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女子不简单!小花花绘出大世界

贵州省妇联

她们有一双巧手

靠着这双手走向世界

靠着这双手


       绘出不一样的时尚!    




2013年7月,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首次正式提出“锦绣计划”。截至2016年12月,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50亿元,2017年,省锦绣计划成员单位全年共计安排资金1700余万元,培训各层级手工技能人才1万余人。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锦绣计划”的行列中,不仅贵州的农村贫困妇女在该计划的帮扶之下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一批省内外的企业家也加入进来,“公司+绣娘”“公司+协会+绣娘”“能人+基地+绣娘”等产业模式应运而生。


如今,小商品闯出大市场,小企业结成大集群。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如何从无到有?选择从事该产业的企业和绣娘们这些年是如何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走进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妇女特色手工产业聚集地,对当地的企业和绣娘、染娘们进行探访。


用手艺撑起创业天空

出了三都县高铁站,乘小客车约10分钟可到达三合街道苗龙场村。张义琼的蜡染工厂就坐落于此。


“原来办工厂的地方要改建成学校,我们正在搬家,现在没什么人了。新厂正在修,明年年初就完工了。”张义琼带记者走进老厂房,由于机器已经搬空,厂房显得尤为空旷,几辆装满蓝靛的大货车正在卸货,十多个身着土布的村民正蹲在地上把堆成小山的蓝靛扎捆成垛。


张义琼也穿着一身蓝色的土布服装,“干活的时候都穿这个,方便又耐磨。”她说,自己干了快20年,几乎没为自己买过什么化妆品,“有一点钱就想着怎么扩大生产,毕竟还有这么多工人要生活。”


张义琼是当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代表。她在2012年成立了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有250多个固定员工,蓝靛种植基地也有100多人,旺季还有临时工加入,员工最多时有近500人。张义琼从不亏待员工,她心里明白,来这里工作的大多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家中男性外出打工,只能留下照顾老人和小孩,除了干农活之外,织布和画蜡染大概是他们掌握的为数不多的技能之一,这些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找一份即能有时间照顾家庭,又有钱挣的工作。张义琼说:“兼职做蜡染的人一个月也能挣个千把块,全职上班的一个月最少也有三千多。离家近,有钱挣,工人间相处融洽,大家当然愿意在这里工作。”

为了生活,宁曼丽来到贵州丹寨,与蜡染结下深厚缘分


“为什么选择来贵州做蜡染?”“为了讨生活。”当记者把同一个问题抛给宁曼丽时,宁曼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2008年,遭遇布料厂关门的宁曼丽心情低落,她听从朋友建议来到贵州,恰好遇上凯里正在举办的民族文化节,被这里的蜡染深深吸引。看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展品,宁曼丽自问:这些美丽的图案是否能让她厂里积压的布料重现光彩?带着这个想法,宁曼丽请画娘在自己随身带来的布样上做蜡染,再带到深圳参加展销会,没想到反响很好。从此,宁曼丽在丹寨扎下了根。她深入到凯里的排倒村和排莫村,寻找最好的画娘,把她们带出大山,成立作坊,织布画花,丝绸的柔,麻布的韧,不同材质的布料让蜡染绽放出别样的质感。


杨丹初中毕业后就跟随母亲从事蜡染制作,如今已是宁曼丽身边的得力助手。从厂里最年轻的画娘,到如今对进料、制作到对外联络、销售都熟练掌握。“以前在外打工难得回一次家,现在做的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既不用离开家,又能挣钱,多好!”杨丹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十分满意。


一晃近10年,宁曼丽创建的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已有40多位画娘长期在此工作。在店铺背后的工作车间里,几个画娘正在埋头作画,这些画娘都有同一个简单质朴的愿望:想更好地生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系丹寨实习基地”“贵州省妇女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这些挂在宁航蜡染门店里的牌匾,大概是对宁曼丽10年坚持最有力的肯定。


贵州有近2000万女性人口,其中农村妇女人口占65%左右,摆脱贫困是他们最为朴素又迫在眉睫的愿望,却并非人人都会制作蜡染和刺绣。自2013年“锦绣计划”开始实施起,对农村妇女的手工技能培训就从未间断过,省文化厅、省妇联、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省民宗委和省文联等各单位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从普通的手工艺人到大师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已有几万农村妇女,通过培训、当地政府定点帮扶,以及手工业协会等途径,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



文化的魅力推动发展


在三都自治县的水族风情街上,“水都传说”——中国水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的建筑尤为醒目,一层是商品销售区,马尾绣工艺制成的服装、箱包、鞋帽、香囊、装饰以及印有水族文字的各类餐具、摆件等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


“水都传说”是由三都自治县政协委员、工商联常委、个私协副会长王家琼创建,贵州水都传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贵州省水家学会协助建设的国内首家民办水族文化基地,也是目前国内投资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善的水族文化发展研究开发中心。王家琼的女儿李海蓉是“水都传说”的董事长。


在基地二楼的展示厅,水族最具代表性的水书、马尾绣制品、古老的织布机、各类传统器具,多达数百件物品陈列在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这些都是我和我母亲多年来走遍各村寨搜集而来的。”对水族文化的痴迷,让李海蓉辞掉稳定的工作,筹资并贷款建起这个浓缩了水族历史文化的展厅。“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不能被埋没,就是希望他们都留下来。”说起水族文化,李海蓉饱含深情。


对于一个博物馆类型的展厅来说,3000平方米并不算大,但这里却包含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非遗产业创客中心、水族马尾绣展示中心、水书书画院、水族文化传承讲习堂、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销售中心、电商平台等多个功能板块。如今,“水都传说”已成为游客必到的参观场所。


