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汉路县城遗址
汉路县城遗址
-- Culture --
路县故城是通州区唯一的秦汉城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路县故城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护城河和城外遗存四部分。2017年4月12日,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2月到9月,通州区潞城镇共发掘出战国到清代的墓葬1092座,将通州的历史从隋唐大运河时期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汉路县城遗址的发现
起源于副中心建设
路县故城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它的发现源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
据史籍记载,路县“西汉初置”,约在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立。筑城当在其后不久,城垣方形,“周围四里”。汉孺子刘婴初始元年(公元9年),皇亲国戚、安汉公王莽篡位称帝号新,路县改称通路亭,亭治仍设在此。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县依水名潞县,同时,渔阳郡治自今密云县梨园村迁此,郡、县两级政府机关并设此城。次年,渔阳太守彭宠于此举兵叛朝。八月,刘秀派遣将军邓隆、祭遵率兵前来平叛,败绩。五年(29)春,彭宠为家奴所杀,祭遵挥军攻入此城,进行诛烧,郡、县治大火,殃及千余家,火飞城外。县治东迁今河北省三河市城子村,郡治还迁旧址。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705),崇州、鲜州(安抚降唐奚族部落所置羁縻州)二州政府一并寄治在此城内,至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方才撤除。
明代开始取汉路县城
城垣熟土制砖
明代,为修缮通州城垣、仓场、衙署等官家建筑,补充水运南方砖料不足,于此设窑烧砖,取用千年古城熟土制砖,将此城东、南、西面城垣用尽,只余西北垣墙,以抵西、北诸河泛冲村庄。
至清光绪年间,是城西北角楼台尚存残迹,北垣依旧,民国间渐被村民挖取而减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体生产组织复于此设窑烧砖,至1959年夏,只余北垣东段残址50米,当年7月24日,通州区人民委员会(后简称人委)公布其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间再行减短。1987年夏,北京市运潮减河复堤工程,将残存土城遗址掩于堤内,此前,取城址夯土一块,长35、宽28、厚10厘米,质地坚硬,夯窝清楚可见。现古城村西北角残存一段长15米,高1.5米。
路县故城遗址上将建起
一座公园和博物馆
在村民挖城制坯时,曾于墙内发现一枚汉初“半两”铜币与一些夹砂红陶碎片。又于遗址南侧取土时,出土一件战国红陶釜,泥质,残高25、口径26厘米,直口,折沿,深腹,环底,外沿下饰纵绳纹,腹、底周饰横划纹。此土城遗址乃为今通州区创设行政区划建置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古代土筑城墙的典型。此外,此城址也见证了国家维护统一的坚定性和叛乱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的危害性,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路县故城的文物保护工作已被纳入城市副中心建设整体规划,在这座汉代古城的遗址上将建起一座公园和博物馆,生动展示路县故城的考古发现、前世今生。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启动了国际方案征集,预计2022年博物馆等建筑主体完工。
路县故城遗址将通过遗址保护、文化体验、景观美化等方面的综合统筹,充分展示遗址的全貌与文化价值,用文化织补城市功能,打造运河文化带上的新地标和文化名片。
来源:通州区文化馆
—END—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