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通州城配套设施(二)

文旅通州 2023-07-04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

即日起,“通州八大游”微信公众号每周五刊登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


喜爱通州文化的亲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哟~


通州城配套设施(二)

城市、护城河、桥梁,那么接下来就是道路,我们说说京通古道。

通州因漕运而繁忙,凡南国粮米,江南百货,皇家用品,建筑材料,外国贡使,商贾行旅,学子官员,漕丁运夫等在此水陆交换,或乘船南下或弃舟登岸,绝大多数人从这里路过,目的地是京城或南方各地。这么多人往返京通之间,加上车马骆驼等运输牲畜,京通之间的交通状况可想而知。

过去的京通大道出朝阳门经八里庄、十里铺、三间房、杨闸过八里桥进通州西门,全长约20千米。到清雍正时,漕务繁重,此路却年久失修,官民苦之,于陆运不便,已经阻碍了国计民生。世宗皇帝于雍正七年(1729年)上谕拨帑银重修京通大道,并有御制碑文,碑文记述了修路原因和经过。

新修路面为石制,每块长约四尺多、宽二尺、厚八寸,全部为花岗岩条石,路宽约两丈,由朝阳门一直铺到通州城。这相当于今天的京通快速路,对京通交通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但不到200年的时间,路面便坑洼不平,路石御制石道碑也多半断裂,反倒影响了交通。1917年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翻修石道,掀掉朝阳门至通州西门的石块儿,铺碎石渣路面,与沙石路差不多,同时给这条路命名为“博爱路”。北门、南门石道至殷汝耕时期始拆除。

雍正时所修京通石道在近200年的时间里,起了很大的沟通作用,加大加快了这条路的运输能力,于官民漕运、人员往来都有不小贡献,雍正皇帝御制石道碑立在八里桥旁,碑文为:

自朝阳门至通州四十里,为国东门孔道,凡正供输将,匪颁诏糈,由通州达京师者,悉遵是路。潞河为万国朝宗之地,四海九州,岁致百货,千樯万艘,辐辏云集,商贾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车毂织路,相望于道,盖仓庾之都会而水路之冲逵也。虽平治之令,以时举行,而轮蹄经涉,月岁滋久,地势渐洼,又时雨既降,积雪初融之候,停注泥淖中,有一车之蹶,需数十人之力以资牵挽者矣。朕心轸念,爰命有司,相度鸠工,起洼为高,建修石路。计长五千五百八十八丈有奇,宽二丈,两旁修土道,各宽一丈五尺,长亦如之。其由通州新城、旧城至各仓门及东西沿河两道,亦皆建修石路,共计长一千五十余丈,广一丈二尺及一丈五尺不等。费帑金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四两有奇。经始于雍正七年八月,至雍正八年五月告竣。有司请为文以纪其事。尝稽《周礼·地官·司徒》:“令野修道”,遂其“巡其道修”。郑锷疏曰:道路以通往来之途,使宾至如归,亦修文德以来远人之意。《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典籍所垂,凡体国经野之政,至备具也。朕临御以来,详求治理,蚤夜孜孜,惟恐不逮。近而郊圻,远而郡邑,即遐陬僻壤之区,其有关于利济民物者,莫不因地制宜,以次修举。是役也,远师古先圣王之良法美意,而斟酌久远,一劳永逸,良用欣慰。庶使遵是路者,瞻周道之荡乎正直,咸庆同轨之盛治焉。爰志其岁月而勒诸石云。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日本占领期间,曾重修了朝阳门至通州西门,过中山街到新城南门的公路,全程铺混凝土、沥青,时间为1940年。

御制石道碑

一个城市的主要建筑还是民居,没有民居不能算城市,只能算是兵营或是行辕之类。下面说说那些有代表性、主要是现在仍有人居住的古代建筑,例如回民区的“十八个半截”。

“十八个半截”代指通州南城东南一片区域,是通州城内回民居住区,在牛市以南以东,今南街以东到东城墙这一带,分布着大小、长短、宽窄不一的十八条胡同儿,有些胡同儿还真是半截的死胡同儿,是城内海拔最低的地方。后来,人口繁衍,加上后迁来的回民,聚居区域由此向东向南发展,逐渐形成了“十八个半截”胡同儿。

