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千年古镇张家湾千载运河头的兴与衰(下)
漕运带给张家湾怎样的历史命运?
兴也漕运
衰也漕运
明代在此设多个衙门
张家湾城南临萧太后河,其南门外的通道就是河上的一座木桥,但城建成后交通压力很大,木桥时坏时修。直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才在一位叫张烨的官员资助和倡议下改建石桥,桥体全部用长条花岗岩砌成,这就是今天还基本保存完好的通运桥。通运桥因建在萧太后河上,也叫萧太后桥,至今仍可使用,并与张家湾古城遗址一起,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在张家湾设有大通关、巡检司、宣课司、提举司等。据明史记载,从永乐年间开始,朝廷因为漕运商业需要,在张家湾建许多“塌房”,即官家出租给客商的货栈。朝廷还在此设有宝源与吉庆二榷税、皇店、通判都司以及盐仓批验所等官署,在它周边储存和加工物资的地方很多,如皇木厂、木瓜厂、料砖厂、花板石厂、铁锚厂、盐场等等,这些地方后来渐成聚落,今皇木厂、瓜厂、砖厂、盐滩等村都因此得名。
城内还有山西会馆,位于十里街东侧,明代是关帝庙,清乾隆间重修后改为山西会馆,后来在此开办学校,就是现张家湾中学的前身。学校规模扩大后,还占据了城里另外一座寺庙。
从绘制于清朝的《潞河督运图》可以清晰看到,张家湾下游河道比较宽阔,水量充沛,而上游河道就相对狭窄。“潞河督运”的本意,正是要对进入这一段河道的船只实行管控。漕船通过张家湾驶入上游,要经由督运者同意;漕船到土、石二坝缴纳漕粮,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驶出,后来的漕船才能驶入。饶是如此,张家湾上游河段船只还非常拥挤,这就是当时的通州八景之一:万舟骈集。
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的朋友敦诚乘舟去香河路过张家湾,写了一篇《游雀林庄记》,他在文中这样描述张家湾:“耳听船夫吴歌软语,眼观岸边货物堆积如山。”
沿运河往来京城的达官显贵、商贾行旅都要在张家湾上下船,张家湾城中商铺、客栈林立。据《通州志》记载,清中期张家湾城内还有会商30多家,甚至还有3家当铺,其中就有曹雪芹家所开设的曹家当铺。
清代在张家湾仍设通判、都司等管理漕运事务的官署,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还把原设于通州的潞河水马驿归并到张家湾和合驿。
盛也漕运 衰也漕运
依仗漕运枢纽的位置,张家湾的重要性和发展状况一度与州治所在的通州城比肩,甚至有超越之势。
就运河漕运而言,应该说张家湾比通州城更胜一筹,但张家湾的发展主要靠漕运,而通州城却胜在水陆兼济,且通州城还是北京城的东大门,这也是通州地区历史上有过四座古城,最终只有通州城保持下来的主要原因。
张家湾因漕运兴起而兴盛,却也因漕运停止而衰落。北运河停漕是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家湾却赶在停漕之前就失去了其枢纽地位,而且还失得彻底,别说枢纽,甚至和漕运都没了关系。
嘉庆七年(1802年)京东大水患,上游洪水导致北运河改道,河道在张家湾上游甩尾东去。一夜之间,一直作为北运河漕运枢纽的张家湾远离了运河。曾经在此汇流的河流沿故道向东汇入新的北运河,张家湾迤东的运河故道只能用来运盐,河道变窄,慢慢地就被人称作小盐河了。
运河改道,张家湾在北运河漕运上的枢纽地位骤失。至光绪二十七年,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开通,北运河停漕,通州城也开始衰落,并由州降级为县。此后,张家湾的命运就和通州的命运融为整体,随着现代陆路交通发展,通州陆路通衢天下的优势又渐渐显现,京津唐、京沈等高速公路和京津高铁等的修建,使通州成为通往华北东北、东北和天津的交通枢纽。
漕运文化也在张家湾留下了厚重的印记。辽代的萧太后运粮河、元代的通惠河河口闸遗址,还有古城墙、通运桥、漕运来的巨石、600年的皇木厂古槐等,张家湾历史遗迹不少。
虽然张家湾是因漕运兴起的古镇,但其人文历史不止漕运。在张家湾流传着一个“九缸十八窖”的传说,说是这里一座寺庙的老方丈为后人埋下了银子,以备庙宇败落后重新修建。传说中的银子还没有被发现,但1981年在张家湾附近的烧酒巷村,已发掘出土了一大窖汉代五铢钱,总重量足有一吨之重。1992年在张家湾又发现曹雪芹“墓葬刻石”,这使它又成为红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曹雪芹“墓葬刻石”出土于张家湾村西“大扇地”曹家坟,在清史档案中可以查到,曹家“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在张家湾古城,还有曹家当铺、染坊、盐店和曹家井等遗迹。尽管红学界对曹雪芹“墓葬刻石”真伪存在争议,曹雪芹与张家湾的密切关联却不容置疑。
此外,张家湾古城原在古延芳淀北岸一侧,辽、金、元皇家“捺钵”文化也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镇域南部更辖古延芳淀的大部范围。未来,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将为张家湾发展增添更多引擎。
来源:漕运古镇张家湾
—END—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