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层经验 | 黔东南州施秉县:建好三支“娘子军”为乡村发展注入巾帼力量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黔妹妹

近年来,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黔东南州施秉县双井镇将妇联组织嵌入基层治理工作中,通过建好“三支娘子军”,着力在森林防火、乡风建设、为民办事上下足功夫,带动妇女在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



建“女子消防服务队”,激活“她”方力量。近年来,双井镇结合农村实际,不断创新消防宣传形式,积极汇聚各村在家妇女力量,组建“女子消防服务队”,引导女性做好消防安全“吹哨人”,在消防安全宣传和行动上积极发挥其独特作用。一是为提高队员们的应急处置能力,镇消防专职员制定培训计划,采取知识+技能的培训方式,定期对女子队员们开展“防、逃、灭、救、练”的全方位消防科普教育,让队员们从“门外汉”成为消防宣传巡查的“好帮手”。二是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去消防安全知识,传播消防文化,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实现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目标。三是农活期间,担起巡山和劝说责任,引导邻里乡亲提高用火意识,严控火源和严禁焚烧田土坎;引发山火时,组织在家的妇女同志参与扑救,将“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工作有机融合。



建“邻里乡亲调解队”,做活“家”字文章。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高妇女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发挥妇女群众“半边天”优势,组建“邻里乡亲调解队”为和谐家庭保驾护航。一是用心调解矛盾消化在基层。双井镇共组建11支调解队,选聘义务调解员118名,每一支女子义务调解队由村妇联主席或者执委担任队长,调解队成员中既有懂法律、会说理的年轻媳妇,也有文化程度不高,但明事理、持家有方的婆婆,女子调解队定期对村内纠纷排查摸底和调处,对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开展调解,“她”的成立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得到村民的认可。自调解队成立以来,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25件,调解成功120件,调处成功率为96%。二是搭建平台弘扬好家风。由各村两委牵头,调解队具体负责,利用少数民族节气,搭建弘扬和宣传家风的平台,开展“姑妈回娘家”评选活动,邀请“姑妈”作为评委,采取日常积分+现场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最美舅妈”“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通过此类形式挖掘和宣传优良家风优秀典型。活动开展以来,共评出“最美舅妈”30名,“好媳妇”26名,“好婆婆”24名,“五好家庭”10家。



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发挥“联”带优势。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展示广大巾帼志愿者的大爱与担当,双井镇吸引和凝聚各村年纪轻、有文化、有技能的妇女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来。全心全意做好为民服务的“引导人”。在日常生活中,她们热情地帮扶困难家庭,扶老助残;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她们奋勇当先,全力当好防控宣传员、守门员、物资配送员;在环境卫生整治时,她们清扫垃圾杂物、进行文明劝导、宣讲文明知识。总之,哪里需要她们,她们就在哪里。全心全意做好产业振兴的“带头人”。在各产业发展的重点时节,志愿服务队带领在家妇女同志在项目基地、村级合作社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不耽误增收;结合少数民族妇女特长,针对会刺绣、剪纸的妇女,志愿服务队集结各方资源为他们宣传成品、寻找订单;对未就业的妇女,根据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种养技术、育婴培训、家政技能、电商培训等各类培训活动,为就业创业打好基础。全心全意做好民族特色的“宣传者”。双井镇为少数民聚居地,民族文化丰富,民俗特色浓厚,特别是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飞歌是双井镇的旅游发展名片,更是双井打造“非遗研学游”必不可少的元素。双井镇非遗传承人共18人,女性占98%,在保护利用好非遗产物,传承弘扬特色文化上,她们有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来源|施秉县妇联

编辑|陈洋钰

责编|向   禹  徐韵涵

审核|侯清华  高晓鲁




往期回顾:

贵州省妇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精彩回看!贵州各级妇联多形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省妇联赴铜仁石阡调研




本公众号推文内容只为
传播正能量、好内容,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
如有标注来源错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贵州省妇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