回民来通州定居始于元代,第一批人在回民胡同儿一带落脚,当时他们还是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随着蒙古人来到通州。这一带在元初还是一片湖泊,芦苇丛生,杂草遍地,雨季一片汪洋,湖泊中夹杂着一块块菜地,这也正好适合初来回民的生活习惯。在湖泊、河塘西面有两条干涸的沟渠,入两条胡同儿,北沟河汊进入回民胡同儿东部,南边的沟渠直入熊家胡同儿与东半截胡同儿之间,两沟渠都有污水口,污水流入河塘,不过这已经是明代的事儿了。

这片河塘叫“莲花寺河”,早前有大片荷花盛开,不知什么原因后来突然没有了,可能是被人把藕给挖干净了,或是受到什么不测而绝灭了。这片河塘的南面是紫竹庵,北面是莲花寺,在莲花寺的坡上可以看到城东南角的文昌阁,莲花寺西是老百姓的游戏场所。李卓吾曾寓居莲花寺。

明初以前,马家胡同儿这一带是元朝军队跑马的地方,也是放牧的地方,当时为了征税,便在牧场北侧设立了牛市,留下牛市岗这个地名,简称“牛市”。明初以前,这个岗子及以南以东地区有很多坟墓,今天“十八个半截”胡同儿里不少地方都挖出过古墓群,说明很早以前在中仓以东没有人居住,那时这里的居民都住在通流闸以北的北城。

元代在通州建13仓,这些仓大多在通流闸以南,这片地方被圈占为牧场和粮仓,正是因为牧场和粮仓才有的“探马赤军户”,因这里临近河流和草地,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便来到这里,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些色目回民开始在此定居。

最初他们只是用一些很简陋的窝棚或是露天而居,后来发展成灰土房。如今尚存的大院瓦房,多是一两百年前的建筑,为当时少数有钱人所有。

随着海运的开拓,通惠河的开凿,漕运的发展,不断地修堤筑坝,通州开始繁荣,陆续有回族商人和外地回民迁入通州,回民的聚集地也不断扩大,最后遍及整个“十八个半截”,而这里原居的一些官绅则相继迁出。清末民初,先是八国联军火烧通州城,接着是民国初两次官兵哗变,烧抢商店,通州商业受到很大损失。牛市岗原本就高,连遭三次大火之后在废墟上重建房层,连烧过的渣土也没清理,直接就在上面建房,导致街心高出地面三尺多。

这一带房屋的建筑格局,旧时可分三个等级:磨砖对缝,起脊瓦房,高台阶,有檐廊,四合院或双四合院,有过厅,这种房不多,这是第一类;整砖、整瓦、灰房起脊,有半步檐廊的四合院,有四间或者八间东西厢房的建筑,还有就是三合房,这大多是经商的家庭,在东南城占四分之一左右,这是第二类;半头砖加城砖建起来的全部灰土房和低矮的平房,有两间厢房,平地起(即没有地基),院子小,这是第三类,占大多数。

旧时房屋产权变动频繁,像今天一样,有房产经纪人,旧时叫“拉纤的”,一手托两家,一买一卖,有点像“媒婆”,一旦交易成功,中间人收“中用钱”。这些人到处物色买方卖方,为买主出主意,也怂恿房主卖房或典房,直到达成买卖协议,双方书写契约。这种契约有固定格式,和今天中介的合同协议一样,都是现成文字。最后画押或盖章,中间人得钱而去。

和现在一样,房产要有房产证,那时叫房契,房产买卖成功后,须经衙署验证,这叫“顺契”,清嘉庆以前用“顺契”,以后是房契,这就相当于房产证了。那时的房契是半张高丽纸,印好的蓝色格式,在蓝字中间空白处填写房主姓名及房屋多少、大小、四至这些内容。后世兄弟分家,将原契一分为二,各持半份,作为凭证。直到房屋卖出时此房契才作废。房屋价格因各代使用钱币不同,币值也不一样,有铜钱,有银两,有纸票,无法一一具体说出。民国中后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乱频仍,物价飞涨,钱币贬值太快,没人用钱计算房价,房价以粮食计算,所以,比如说给多少石小米,多少石棒子(就是玉米),以此来讨价还价。

