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诗词,讲解习俗!通州区文旅局开展大暑节气文化活动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大暑,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也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7月21日下午,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在潞城镇综合文化中心组织开展了节气文化活动——大暑诗词赏析,以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为目的,分享大暑节气的相关知识、饮食文化,诵读大暑节气的相关诗词,让大家置身于其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特邀嘉宾刘恩东老师为大家讲述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相关文化知识;分享大暑节气的历史渊源、物候特征、农事活动、节气习俗,以及养生之道等。
通过分享,让广大市民朋友对大暑节气的由来、气象特点、物候现象,以及相关传统习俗、农事活动、健康养生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GREAT HEAT-
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节点在公历7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20°时。大暑在“三伏”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多雨的季节,民谚称“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即东方闪电,雨不会下到这里,若西方闪电,雨势马上到,想躲避都来不及。
趣话:新疆“火焰山”气温最高达50度左右,地表可达80°,烙张饼贴地面马上就熟。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通常分水生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会在枯草产卵,到夏季便会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说道,“土润溽暑”即土壤潮湿,天气闷热——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因此是作物疯长的时节。
三候大雨时行:大雨消暑,天气见凉,逐渐向秋天过渡。
大暑习俗
1.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3.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4.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5.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大人会先带着小孩到田野里抓蟋蟀,然后到大树底下玩起斗蟋蟀的游戏,可有趣了。
6.半年节
农历六月十五日为全年的一半,正值大暑节气,叫“半年节”。一家人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会聚在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着团圆与甜蜜。
7.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GREAT HEAT-
大暑诗词分享
嘉宾刘恩东老师与大家一起诵读大暑节气的相关诗词,如《消暑》《晚夏》《山亭夏日》《夏日山中》等,感受古人热爱生活、赞美自然、以景寄情的深切感受。
中国的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是其他任何语言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任何语言都翻译不了的,它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
大暑已至,夏意正浓!不论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还是古人的诗词,都蕴含着消夏、解暑和养生的智慧。希望大家在这样“上蒸下煮”的天气,注意防暑,完美一夏。
-GREAT HEAT-
—END—
往期推荐
1、带您逛通州 | 这个夏天,来爱琴海吃喝玩乐,赶走一夏的炎热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