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生官揭秘 | 他们眼里中国申请者的常见误区和中美教育

Jessie 藤门海外 2021-03-12


招生官,这是一个看上去容易理解

但深思却又觉得让人迷茫的词。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里,是没有招生官这个岗位的。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升学要么靠教育片区的划分,

要么靠自己的考试分数。

而在美国升学,除了教育片区的划分和学生的考试分数,

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招生官。

随着近几年招生官的概念在留学申请中反复被提起,人们对这个外来的概念也越发好奇。到底招生官是谁?他们又是怎么看待大学申请和中国申请者的?


招生官是谁?


顾名思义,招生官就是负责招生的人。而招生又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宣传,确保有学生可招,其次是审理材料,从递交申请的学生里精挑细选。


美国有超过3000所大学,不管是对名气在外的学校,还是对不太知名的学校,招生宣传都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对于前者,这是一个维护或拓展与高中的关系,以及向家长和学生介绍自己的机会。对于后者,这是决定他们是否能招到足够数量的学生以保证学校能维持运营的关键一环。

在芝加哥大学(U.S. News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第三名),每年秋季校园上都会有招生官们负责的分享会,同时学校会派招生官到所负责片区的超过100所高中进行宣讲。 招生宣传通常会持续整个夏天和秋天,招生官在这个过程向高中、学生和家长们介绍学校,同时解答他们关于大学申请的疑惑。除开校园宣讲外,芝加哥大学还会组织专门的高中升学顾问会议,向高中的升学顾问们介绍芝加哥大学。

在经历了夏天和秋天的宣讲后,招生官们在来年一月,进入了审理材料的阶段。不同于国内的大学入学只要求学生高考达到一定的分数,美国大学入学要求学生提供一系列材料:语言考试成绩(托福或者雅思),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ACT或者SAT),一个或数个在线申请表格,以及至少一篇文书。分数高低容易判断,但是一系列的文书怎么打分,就需要招生官的判断。所有这些材料汇总成一份学生申请。


招生官眼中的中国申请者和常见误区


每年顶尖大学都会收到过万份申请材料,在芝加哥大学和宾大工作的这些年里,Matt和Jaime都接触了不少中国学生的申请。当被问到对中国申请者的印象时,两位前招生官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勤奋,学习能力强。这让中国学生的成绩非常有竞争力。

 

但申请美国大学,并不仅仅是和成绩有关。

 

在Jaime眼中,中国申请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活动的缺乏和同样化。美国大学申请需要学生们列举并描述十项自己高中期间参与过的活动。美国的高中往往会给学生们提供几十甚至上百个俱乐部让学生充分发现并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在中国的普通高中,学生面对的只有书本和考试。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中国申请者,并没有办法有足够的活动资源来让他们完成活动列表。因此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们开始追求一些大名头的活动,期望这样的活动能用自身的名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导致了中国申请者们的材料中,申请商科的学生往往选择同一个活动,而出于“别人家孩子有,我们家孩子也要有的心理”,中国家长们越发追求类似的活动,做到人家有,我也有。这种追求,在招生官看来,会让中国的申请者们走入申请的误区。

 

较少的活动资源让大部分中国学生的活动列表上会显示同一个活动,这也给招生官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Matt认为,正因为中国学生的环境和背景和美国学生完全不一样,因此招生官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去了解中国的教育制度、高中和学生,这样能让他们能更好地判断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谁的表现更好。

 

而同时,由于普通高中的中国学生们很少有真正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因此当申请季来临时,他们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申请为导向。如果一个活动能给申请加分,那就去做,如果一个活动不能加分,甚至会减分,那就摈弃它。这样的思路,是招生官眼中中国申请者的另一个误区。

 

对于招生官来说,他们希望看到学生在做自己真正有热情(Passion这个词被反复提及)的活动,这个活动最好是坚持了一段时间然后有了某些成就,而不是在申请前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招生官也希望看到学生做和自己未来申请有关的专业,尽管这不是必须的,但是提前参与和自己大学专业相关的活动,能让招生官们看到学生课外的兴趣和执行力所在。当满足了前两个前提后,招生官们会希望看到学生在自己参与的某项活动上,体现了领导力。

 

关于招生官如何评判学生的活动列表,Jaime用宾大的项目举了例子。

 

宾大的Jerome Fisher Program in Management & Technology (杰罗姆费舍尔管理与技术项目)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极高,因为学生要在四年内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并且顺利毕业。同时,因为学生要在工程学院和沃顿商学院读书,所以学生最好能在活动中展现出工科背景和领导潜质。

