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踢!萧山迎来首场亚运赛事,进入“亚运赛时模式”

萧山日报 2024-04-13

9月19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前的第一个比赛日,包括板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等项目在内的小组赛和预赛率先开打。
作为亚运“主战场”的萧山,也进入“亚运赛时模式”,迎来首场亚运赛事——足球小组赛男子A组孟加拉国VS缅甸的比赛,在萧山体育中心体育场激情上演。 

01

萧山迎来首场亚运赛事


9月19日,晴空,和煦,踢球的好日子。 
 
下午3点多,场馆张开双臂,拥抱四海宾朋——体育场内,观众们陆续进场。这是杭州亚运会在萧山的开幕战,观众们的“期待值”被拉满。 
 
下午4点,场馆正式迎来孟加拉国与缅甸男足的交锋。 
 
火热,是当天的关键词。 
 
场上,“激战正酣”,球员们传球、过人、射门,对抗激烈。场下,人声鼎沸,观众的掌声、加油声连绵不绝,掀起一股热浪…… 

来自绍兴新昌的汪吕合禾一家三口前来观赛。“买票的时候是盲选的,没想到选中了首日的足球赛。”提及观赛体验,妈妈忍不住点赞道,“交通很便捷,场地指引牌很清晰,场馆还提供了一些便民服务,比如可以跟人偶合影,拍全息小视频,给小朋友打印亚运特别纪念照等,之后如果有合适的时间,还会再来看比赛。”

足球是媒介,体育是桥梁。除本地球迷,现场还有不少外国观众。来自孟加拉国的Ali Azam、SohelMazumder就是其中两位。他们的手臂上都印有“I❤️Hangzhou亚运会”的logo,10年前就开始与中国做生意,这次由朋友马学军带着过来观赛。


“对面从左到右第10面旗帜,代表着我们孟加拉国队。” Sohel Mazumder指着场地一侧悬挂的国旗们告诉记者,他们第二天就要回国,今天是特意过来支持本国的足球队。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亚运会现场看比赛,非常激动。足球场很漂亮,现场观众气氛也非常火热。”Ali Azam说。

02

“老场馆”的蝶变新生


说到此次比赛的场地——萧山体育中心体育场,可以说,承载着几代萧山人的体育记忆。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萧山体育中心,位于萧山城区“中轴线”上,是曾经萧山唯一的体育场馆和各类大型演艺活动的承办地,萧山人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地标体育建筑。  

萧山体育中心陪伴无数人走过了激情岁月,早已镌刻在萧山的城市文化记忆中。 
乘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萧山体育中心迎来了蝶变新生。 
2019年,总投资约4.28亿元的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改造工程项目启动,打造集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文体培训、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体育场所。
萧山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作为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遵循“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从体育工艺系统、功能设施等方面经过了一系列改造提升:体育场新建可面向社会开放的地下车位499个;提升用地范围内管线、供配电系统、绿化景观、泛光照明等;采用世界先进的锚固混合草技术,对足球草坪进行翻新重建,通过提高草地的结构和坚固性,有效提高承接赛事的能力…… 
 
与此同时,场馆在智慧化管理上全面升级。一方面,确保赛时安全有序,增设人脸识别系统等;另一方面,从细节入手,加强健身服务智能化应用等,为场馆赛后利用未雨绸缪。 

如今,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亮相亚运舞台,呈现出了更加智能、靓丽的新姿态。
 
据了解,除了杭州亚运会部分足球赛事,在这里,还将承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所有举重赛事,预计将产生14枚亚运举重金牌、20枚亚残运会举重金牌。 
 
对于接下来的比赛,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相关负责人表示,场馆运行团体将按照“最强担当,最高标准,最大热情,最实责任,最严纪律”工作要求,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开展保障工作,通过每日复盘总结,紧盯服务保障的每一处细节,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展现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良好的精神面貌。

 

文/记者何可人 童宇倩 通讯员 沈华锋

摄/记者 范方斌

编辑/郭钰

责编/邱芳

审核/祝春





《萧山日报》征稿啦


9月1日起,萧山日报全新改版,重磅推出文化系列板块,设立湘湖周末、梦笔桥、湘里坊,文化·悦读、文化·漫谈、文化·乐活、文化·影像等版面,欢迎文学爱好者向我们投稿或提供相关信息,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投稿邮箱:

湘湖周末、梦笔桥、湘里坊:

303555015@qq.com

文化系列:413821639@qq.com


详情点击:面向全国!《萧山日报》副刊征稿中,一起来发现生活的美



>>>

你可能想看



两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