把保护传承水族文化遗产事业与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是李海蓉的运营方式。在她看来,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以深厚文化为依托,而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需要由产业带动才会拥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在贵州乃至全国,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早已声名远扬,公司创始人余英曾做过记者,也干过商业。2009年与苗绣的一次“美丽邂逅”,让余英彻底爱上这种手工艺,并决定投身其中。


与余英对话,能感受到她不容置疑的果断。或许正是因为她看待问题的理性角度,在对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痴迷的疯狂劲儿过了之后,余英和团队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过去也有不少对苗绣、蜡染做过商业化的尝试,但似乎都不太成功。”在余英看来,想要把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带向更远的地方,就必须让它更具市场接受度,让更多人认识它,“我们从来不做艺术品,只做将民族手工艺融入生活的‘生活用品’。”她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深爱的文化广为人知。


2009年,余英和另外两位搭档走遍贵州苗族村寨,全面调研民族文化资源,确定了以民族手工为基础开发当代消费品、时尚品的发展方向,2010年在丹寨注册了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开发了包具、服装、饰品、配件等将手工工艺与产品款型组合的时尚化、创意化产品,发展至今,旗下品牌“村寨故事”已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的方式走入人们生活,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开了形象体验店,除个体消费之外,还向中金、联想、好未来等大型企业供应定制产品、礼品。


张义琼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痴迷蜡染,常常趁母亲不在偷偷学习蜡染制作,如今不断改良工艺,由她公司生产的染膏以纯天然、不褪色扬名海外,接到不少来自国外的订单;宁曼丽来到贵州被土布上的蓝色花朵深深震撼,由此诞生了将蜡染工艺运用到自己积压的布料上的想法,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还培养了大批绣娘……实际上,张义琼和宁曼丽最初看似是为了生计而选择发展少数民族手工艺产业,其实与被少数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的余英和李海蓉并无本质差别,他们都因贵州民族文化的魅力走上同一条路,在这条困难重重的探索之路上,文化的不断渗透,也注定带给他们更多新的启示。




扶贫路上 扶智为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贵州的特色手工业还停留在小作坊的模式中,产业发展模式几乎没有,经过艰苦漫长的努力与探索,余英、李海蓉、张义琼和宁曼丽都摸索出了相似的产业发展模式,他们将订单派发到各村寨,当地妇女不用去厂里坐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之后企业会再次进入村寨收回成品,并付给绣娘们相应的酬劳。这种“居家灵活就业”,让不少既要照顾家人,又急需工作挣钱的妇女十分受用。


“水都传说”的工厂里挂着清晰的组织构架图和运营模式,采购部、仓管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验收部分工明确,以“龙头企业+专业团队+生产基地+协会+贫困户+电商网络”的模式,是李海蓉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而2017年订单交易额已超过数百万的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模式。张义琼2018年的计划是:“新工厂建成后有宿舍和食堂,到时候会招收一些固定坐班的员工在厂里进行生产,同时也会继续去乡下收绣片;蓝靛种子已经派发给农户种植,种好了再去收购;明年要招一些设计师,除了销售染膏和布料,还打算生产一些服饰和包具。”


余英和她的搭档常年驻扎贵州各村寨,针对当地妇女展开刺绣、蜡染技艺培训,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寻找专业设计师进行图案设计,让绣娘、画娘们根据设计图案制作,以此达到公司的“标准化”生产。在“锦绣计划”出台之后,晟世锦绣也成为该计划的合作企业,更多绣娘加入到这个平台当中。到目前为止,晟世锦绣已累计培训、影响了3000多名绣娘。




除了是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CEO,余英还有一个身份——黔东南州妇女手工产业协会会长。因为长期在村寨与农村妇女打交道,让余英对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和思想状态有深入的了解,对扶贫方式也有自己的看法。


余英向记者说起一个绣娘的故事:晟世锦绣签约的绣娘基本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中一个绣娘的儿子患上严重的血液病,每隔20天就需要换一次血。人们认为,这样的家庭已有足够资格接受社会救助。然而,余英和她的搭档们并没有选择直接给予金钱上的帮助,而是鼓励她努力学习刺绣。“我们会设计一些绣娘手艺评比,第一名会给她一笔能满足她愿望的奖金。”这个绣娘通过自己努力,拿到了这笔奖金,她掌握了技能,得到了帮助,并且保住了自己的尊严。


“锦绣计划”的根本目的,正是希望通过政府扶持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业,2013年正式出台后,各部门联合,投入了大量资金,一边推动企业建设,一边为妇女传授手工技艺,并通过举办展览、赛事,组织优秀绣娘到省外和国外参加展会、交易会等方式,激励妇女学习和创作。同时,搭建线上和线下的各类营销平台,为绣娘们打通销售市场。通过这些手段,贫困人口获得了更多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贫困人口“等靠要”的旧观念,扶贫方式也从“输血模式”逐渐转变为“造血模式”。“手上的文化”在政策的巧拨之下,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刺绣蜡染等手艺也因内外合力而得到有效传承。



贵州省妇联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 | 贵州日报

编辑  | 洁洁

责编  |  李文娟



往期回顾:

贵阳男孩疑遭家人“殴打”,你关心的最新情况在这里……

扎心了!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每天与你肌肤之亲,这件家用品或许比马桶盖还脏,好在…

本公众号推文内容只为

传播正能量、好内容,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

如有标注来源错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