公斤的杆秤最大可以允许有二两的误差。但是在邬杏祥眼里,做秤是个良心活。一个钉秤的人,即便因为粗心大意,钉的秤不准,也是不能原谅的;如果是收了人家的黑心钱,故意钉亏人秤,那就是作孽。这一辈子,他最欣慰的是:没有做一把“亏心秤”。



在邬杏祥眼里,每把秤,都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好用,也要“好看”。既然要成为艺术品,就要“上心”,对它负责。每每看到有人从他手中接过秤爱不释手的样子,老人家都会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


如今邬杏祥90岁高龄了,同行们退休的退休,改行的改行,去世的去世,他成了沙地这一带最后一个钉秤人,也是他那一代为数不多的做秤工匠。


   

家人怕他辛苦,劝他不要再做了:年轻时候那么苦那么累,现在该享福了。但邬杏祥放心不下,也舍不得,离不开了。只有每天走进“秤屋”敲敲打打,心里才最舒坦。


这把秤,在他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刻度”。更多时候,老人家双目凝视着架子上那一排排“老伙计”,似乎在各自述说着陈年往事。


老人家有个最放心不下的心愿:这门手艺找不到传承的下一代“徒弟”了,现在没人愿意学钉秤了。“如果有人愿意传承这门老手艺,我无偿教他。”邬杏祥说道。



文/高艺炯 刘殿君 金城

视频、图源萧山网



>>>>

你可能想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萧山日报和萧山发布APP萧山日报&萧山发布


一下,更有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