 

因此中国学生在充实自己的活动列表时,与其考虑这个活动是否和申请有直接联系,是否可以直接加分,不如思考这个活动是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自己是否能长期坚持下去以及长远看能获得什么。在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选择的活动,才是真正对申请有益的活动。

 

招生官眼里中国申请者的第三个误区是文书素材的选择。“我理解因为中美教育制度的不一样,让中国学生在写申请文书时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写什么题材”Jaime说。因此很多中国学生在写文书时,要么选择罗列自己的成就,在文书里把自己夸上一通,要么选择平淡叙述自己过去十八年的经历。这些都不是招生官想看的。招生官想看的是学生怎么通过一个故事,反映自己的思考、成长和个性。

 

谈到这个问题时,Matt用他印象最深的一篇文书举了个例子。这是一篇关于木梳子和爷爷的文书。在文书中,这个女孩子通过描述爷爷给她的木梳子,谈到爷爷对自己的感情和教导。她在文中回忆爷爷是怎么教导自己要保持求知欲,不断地问问题,不要因为自己的样子而自卑,同时要懂得尊重他人。这样的一篇文书,虽然事情很小,但是饱含了学生的感情,思考和成长。在Matt读过的近千篇文书中,让他印象深刻。


招生官眼中的中美教育差异


Matt和Jaime现在都已卸任招生官一职,他们现在的工作依然是和学生打交道,并且更多的是和中国学生打交道。这让他们能够更近距离的了解中国的学生和教育制度。谈到他们眼中中美教育的差异,他们认为是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不一样。


长久以来,中国高中以辛苦著称。尤其是高三一年,为了备战高考,学生们秉烛夜读,做过的试卷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同时,中国高中教育又以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到非议。学生们太沉迷于做各种试卷,而忽略了试卷外的兴趣探索。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的高中教育则是教育的典范。学生们下午三四点就可以下课回家,家庭作业在学校就可以完成。学习轻松,因此学生们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其实是个误解,Jaime说。其实在美国高中,尤其是顶尖高中,生活一样辛苦。美国高中非常强调学生全方位优秀。在校成绩要好,要参加学校数百个俱乐部中的好几个,并最终在俱乐部中做到领导者,同时还要保证每周锻炼。

 

中美高中的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都非常大,但是辛苦和压力的来源并不相同。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国高中更在意数字,更强调分数,而美国的教育更着重内容并且希望面面俱到。在这样两个不同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美国大学后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大学教育层面,中国的大学教育因为太过职业导向,缺乏博雅教育而遭人诟病。美国大学则以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而成为家长心中教育的理想国,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对中国大学教育不满意的学生。教育导向的不同也成为了中美高等教育的最大差别。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文中的两位招生官毕业后从事的都不是本专业的工作,尽管他们怀揣对教育的热情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是回顾大学生涯时,他们还是希望美国大学能有更多的职业方向的指导。也许未来中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互相学习,兼容并蓄。




马特

芝加哥大学前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芝加哥大学前申请咨询部主任

格林奈尔学院前招生面试官


格林奈尔学院哲学和政治学学士



杰米

宾夕法尼亚大学前招办副主任

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前夏校申请材料审核人


天普大学电影和传媒文学学士

德雷塞尔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



转载声明

转载需满足以下三项:

  1. 在文章开头标注文章来源

  2. 在文末添加藤门国际二维码(见下方)

  3. 阅读原文处添加原文链接



撰文 | Jessie   编辑|藤小魔


精彩回顾


-名校之路-

顶尖商科夏校 文理学院特色汇总

学费汇总 | 招生官团队 | 大学录取率

大学住宿 | 会计专业 | 宾大申请 


-留学分享-

录取案例 | 语言培训 | 宾大 | 干货 背景提升

罗德岛设计学院 |  CUSV访校 |  线上课堂 线下活动 

小藤大智  |  绝密资料 


-藤门国际-

福布斯中国 | 央视访谈 藤门3C计划

加入藤门 | 全球藤门

行业领先 | 菁英服务 | 藤门荣誉


长按添加订阅,点击右上方选项设为星标



IVYGATE

Your Gateway to Elite Education.

通向菁英教育之门


你还可以通过以下关键词,

搜索其他文章哟~

招生官、录取、总裁说、案例、科研、项目、

美国高中、规划、就业、文书、选校、夏校、

ACT、家庭教育、心理、口语、托福、微讲堂、GP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