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说说老通州洋人那些事儿——历史上的通州外事
说说
老通州
洋人
那些事儿
即日起,“文旅通州”微信公众号每周五刊登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 《说说老通州洋人那些事儿》。
喜爱通州文化的亲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哟~
历史上的通州外事
小邑无外事。所谓外事,指统一的主权国家与他国之间发生的关系。然而,通州作为一个县署或州署辖域,历史上却发生了众多外事,为何?这皆与它的特殊地理交通位置密不可分。
自金朝定鼎北京以来,通州就成为中国首都的东大门。古代没有航空、高铁一说,凡东洋、南洋而来的外籍人士,或陆路或水路都须经通州而进入京城(亦有西洋人辗转而入运河来京的)。就交通而言,陆路由于受地形地貌、季节、路况及交通工具限制多有不便,而水路则无疑是最佳选择。这就不得不说到通州所在地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了。
大运河纵贯中国南北方,历史上对国家政权的巩固统一、经济的流通运转、文化的交汇繁荣,以及对首都的建设、保卫都起过重要作用。正因为通州是大运河难以替代的起点或终点,这里便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漕运重镇、商贸中心、军事要地。
外事的内容无非三种。其一,国家之间友好往来,包括藩属国来朝。其二,由战争引发的外事,即他国入侵。其三,门户开放下的外国民间团体、个人为各自的宗教、科技、文化、经济等希图进入中国。因这些关系来华的外国人经过通州、逗留通州或寓居通州的比比皆是。
说起首都北京周边地理概况,西面、北面都有天然屏障——太行山余脉、燕山山脉和雄伟的万里长城,而东面和南面基本是一马平川,况正东距渤海湾又不算远,而作为军事上可据守的也就是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的东南支流凉水河了。说通州是一个开放地区,既因大运河带来的开放精神,也包括它地理上对北京而言的无险可守之地。故自唐代就有唐太宗东征高丽徙战俘于通州聚村,直至抗日战争中日本在通州建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可以说,通州是一片闻名遐迩、可歌可泣亦曾遭遇奇耻大辱的土地。
我们将老通州与外国的交往一一梳理,以期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对这一方面历史的深入考量与反思。
—END—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