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流传的善与义,留下了几分? | 中国城市慈善论坛
六月的最后两天,有幸受邀参加在水乡古城绍兴举办的“中国城市慈善论坛”,作为青年学人发表关于“传统公益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主题演讲。在会稽山阳明酒店华美的大厅,面对一百多人演讲,紧张程度不亚于去年9月在中国慈善文化论坛,那是第一次,记录在此:接通中国善道,善道自在人心
感谢敦和基金会慧眼识璞玉,资助一群年轻人去做传统公益研究,并给予锻炼的机会。感谢中国慈善联合会彭建梅秘书长的赏识,这次得以在慈善总会系统里分享民间研究的一些心得,也收获了许多,包括来自绍兴、陕西、成都、广州、宁波等地慈善会或慈善联合会的丰富经验。
应主办方要求,这次20分钟的分享偏重研究的具体做法,对于研究小成果没有展开来讲。在简单介绍传益社之后,讲述了过去一年多我们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对传统公益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微信搜索公众号“古今益识流”。
我们理解的传统公益是古人以民间智慧,共同出资出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为方式,其中包含了传统慈善关于扶贫济困、助学助老助残等帮扶弱势群体的内容。
古代善堂善会可谓是传统慈善集大成者,比如普济堂、育婴堂、栖流所、清节堂、综合善堂等。那传统公益在古代的表达主要是善与义,比如善人善事善堂善会、义士义举义田义学义仓义庄……
如今,《慈善法》定义的是大慈善,把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公共利益相关的内容包罗在内。公益与慈善虽有别,古人和今人都喜欢混用,又何妨?
对于一群大多没有专业学术背景的“乌合之众”,如何研究传统公益?愚以为,研究就是格物致知,比专业更重要的是不掺杂太多目的的兴趣。因为喜欢公益慈善,喜欢历史文化,或有公益从业经历,或有调研写作的才能,我们聚在一起,到乡野去,到民间去,做接地气、有生气的公益研究。
就如彭秘书长所说的我们是用脚在做研究,脚踏实地。当然阅读古籍、史料等基本工作要做好,不限于图书馆、档案馆。碑记、族谱等散落民间乡土的资料更是细细阅读,必要时拍照留存。
重点来了!传益社的伙伴不仅需要对自己负责的主题独自调研和访谈,写成通俗易懂的文章,还要参加这种“痛快”(既痛苦又快乐)的研学活动,联合组队,在较短时间集体调研写作出成果。当然是有奖金激励的。
这个过程相当好玩,当地的淳朴人情与潮汕美食,让大家至今记忆犹新。今年何不再举办一次?地点就放在江浙好了,诸暨斯宅村是不错的选择。
若有可能,这样的公益研学活动可以做成课程产品,面向高校,比如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学生做毕业论文。又或者,面向城市家庭,做成慈善文化游学产品,比如到书院上一堂经典诵读课,到祠堂学习孝义文化。
愿公益慈善文化通过好的产品和课程设计,让更多人去体验,去浸润,让善与义潜移默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中国慈善联合会彭秘书长在论坛做最后的总结发言时,提出如何活化书院、祠堂等慈善文化载体?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慈善文化?以上的一些小想法也是对此有所回应。欢迎留言发表您的见解和建议。
中国城市慈善论坛部分参会人员在绍兴范大夫祠前合影。
感谢论坛承办方绍兴民政局和绍兴慈善总会的周到安排,有此机会参观诸暨斯宅村与范大夫祠,体验江南慈善文化的魅力。
诸暨斯宅村位于浙江绍兴,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有参天大树,有村妇在清亮的河边洗衣,还有百年历史的斯民小学,清末表彰当地首富斯元儒“乐善好施”的摩崖石刻,斯氏家族的大宅子——千柱屋,以及一百多年的笔峰书院等众多慈善文化的遗迹,值得细细研究。
清末表彰当地首富斯元儒“乐善好施”的摩崖石刻
上联:活十万户饥民不让义田种德
下联:庇廿四乡学士允称广厦树功
斯盛居,俗称千柱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斯元儒的府宅。门额刻的是“于斯为盛”,忘了这特别的字体是什么。
千柱屋是徽派建筑,屋后有一条石板路,通往笔峰书院,是斯元儒继父志在笔峰山下修建的义塾。
笔峰书院古雅清幽,保存完好。
这里有千年的紫薇树,有数百年的罗汉松、柳杉、香榧树,草木葱茏,是做自然观察的佳处。文化与生态共荣。
斯民小学是民国建的新式学堂,至今仍在办学。门额是康有为题词“汉斯孝子祠”,这中间有故事,等你来看。
校舍含一个小型展览馆,惊叹民间教育的魅力。
斯民小学门口有一座亭子,也是传统公益的体现。
纪念“三散家财”的陶朱公范蠡的范大夫祠是最后一站,以此结束。
若有所得,不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