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高超级干货分享 | 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应该怎样选择

藤小浩 藤门海外 2021-03-12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藤门高端留学!



 

近些年来美国美高逐渐成为一个大的趋势,有很多的家庭早早地开始了或者准备开始孩子对于美高申请的准备工作。但是根据藤小浩的工作经验看到在美高准备和申请的过程中,众多家长最纠结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到底要选择走读还是寄宿。申请寄宿实在太难,申请过程劳力伤财,做了很多准备准备每年看到一堆高分儿的“全聚德”;申请走读?触目惊心的住家失败案例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那我们今天就来剥丝抽茧,具体讲一下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应该怎么来选择。




如果要对两个事物来进行选择,那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两个事物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的本质是什么?具体的区别在哪里?这样的选择才会更加科学一点! 


首先是万众瞩目的寄宿学校。什么是美高寄宿呢? 首先,藤小浩给寄宿美高的定义是一种学生的住宿形式。学生生活在学校里面,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的生活环境会比较安全。因为寄宿学校不仅仅是学生住宿,学校里会有很多的老师也住宿在学校里面。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主动或者被动的与学校老师接触的机会。但有一点,多数寄宿学校不是在美国的社区里。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偏远的山村里或者一个很小的镇子上。这样孩子生活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可能都不知道美国人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而且,在目前一万多所美国私立学校中,寄宿学校仅有300所左右,其中真正值得申请的学校也仅有100所。寄宿学校因为受制于学校的寄宿床位有限,每一年给国际学生的名额也非常有限。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竞争非常激烈。

 

那走读学校呢?顾名思义,就是走着去上学,不住在学校里面。当然,并不是真的走着去上学。一般走读学校是由友好家庭来接送或者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学生除了在校的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外都要生活在寄宿家庭里。好的寄宿家庭其实可以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美国社会。而且,学生因为不能生活在学校里面。那走读学校的所在位置一般都在美国的社区中或社区边缘。生源往往来自于学校所在社区或者周围比较近的社区。学生的生活、社交圈子更加open。藤门留学本科申请的学生有40%左右来自于美高,藤小浩曾经问过很多走读学校的毕业生,惊叹的是这些走读学校毕业的学生对于美国的社会方方面面的了解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老师们还要透彻。他们在跟友好家庭生活的时候去讨论、去接触。在他们的社区中经历着很多我们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一些美国的生活,这些对于孩子们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功利点讲,这个对于孩子们申请大学也是有帮助的。



对于走读和寄宿其实是见仁见智的选择。在藤小浩来看,走读和寄宿的差别其实不是在课上,而是在课下。不论是走读还是寄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其实都是基本一致的。学习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这样的差别往往是因为学校自身特色决定的。而走读和寄宿的根本区别一言概括就是有宿舍还是没宿舍的问题。学生的生活方式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内容。封闭的寄宿学校对于家长来说其实是非常省事的。而也正因为这样的封闭的环境,学生对于外界的社会了解可能不会很多,但是他们会获得另外一种能力,学校会尝试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前面说过寄宿学校老师也会跟着一起住在学校里。四年的生活,他们与老师们朝夕相处,学生们受到老师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寄宿学校里同学间的友谊往往会持续一生,而这些顶级学校的生源往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顶级家庭,对于一些志在高远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人脉财富。

 

好的学校其实校园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走读学校对于我们学生的挑战里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学生对于自己自控力的挑战。学生需要主动走到学校的社团里、主动在下课之后走进学校的图书馆,自觉的控制自己不要去沉溺在游戏里。除此之外,走读学校里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寄宿家庭。走读学校的选择或者说家长选择走读和寄宿的时候最纠结的就是寄宿家庭。

 

寄宿家庭的问题是永恒的话题。在藤小浩过往的工作经历里见过太多的案例。不可避免的有很多负面的评价,甚至听家长说过一种言论“宁可去800流的寄宿也不去一流的走读”;当然也见过很多成功的案例,好的寄宿家庭真的把孩子视如己出,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管教、关爱。但是,说句心里话。根据观察,寄宿家庭里真正有特别严重客观问题的其实是少数。一定要给百分比的话大概是5%都不到。不夸张的说绝大多数的寄宿家庭都是好的。藤小浩理解这样的几率看似不高,但是对于家长来讲也是承担不起的。 5%的问题家庭一旦落到我们身上那就是100%的失败。那我们就必须探讨一下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实在过往的案例里可以发现,很多寄宿家庭的问题都是因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矛盾得不到及时的化解或者沟通逐渐的积少成多,最终闹到不可收拾。而根本的原因很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女生夏天喜欢洗澡,洗完澡后没有收拾干净浴室,经常留下满满的水汽、很多掉落的头发。很多孩子们习惯了在家里的衣来伸手的优越生活,但要知道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里孩子需要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并且承担家庭工作的。藤小浩曾见过非常好的寄宿家庭,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照,但也当成自己子女一样去管教。但是最终我们的孩子觉得他在那里花钱了,不应该承担家庭工作不应该在吃饭后跟住家的孩子一样要擦桌子,愤而于住家争吵、决裂。像这样的问题真的就不能避免吗?其实不是,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他们欠缺的其实是了解美国的文化,住家欠缺的也是了解中国孩子的特征。而双方欠缺的是沟通。



说了这么多寄宿和走读的区别。那我下一个话题就要具体的探讨一下寄宿和走读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哪些呢?


