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把《没头脑和不高兴》搬上舞台丨1962年的作品凭什么影响了几代人


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TOP3

入选教育部最新统编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

被新阅读研究所

誉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

是一部中国本土童话的经典之作

“没头脑”和“不高兴”

摆脱了高高在上的说教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和天马行空的想象

构造了一个贴切现实的童话

孩子们能从主人公身上

看到自己的影子

能在幽默欢乐的童话中

对自己进行反思

改掉不良的习惯

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

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


原著作者说


任溶溶在《我的文学之路》中说:

▲《没头脑和不高兴》作者任溶溶和孩子们在一起


我当时常到孩子们的集会上去讲故事,讲外国故事讲腻了,很想针对孩子们的情况讲点别的什么,两个童话就是这样产生的。角色都是从生活中来,我就是那个“没头脑”,常常糊里糊涂的。“不高兴”则是好些孩子的口头禅。遇到这种孩子,批评他们吧,他们总是不服气,认为这是小事,跟大起来做大事没关系。我就想,干脆让他们带着他们的缺点就变成大人去做大事,出点大洋相,这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1961年七月参加少年宫少年赛诗画会

左起何公超、任溶溶、苏茹、施雁冰


“不高兴”演武松打虎里老虎不肯死这一段,是借用小时候看到的一段广东梨园掌故。掌故里讲一个扮老虎的演员向扮武松的演员借钱抽大烟,武松不肯借,扮老虎的就一直不肯倒下直到武松答应为止。我把这个掌故搁这儿来了……


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我正要他们在嘻嘻哈哈中接受我的道理。这两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效果不错,编辑们逼着写,甚至空出版面等稿子。《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是到截稿前两个小时才像“立等可取”似的在咖啡馆里一口气写出来的,读了一下就交出去发排了。这两篇都是讲过的故事,我那时候天天听相声,讲故事时学单口相声的口气,这一点,在童话的文字里也反映出来了。





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部曾经颇为有名的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联合制作的作品,同时也是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60班的毕业作品,摄制于1962年。



这部20多分钟的影片讲述了两个小朋友的故事,他们两人在上学时,一个经常丢三落四,迷迷糊糊,憨头憨脑,于是被叫成“没头脑”,一个任性自我,动不动把“不高兴”挂嘴边,于是就被叫成“不高兴”。


《没头脑和不高兴》这部童话作品塑造的两个主角非常成功:“没头脑”做事马马虎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逆反心理极重,任性而又固执,总是拒绝合作。不用多说,每个人从他们身上都能够看到童年的自己,由他们引发的一系列冲突既妙趣横生又有现实意义,教化意味可能带来的不适感也在读者和观众的一次次会心微笑中得以消解。


▲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毕业创作《没头脑和不高兴》

就是这样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动画,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是一部毕业作品!创作过这部短片的学生后来大多成为了中国动画界的中流砥柱。如常光希、王柏荣、张澋源、周克勤、方润南等。


▲ 常光希漫画作品《回忆动画经历的“第一次”》(图片源于网络)


1962年,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主任的张松林决定将作家任溶溶的童话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改编为动画片,并作为当年的动画系毕业作品推出。


基于原作的文本特色,张松林将动画版《没头脑和不高兴》定位为讽刺喜剧,理念上极具现代意识,从叙事手法到视听风格也都显得大胆、活泼,即便今天来看也不过时。
动画片对原作最具有突破性的改编在于:一边让具有上帝视角的讲述者通过旁白推进叙事,一边又让讲述者与角色进行互动,这个讲述者既能够体现作者视角,也能够带入观众视角,一举多得。
原作中将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引导他们俩成长的是一位仙人。在一部现代题材的动画片中出现古代仙人终究有些不伦不类,也会让影片的节奏显得拖沓,于是,张松林在动画剧本中去掉了“仙人”这个角色,直接通过画外音与角色互动来代替仙人作法的情节。
该剧中担任旁白的是配音艺术家邱岳峰,他那爽朗诙谐又举重若轻的语调极具亲和力,也为影片加分不少。

▲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邱岳峰
在人物设计上简练概括的漫画造型几乎是讽刺喜剧的标配,两个主角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方中见圆,角色的性格气质在造型当中显露无疑,也为动画表演设计提供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没头脑和不高兴》人物造型设计稿 
虽然影片片中的镜头基本是学生们初出茅庐的手笔,但技术上大多很扎实,节奏的掌握也张弛有度,许多镜头放在今天也属于教科书级别。这一方面是学生们功夫到家,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老师们的指导。

音乐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选择这部作品进行改编创作,正是因为此剧历经时代洗礼仍经久不衰,故事讲述的哲理性非常高级,时至今日其造型与画面以及拍摄手法甚至内容上均不过时,可称上乘之作。
▲天津儿艺各部门主创人员反复讨论、研究