回族也有将房产捐给清真寺的习惯,由清真寺出租或变卖,以供寺内所需。清真寺的房产来源均为捐赠,其能历久不衰,和这些捐赠有关,毕竟这解决了寺内的部分经费开支问题。

旧时房屋内部无所谓装修,一明两暗的房子,中间屋是灶台,东西屋用大白纸糊上顶棚,墙上抹上白灰,条砖铺上地面。阳面窗户,可以上支下摘,靠窗一铺火炕,用方砖或土坯支炕面,炕面下边走火走烟,再加上砖炕沿或木炕沿,这大概就是屋内的全部设施。过去,大户人家的房子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一般家庭则要在雨季来临之前修缮房屋,尤其是灰土房,有时要修一两次才能保证不漏雨。

冬天取暖,白天用大铁盘炉子,连做饭带取暖,夜里不敢放在屋里,怕煤气中毒,只能放在外边。夜里取暖靠烧炕,柴为玉米秸秆,这些秸秆是“用粪换来的”,农民种庄稼要用粪,城里人便把粪便、垃圾污水等撮一块,积成粪堆,天冷时和农民交换,当然,粪堆肯定得离房屋很远才行。换柴时也会因多少、质量发生口角,经常听到这种争执,现在想来很有意思。

“十八个半截”这片区域今天还在,仍有不少像模像样的老房存在,对研究通州民俗有很大的补益。

在回民聚集区,清真寺是不可或缺的建筑。

信奉伊斯兰教的色目人随蒙古人来到通州并定居通州以后,他们还不太适应这种定居生活,而且,一开始人也不多,有个窝棚就能凑合,那时也没有财力建清真寺,谁也说不定哪天政府就让他们迁到别的什么地方,估计起初他们也没想到会永久居住在通州。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在这里住久了,清真寺就必不可少。通州城内的清真寺,建在南城的清真寺街始建于元朝,开始时规模较小,这可能与回民人口不多有关。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并扩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再次重修;1931年和1933年、1945年分别做过修缮。

此寺规模较大,而布局严谨对称,清真寺街北口建有牌坊,二柱一楼殿式格局,悬山大脊很是精致。清真寺东向临街,三间山门,中门为甬道,进门就是一座大影壁,绿琉璃吻兽,岔角贴石刻云纹,壁心是瓶花,下为须弥座。向北各有垂花小门一个,勾连搭两券,苏式彩画,小巧玲珑。影壁后面,是一座歇山重檐楼,大脊,当中立一高大宝瓶,同样的绿琉璃吻兽。上层四周有廊,木质护栏,悬一块“万寿无疆”匾,下层发券一间,匾额为“大哉乾元”。苏式彩画。楼两侧为夹墙门,砖砌仿木结构,悬山大脊。

中轴线上的主建筑是礼拜殿,明三暗五设计,高阔敞亮。一与二券均为三间,绿色琉璃瓦顶,敞厅卷棚脊,明间儿窑殿,制同稍间儿而大一倍。琉璃宝瓶直径1米、高2米。窑殿石砌望月台。殿内井口天花梁上绘满仿古国画,红漆金柱上塑缠枝牡丹。

南北配殿各三间,勾连搭二卷,南北水房各三间。殿两侧各有六角尖亭一座,四周小巧隔扇相围。寺内五通碑记,两个立在院中,两个嵌进壁室,一个镶进山墙,均精雕细刻,绝无马虎。清真寺南北各有一座三合院,与寺对称,结为一体。此寺现在仍是信教群众的活动场所。

一个古老城市,只有延续到近现代,并与现代生活相连接,才能体现它的底蕴与活力,体现它的继承性与连续性,才能很好地发展下去,这也是运河文化带的精髓所在。时至民国,北京最早的发电厂之一就建在通州。

电是现代化的源头,重要的生产生活能源,没有电就没有现代化的今天,是每一个古老城市继往开来的进步体现。北京最早的发电厂之一就设在通州,与石景山电厂同时开张,向北京城里供电,为北京近现代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发电厂全名为“北平电车公司发电厂”,这座发电厂设在通州,所发电力供应北平城里的有轨电车,即俗称的“铛铛车”,也供应部分居民用电。民国初年,开始筹建电车公司发电厂,最初选址在通州东南30多里路的马头村,但考虑距离北平较远,输电成本高,而且交通不便。后又准备建在通州城的土坝,可离居民区太近,一旦出事儿就可能殃及县城。最后选址在县城东南五里距离的大棚村,厂址设在北运河西岸。这里比马头村近了30多里路,北临铁路,又在运河边上,用煤用水都很方便,是个理想的建厂之地。

