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发言:古代“义庄”对今天的基金会有什么价值和启示?
前言: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这两天过得充实又紧张。对公益行业的上游基金会了解多了一些,清晰了一些,似乎触摸到公益未来的脉搏。见到新老朋友,听到各种声音,感受到初冬的暖意。
作为闪电侠之一,幸不辱命,为传统公益站台。非常感谢主办方给予的机会!做公益时间不长,有幸得到如此多的眷顾。感恩所有的关爱,特别感谢敦和基金会的知遇之恩和灵山基金会的深厚情谊。
300秒发言稿:
大家好!大约一千年前,有一个人播下一粒种子,结果长成了八百多年的参天大树。这个人叫范仲淹,这粒种子就是“范氏义庄”。
义庄是什么?让我们穿越到北宋的苏州,到范仲淹创办的义庄看一看。在这里,每月范氏家族的人拿着米历子,类似粮票,到义庄领米。家族的孩子免费到义庄办的学堂念书,书念得好有奖学金。义庄还资助去考科举的范家人。结婚了,义庄送礼金。生病了,义庄派大夫医治……
这就是范仲淹为了让同一宗族的人免于饥寒,有所依靠而创办的家族慈善组织——义庄。资金来源是范仲淹用多年的俸禄购置一千多亩田地所产生的收益。他还亲自立下义庄规矩,写入家训。创立义庄三年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去世。范氏义庄在他的子孙手里发扬光大,运营800多年。
范氏义庄是第一个,也是时间最长的义庄。之后,许多家族争相效仿。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义庄多达数百个,几乎成为名门望族的标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少年时代坐船到无锡坏海义庄领米和助学金。
起初义庄是给族人普遍福利,后来大部分义庄主要是救助家族的贫困弱势群体,同时做一些地方公益事业,比如兴办义学、修路架桥、赈灾等。直到解放前,江南地区还有义庄。因为土地制度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大变革,义庄在解放后消失了。
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义庄对今天的基金会有怎样的启示和价值?很多,这里分享比较重要的一点——社会刚需。
正是因为义庄持续地满足当时传统社会的刚性需求,才有那么强的生命力。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人对抗自然灾害和生活风险的能力比较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民间组织。义庄提供吃穿、上学、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的救助,极大满足族人的生存和安全需求,也替朝廷分担了地方治理、社会保障和救济的责任,义庄还满足了家族长远发展的需求,打破了“富不过三代”魔咒。
义庄有严格的管理条例和专门的管理团队,实现了制度化、系统化,并获得当地政府的许可和支持。此外,以孝义文化为核心的义庄规矩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这些制度和理念使义庄有效地满足当时的社会刚需。
回到今天,一个基金会的生命力有多强,很大程度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下社会的刚需。如今,物质极大丰富,温饱不再是首要的社会问题,现代人抵御灾难和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那当下的社会刚需是什么?
见仁见智。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爱……这些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可以说,致力于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的基金会,更大程度满足了当今社会的刚需。当然,社会需求是非常多元的,公益本身满足政府和企业满足不了的社会需要,每一类公益都有独特的价值。
现代公益需要更多人去参与,去体验,提升认知,改变行为。前提是让更多人意识到公益满足社会需求,就是实现大多数人的个人需求。公益让社会更美好,公益与每个人相连。
要使慈善公益事业长青,就要抓住当下的社会刚需,并用善心和善制来实现,这是古代义庄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一起穿越古今探寻民间公益的脉络。我们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也要发掘中国的传统公益,汲取动力和能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