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州文化】曹雪芹与张家湾之褡裢与蓑衣

文旅通州 2023-08-07

褡裢与蓑衣



《红楼梦》第一回内,甄士隐在岳丈家居住时,于街上遇见一位跛足道人,不多时便“将道人肩褡裢拉了过来背着”,同疯道人飘飘而去。又第四十五回中,在雨中潇湘馆里,黛玉触景生情,写罢《秋窗风雨夕》一诗将欲安歇,宝玉,身上披着蓑衣进来,惹得黛玉直笑。

此处提到之褡裢与蓑衣,在北方农村大概普遍可见,但是论多应该数张家湾第一。有史可证,元代以来,数百年间,张家湾一直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大码头,乃京东重要之大集市,而且日日为集,只此一点就是京郊独一无二之事,得天独厚之处,五湖四海之物资至此汇集交易,四面八方之官民来此聚会购销,盛况空前。

当地农民赶集一般肩负褡裢,威少物品即放之于内。此物多为三块线织口袋片缝制而成,底片越长1米,比肩稍宽,两端各缝上一块袋片,形成二兜,口相对,距约30厘米。用时,将底片搭于一肩,二袋相连搭在肩之前后,故曰褡裢。古时贷币一般均用铜钱,较为沉重,衣兜难容,故多放入褡裢之袋内,因其形容分档,故当地俗称其为钱衩子。


钱衩子之遗型

旧时,乡间小贩亦常用褡裢,将钱物分装于袋内;有时修理铜、铁、锡器皿等小手工业者亦用之,将所用小件工具放入兜中;甚至城中送报者亦效仿用之。生活需要与环境造就,古代张家湾一带生产褡裢,一直沿用至1958年渐止。社会改变,经济发展,技术提高,又使褡裢消亡,而今邮递员自行车上之书报兜,就是古代张家湾地区农民所用褡裢--钱衩子之遗型。




蓑衣,张家湾一带农民自古就用之避雨,家之必备,其主要原因是此处多河富水,地势低洼,莎草极为丰盛。辽金时代,此处蹭是京郊著名大型延芳淀之一部。沿至元朝,由于河川冲击,洪水泛滥,大淀淤塞,但此处扔然众会流,坑塘遍布,诸如白河(亦称潞河)、榆河、浑河(永定河东之)、通惠河、萧太后运粮河等分流而至,水势环曲,河滩辽阔,莎草盛长,京郊任何地方不可比拟。张家湾一带,浅水之区,河滩之处,低洼之地莎草大片生长,密密麻麻,至今上有遗迹。此草高约1米,独茎三棱,叶少而长,光润柔韧,当地人以莎草之茎俗称“三棱子”。此草割下晾晒,至潮干时捋顺捆把,闲暇之时用以编织蓑衣。


早在战国时期,就以用“蓑衣结衣,为御雨之具。”两千余年来,张家湾一带村落之农民,代代相传,自制蓑衣,雨时披之身上,以避雨淋。此处河塘众多,自古就有许多渔民,终年以打鱼为生,蓑衣乃常备之具。更有农民亦均喜于闲时用于网捕鱼,引以为乐。每年夏秋之交,阴雨绵绵,身披蓑衣,到水网下边,别有情趣。当地古来传有民谣曰;“小雨淋淋,烧酒半斤,蓑衣一披,搬鱼到黑。”此足以说明次处编制与使用蓑衣之早之多。此外,雨天农田排涝或走亲串友,则亦都身披蓑衣而往。此情此景,在京城,在西山则很难见到。直到五十年代,各种雨具出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蓑衣才被淘汰,然而至今次处一些老人尚有会编织者。

书中道人肩上之褡裢、宝玉身上之蓑衣,俱在曹雪芹笔下出现,此非曹公闭门造车也,而是其亲目所睹,且见识多而识深,随笔流出,此大概与其在张家湾多见褡裢与蓑衣不无关系,本文摘选自《周良文史选集上》。


来源 漕运古镇张家湾

—END—

往期推荐

 

1、蔡奇到台湖演艺小镇调研时强调,坚持规划引领稳扎稳打,打造城市副中心演艺明珠

2、推动古镇保护建设 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论坛暨冯其庸学术研讨会在副中心举办

3、文旅部: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暑期安全管理工作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