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到百岁不是梦 您也可以做寿星

2016-04-02 家庭医生报


  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其中之奥秘,凭现在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活到百岁已经不是遥远的梦了。只要平时加强养生保健,“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的祝福语也许就能变成现实。

九十岁后还可活多久

  人类寿命的主要威胁是什么?90岁已接近最高自然寿限,还可预期活多久?尚无人报道。我们追踪调查过100名寿星,追踪时间历经16年,寿星全部辞世。从辞世的季节看,以冬季(35例)最高,春(27例)、夏(22例)次之,秋季(16例)最低;按月计则以严寒的12月(20例)、有春节的2月(15例)和酷热的7月(10例)最高。


  寿星死亡的原因以肺部感染居首位,以下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外伤和癌症。不难看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性明显降低,特别是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抗寒能力差,冬季容易患呼吸道感染,且病情容易恶化,已成为对寿命的主要威胁。


  因此,高龄保健的重点应是想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注意防寒保暖,当出现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治疗,对普通感冒也不可掉以轻心。


无疾而终 是耶非耶


        

  近1/4的寿星辞世时,被邻里誉为“无疾而终”。因为他们没有表露出大的疼痛或痛楚,在很短的时间内离开了人世。群众认为:年逾九旬已是多数人不能达到的高寿,全身各器官已经非常老化,如无痛楚而突然辞世,就像枯枝落地或秋风扫落叶一样,应属老死和自然死亡。


  如在我们跟踪调查过的百名寿星中的百岁寿星易陈氏,于沐浴中突然死亡;百岁寿星肖秋生临终前突然停食、静卧,于睡卧中安然辞世;98岁的朱光庭在看电视中有点头晕,即躺下很快入睡(有鼾声),待鼾声停止,发现已经死亡……翻阅他们的病历,体检时都已诊断有2—3级(中度或重度)高血压或冠心病史;这些寿星的脑动脉、冠状动脉或主动脉多已硬化,其突然死亡,则很可能是死于脑中风或心肌梗死,而非自然死亡。


  但是,话又说回来,动脉粥样硬化对于90岁以上的高龄者来说,既可以是病理性,也可说是生理性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减弱,硬度增加,血管内膜增厚,加上长年累月的脂质在内膜上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硬化。他们的年龄接近自然寿限,血管就像老化的橡皮管一样,不硬化的可能是极少数。由此也提示如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抗衰防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生理值高好还是低好

   观察寿星们有关生理值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颇有启发。

1

血压 

100名寿星中68人有高血压,其中80%属纯收缩期高血压,这反映他们的大、中动脉普遍硬化。随着继续增龄,血压逐步下降,观察期间发现轻型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0%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各型血压之间平均终年相近,11名百岁者中9人有高血压史。

2

血脂

胆同醇值在3.89毫摩尔/升以下的人,在观察的头4年陆续辞世,从这点看低胆固醇对高龄老人而言,似与高胆固醇血症一样有害;存活耐老者具有胆固醇值偏正常值上限和甘油三酯偏低的特点。

3

血清蛋白

从第1、5、9三个年度测定值对比分析,可见随着增龄,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但多数百岁老人血清白蛋白值保持在40克/升以上,因而白、球蛋白比值也在正常范围。

4

体型

100名寿星均符合“个子矮、体重轻、消瘦体型多”的特点。特别是其中的11名百岁老人中,3名男性身高均值151厘米,体重均值43.5公斤;8名女性身高均值1 38.9厘米,体重均值37.1公斤,都低于1981年时百名寿星测定的平均值。105岁的王清珍老人身高仅135厘米,体重仅32.5公斤。

但是,他们的这种体型,大部分是由于增龄老缩的结果;在中青年时代的同龄人中,他们应该属于个子中等的正常体型——最健康的体型。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从小就个子矮小,这与遗传有关,而这种体型有利于长寿。



百岁靠机遇还是靠主观努力

  百岁老人在我国人群中还不到1/10万。要活到百岁,可以说既要有机遇,更要靠主观努力,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机遇主要来自遗传素质,这不是由人的意志去选择的。100名长寿老人中的11名百岁老人,7人有家族长寿史。其中1人的曾祖母活了94岁,祖父母和父亲都活到80多岁,母亲更是寿高达105岁。主观努力主要是指从小培养并坚持实行良好的生活方式。


  在这方面,百岁寿星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一是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和吃饭、睡觉一样已习以为常,直到高龄从不间断。

二是有较好的品德修养和乐观情绪,热爱生活,关心社会,乐于助人。


  如百岁菜农柳菊生,奉“为善、积德”为座右铭,年轻时见一妇人卖子救母,就把身上的钱全部捐赠;95岁还常唱着山歌到菜地指导青年种菜等,一生做了不少好事。在100位寿星中最高寿者是105岁的王清珍,她生于1891年9月,属第一胎,家庭妇女,身高135厘米,体重32.5公斤,血压110/60毫米汞柱,体检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王清珍生活能自理,整天忙个不停,晚上常起床为孙辈盖被褥,有一个子孝孙贤的好家庭。


长寿取决于生活方式 

  健康长寿是人人都企盼的,但是健康长寿从哪里来?“增加营养”?对个别营养缺乏的人来说也许是个办法,但是如无科学的安排,过多的“营养”摄入反而不利健康。“冬令进补”?按照传统医学的理论,“虚则补之”,身体虚弱的人才要进补,并不是每个人都“补”得的。


  健康和长寿从何而来?世界卫生组织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


  这个提法实在是太精辟了。人的健康长寿的确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个因素只占15%,六分之一还不到。 


  社会条件自然有关人的健康长寿,一个安居乐业“奔小康”的社会条件,当然是有益于人民大众的健康长寿的。医疗条件对于健康长寿自然十分重要,所以医疗卫生事业需要不断地发展。


  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长寿关系密切,所以应该强调环境保护。人们到了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常会感叹:“啊,住在这里会多活两年”。


  但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只占40%,而健康长寿的60%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的衣食住行、行为嗜好,甚至他的人生观,他的精神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过一个“健康基石”的说法,即健康的必要基础。用中文译出来只四句话,16个字:“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这16个字刚好便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注解。


  事实证明,长寿的老人并没有特别的秘密。只要坚持合理的饮食,科学的锻炼,以及自我减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完全可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让生命充满活力。


  (湖南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主任医师  朱志明  )


推荐文章:
想要骨骼健康,记住这句老话:“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专家特意推荐给您的一组健身密码,超管用!
吃素不是光吃萝卜青菜,专家说要吃这五类食物才健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饮食陋习你有吗?有就快改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