首先,要纠正一个小误区,就是走读和寄宿的申请要求。 很多家长觉得“寄宿申请比走读申请难,难很多。想申请寄宿必须要尽早准备。” 对! 这样的判断广泛意义上是对的。但必须要看到的是,美高的走读学校申请容易,更多的是因为供求关系所导致。很多走读学校不会有特别多的竞争者。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美国有非常多的不亚于菲利普斯艾克赛特的走读,有的学校甚至能牛到甩开我们通常认知的大牛寄宿一个身位。所以好的寄宿和顶级走读对于学生的申请的要求一般是持续的,申请时间一般也是差不多的。一般学校要求学生提供ssat或ISEE。在申请材料和分数送达后的面试也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而且,随着中国的出国考试培训逐渐完善,高分越来越多。在申请这种顶级学校的时候分数其实已经很难拉开档位。学生的学术能力、兴趣活动、性格、特长、学习习惯等就成了学校筛选学生最关键的因素。因此顶级的走读和寄宿一般建议学生至少提前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去准备。

 

因为学校申请的截止投递时间一般是在学生入学的当年年初的1月15号左右。而在这之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刚刚说的标准化考试和相应申请准备工作。


举个栗子!一个8年级申请9年级的孩子,一般8年级上半年在准备申请材料、面试学校。8年级后半年就收获offer了!而学生最好在7年级就开始准备出国语言及相应的入学考试。要知道国内的英语学习,如果孩子没有超前的准备。那即便是国际学校的学生在校成绩再好,对于出国语言的准备也是不够充分的。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好我们的申请形象。我们需要让学校知道我们是谁?我的申请优势是哪些?展示需要技巧的准备,但是技巧需要建立在长时间的活动及学术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还有!需要给大家个概念!目前对于这一部分的顶级私立学校的申请,建议准备的标化成绩是:托福95分以上、ssat建议80%以上!

 

那说完了顶级走读和优质寄宿对于申请时间和申请要求的准备。我们说一下广大的优质走读的申请需求。其实,这是个挺大的话题。因为美国的11000所私立学校里除了那300个寄宿和一部分顶级走读之外大多数的走读学校对于学生的申请要求实在是多种多样。

 

首先第一个概念! 除了一部分的顶级走读之外,大多数的学校其实是只提供一个语言成绩就可以完成申请的投递!很多学校是不需要提供入学考试的!所以对于很多准备时间比较仓促或者底子略弱,但非常努力的学生其实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是可以拿到一个好的托福成绩,那也可以申请到一所非常非常棒的走读学校的。

 

还有一点,地理位置决定了走读学校的要求。其实不仅是走读。寄宿也同样如此。我们会发现热门地区学校竞争更加激励,相对次热门地区的学校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比如加州、新英格兰地区的很多学校看似学术水平呀、毕业走向、校园资源并没有比中部地区的学校好,但是要求可是比中部地区的学校高出一大截! 所以,走读学校申请要求实际上并不统一。


藤小浩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尝试总结了一个规律。热门地区的顶级走读学校要求是最高的。相对次热门地区的走读学校申请略低于热门地区的一般学校的申请要求差不多。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应该考虑的更加完善些。对于一些暂时条件有限的学生也可以考虑一些次热门地区的好学校。比如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弗吉尼亚州等等。

 

总结一下!申请顶级的走读和寄宿的学生需要至少提前一年半准备。时间略仓促的家庭也别慌张!其实我们了解完善点,适当妥协也可以给孩子申请到一所非常非常好的学校的。

 

要纠正的第二个误区其实就是:寄宿学校的毕业生走向就一定比走读学校好? 其实,还真不能这么比。首先美国没有一个官方排名;其次,就是这个所谓的排名依据是什么呢?但在这里依然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藤小浩相对认可的一个排名,这是美国的一家教育媒体统计的私立学校的爬藤率的排名。这个排名中的前一百我们常认知的顶级寄宿其实占比应该不到35所!其中,爬藤率的前五的学校里无一例外全是走读。更夸张的是比如霍瑞斯曼中学爬藤率更能打到惊人的40%+,什么意思?每年100个毕业生里有40个进入了常青藤大学。牛的非常的夸张!堪称哈佛附中!

 

所以其实走读和寄宿的升学其实好的学校都差不多! 更多的差别其实就之前讲过的一样。是来自不同的寄宿形式之下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会有一些不同的适配性。

 

好的美高其实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平台! 是更多的机会! 影响虽然细致和深远,但是我们需要理性的分析他内在的一些关联,从而给我们的孩子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学校。并不是好的学校一定就适合孩子。并不是热门地区的学校就一定好!


【藤门微讲堂·寄宿学校与走读学校该如何抉择】

嘉宾:藤小浩

编辑:藤小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