今天,包括儿童剧市场在内的整个戏剧市场,甚至延伸到影视剧市场,经典IP改编风都是存在的。然而,并不是每一部改编自经典的作品都会获得成功。一些作品甚至会被观众打上“毁经典”的标签。经典IP改编对于编剧来说是一项看上去简单却颇为复杂的工作,改什么?保留什么?是被不停讨论且很难有标准答案的。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原版引进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版权,改编是经过授权的,必定是要围绕着原著进行,但创作者不能够完全复刻原版,要考虑不同艺术形式的表演特点,考虑经典作品与当下观众审美习惯、观念的匹配度,故创作团队最后决定,以音乐偶剧的形式去展现。


▲音乐木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舞台剧改编刘强


音乐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舞台剧改编、天津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强介绍:“这部剧的编剧工作在2018年已经开始了,前后经历了3年,历经几次推翻重建。从完全真人演绎的儿童剧版本到加入音乐、木偶表演的版本,从加入科幻元素到恢复,几经修改。IP改编是需要再创作的,是需要想象力的。创作者不能够完全复刻原版,要考虑不同艺术形式的表演特点,考虑经典作品与当下观众审美习惯、观念的匹配度,但是另一方面,改编是经过授权的,必定是要围绕着原著进行的,那么这个再创作的边界在哪里,是需要思考斟酌的。在内容上,剧本最后抓住了一个核心的点:用童话的方式说明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倘若一直任其发展,看似小问题小毛病,如果不改掉,将来很可能出现不可弥补的错误!”
▲(偶为代用)演员们在排练
音乐剧用夹叙夹议的形式讲述这个故事,用歌唱与叙述把《丢东西》《武松打虎》《盖大楼》三个片段展示给观众。
▲(偶为代用)演员们在排练
在舞台上,歌舞队演员既是木偶操纵者,也是咏唱者、叙述者和评判者,演员会时而摘下面具、时而戴上,从而转换身份。音乐剧中一部分真人演绎,一部分木偶演绎,木偶为那个小符号,真人看着它长大,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使人物丰满起来。
▲(偶为代用)演员们在排练
该剧导演马路说:“偶戏可能性更多,它所能达到的夸张变形,是人做不到的。今天,好的成人剧也是不拒绝偶的。木偶所呈现的夸张,例如四肢可以伸长、分开,在表现这部剧的内容时,反而更真实、有味道。在这部剧中,我们安排木偶和歌舞队的演员同在台上,演员在台上现场唱跳,演员和偶、观众和偶、观众和演员之间都会有交流。”
演出信息


音乐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演出剧团: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演出时长:70分钟演出时间:2021-03-19 19:302021-03-20 10:30演出地点:光华剧院大剧场河西区南北大街2号剧目票价/元:300/240/200/130/60(学生特惠)文惠卡价/元:180/150/120/80/40(学生特惠) ※儿童凭票入场









没头脑和不高兴扫码左侧二维码即可购票



简单的笔触,

简单的故事,

讲述不简单的道理。



文惠卡仍可充值办理

补贴政策:
1、文惠卡金卡补贴政策为充值200元补贴400元,面值600元(2020年度名额已满);2、文惠卡普惠卡仍可办理,补贴政策为充值100元补贴100元,每人可多次充值累计补贴不超过400元。
多渠道办理,方便快捷:

线上办理:1、天津演艺网(www.tjyy8.com)2、微信公众号“天津演艺网票务管家”3、招商银行APP
线上办理流程请戳链接:收藏丨文惠卡办理指南,手把手教您为快乐充值!(内含正月演出信息),在线办理电子文惠卡后,如您需要领取文惠卡实体卡,可到天津演艺网票务大厅(光华剧院内)领取文惠卡实体卡。

长按二维码获取2020年度文惠卡电子攻略,也可在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官方微信号后台回复“攻略”获取2020年度文惠卡电子攻略。


线下办理:如您不便进行线上办卡,可持本人身份证原件至天津演艺网票务大厅(光华剧院内)办理。文惠卡为实名制会员卡,遵循一卡一身份证一手机号原则,需本人到场办理相关业务。
此处划重点!!!此处划重点!!!
充值即享老会员权限:
2021年度文惠卡办理工作开启后,老会员将率先获得金卡充值权限,免预约,即充即用,在“薅羊毛”的路上让您先人一步!
END

金牛贺岁 百戏迎春
更多精彩演出陆续开票敬请期待!(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天津演艺网
近期重点剧目推荐(点击海报,即可查看详情)


其他精彩剧目陆续发布
敬请期待
编辑 | YXY部分资料源自《空藏动漫资料馆》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购票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