发电厂1923年动工,1928年建成发电。

这个发电厂还是通州第一个合资企业,由中法合资修建,总投资400万元,双方各占一半股份,中方投资又分官商各一半。中法双方股东联合推选董事长。由厂长负责全厂日常事务,首任厂长许昆,继任者有居炳悌、邓海荪、鞠砚耕等,抗战胜利后是漷学谦。工程技术人员为法国人格罗赛、桑司等人。用工约120人。

现在看这个发电厂,规模实在不大,但在民国初年这可算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毕竟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发电厂,矗立在一片低矮的土房中间,确属鹤立鸡群,其他建筑无法和它相比。

这个发电厂主要由两栋楼房、一个大烟囱、泵房、50间平房组成。南楼三层,约6000平方米,楼下层装一台循环泵,中层安装四台瑞士生产的发电机,其中1500瓦的一台,750瓦的两台,另一台较小,只有100瓦。第三层楼安装配电盘。这栋主楼北面,隔墙是另一座三层楼房,称北楼,这座楼实际上就是锅炉房,装有三台英国生产的锅炉,楼西是60米高的大烟囱。水泵房建在运河边上,下水道联通蓄水池,供水循环进出排放。

为运原料煤,北平电车公司发电厂修了一条专线铁路,由通州火车东站直通电厂。自发电厂向北京崇文门方向的北平电车公司架设413根水泥电杆,电厂发电以后,除供应北平电车公司外,还相继供应双桥无线电台、双桥火车站、通县电灯公司和北平自来水公司孙河水厂用电。

此电厂1955年扩建,1962年停办,历时30多年。

从古路县、潞县到通州,无不与水陆交通有关,而水陆交会之处,正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如此。通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始终与军队有关。民国时,冯玉祥的西北系军队始终在通州驻有部队,直到“七·七事变”宋哲元部被迫退出通州。

驻军就要有营盘,有住的地方。1916年6月冯玉祥从四川回师北京,部队驻扎在廊坊和通州一带,其中一个团驻通州,这是冯军第一次在通州修建营房,位置在旧城南门外的小营村,后称“小营房”。

此后,冯玉祥逼宫赶走末代皇帝溥仪,又迫使张勋复辟失败逃走。其后,他拒绝北洋政府命令,不与南军作战,倡导南北议和,得到孙中山好评。1922年10月,冯任陆军检阅使,却未放军权,令其部队驻扎南苑一带,因南苑营房不足,命张之汇第七旅驻通州。因原有的小营房面积不够用,另建营盘,即现在所称的“老四营”。

新营盘仍建在旧城南门外,在今后窑村东,京秦铁路以北,占地5.5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在营盘北部。中为一个四合院儿,坐北朝南,有东西跨院。中轴线上,前排为倒座筒子房,东西向19间,进深三间,东西各有通道,两山有外开门。

明间宽4.5米、进深10米,为三层小楼,底层发券大门洞,中层进深两间,分内外两室,外室两山设券窗,哨兵可以东、西、南三方向观望,内室也为券门在两山偏南位置设望孔,可看到东西方向,此为警卫值勤之所。外室有前展平台,花墙护栏,两侧砖砌21级踏垛,用以阅兵。顶层略有收分,筒瓦攒尖四角顶,顶上是木旗杆,四面砌圆形券孔,上悬一口铁钟,报时、报警所用。这就是钟警楼。

钟警楼对面是礼堂,进深三间,东西配房各十间,进深同样三间,形制与倒座房相同,东西跨院各有四排平房,均为十间,进深一间,硬山合瓦清水脊,起券玻璃门窗,院内外植花木绿草,应是军官宿舍。

1935年,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时,该营盘驻有宋哲元二十九军一部,阻止日军南下,另有部队驻南关及三义庙等地,后来便统称这些营房为老四营,上一代人至今还这样称呼。

解放军进入通州后不久,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从平山县西柏坡迁此,直到1954年迁往北京东城,在此办公六年时间。总参机要局迁出后,解放军二六三医院设在此处,建筑未做改动,只是用红瓦换下了灰合瓦。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查看↓↓↓

古韵日新|京绣挂件——京绣工艺体验及挂件制作


非遗手编笤帚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展示独特传统文化


副中心探宝 ——瓷器篇(二)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