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路县的历史沿革

文旅通州 2023-07-04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



即日起,“通州八大游”微信公众号每周六刊登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


喜爱通州文化的亲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哟~



形胜之地


春秋战国时代,今通州区属燕国。燕昭王(前335—前279年)时开拓北部疆土,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通州属渔阳郡管辖。秦时沿袭。


据史籍记载,路县“西汉初置”,约在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立,所以筑城当约略同时。路县之名,当源于“蓟城东首要驿路为名”,秦时的驰道由此通过。


我国古代大到定都建城,小到盖房筑墓,择地为首。占据地利,上应天时,中聚人和。路县故城西望蓟城,为广阳之门户;北守渔阳;东控碣石,为陆海相通之孔道,是汉帝国在其北部却敌守边并拓展疆土的重要据点,在当时就为形胜之地。


汉初始元年(9年),王莽篡汉,改路县为“通路亭”,属通路郡。《汉书·地理志》载:“路,莽曰通路亭。”所谓通路郡即王莽所改故渔阳郡。

路县城墙遗址


东汉建立后,废新莽所改,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后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五》中载,渔阳郡下辖九城,潞县是其中之一。因流经潞城的潮、白二河因以名潞。


《水经注·鲍丘水》中载:鲍丘水“又南迳潞县故城西,王莽之通路亭也。汉光武帝遣吴汉、耿弇等破铜马、五幡于潞东,谓是县也,屈而东南流,迳潞城南,世祖拜彭宠为渔阳太守,治此”。据此可知,潞县曾长期作为渔阳郡的郡治。


《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二》记载:“潞,后汉县,属渔阳郡,隋不改。武德二年,于县置玄州,仍置临泃县。玄州领潞、临泃、渔阳、无终四县。贞观元年,废玄州,省临泃、无终二县,以潞、渔阳属幽州。”


至唐代,潞县真正的治所可能已西迁至今通州区明清旧城一带,但需要更多的考古工作证实。此地空余古路城。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鲜州,武德五年析饶乐都督府置。侨治潞之古县城。县一:宾从。崇州,武德五年析饶乐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贞观三年更名北黎州,治营州之废阳师镇。年复故名。后与鲜州同侨治路之古县城。县一:昌黎。”这段记载的意思是,本来,鲜州和崇州皆于唐武德五年(622年)析饶乐都督府之可汗等部落置,均为羁縻州,属营州都督府管辖。武后时期,李尽忠陷营州,迁鲜州于青州境,迁崇州于淄州境。神龙初年,鲜州及所领宾从县和崇州及所领昌黎县,分别由青州、淄州北迁于幽州潞县故城,属幽州都督府管辖。后废。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元史》载:“通州,唐为潞县,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1975年,通州城关出土了金代宣威将军墓,墓主人石宗璧,《金史》无传。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终,享年61岁,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由于镇压农民起义受到器重,石宗璧由一介普通官吏一直升至五品官阶的宣威将军,管理大和寨的军政。该墓志中明确出现了“通州”一名,证实了《元史》中的记载,对研究通州当地地名的演变,补充了新的资料。


“潞县”一词大量见于通州出土的墓志。通州迄今至少发现唐代墓志七方,提及“潞城”的就有六方,记载了“甄升乡”“招义乡”“潞城乡”“高义乡”等唐代潞县乡名。特别是在南距南城墙860米的辛安屯村,发掘出一座唐代墓葬。墓主人为葬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幽州潞县县丞艾演,志文记载其“葬于古潞城南一里平原”。艾演墓的位置和墓志的记载,是汉代路县故城城址位置的有力佐证,也表明唐人尚用东汉的“潞城”之名。艾演本人管理潞城多年,死后千年又与潞城相伴,称得上是爱护文物的好干部。唐代的高行晖为土生土长潞县人,曾任正议大夫,赠户部尚书,参与平叛安史之乱,死后魂归故土,也葬于潞县高义乡。辽代的墓志还记述了潞县“郑公乡”,金代墓志中提及潞县“潞水乡”。


明代,因取熟土制砖修通州城,路县故城东、南城垣大部分用尽,只余西、北墙以抵河水冲积。清光绪年间,仅余北垣依旧,城内的西北角楼台尚存残迹。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查看↓↓↓

来打卡!“舟”绽放在通州绿心,佳作为冬奥增彩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召开专题会,研究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规划设计综合方案实施计划等工作


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6月亮相!中国设计博物馆落地张家湾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