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心期刊系列:中药meta范文欣赏

2015-09-24 miffery 临床科研与meta分析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中药meta分析的范文,该文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 分析

背景:目前常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已有很多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研究报道,但尚无相关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而现有文献在研究上存在着差异。故本研究采用 Meta 分析,整合文献,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急性心衰提供依据。

方法:文献检索,纳入排除标准,文献质量评价,统计分析。注意一下这篇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写的还是比较规范的: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① 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盲法; ② 纳入患者诊断为急性心衰(按照当时诊断标准); ③ 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 ④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下列任意 1 项:临床疗效、血浆 B 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疗效、舒张功能改善情况。排除标准: ① 文献中病例数少于 16 例; ② 动物实验、综述等文献。

结果:


看看别人是怎么讨论的:

讨论:

临床上导致急性心衰的原因很多,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大剂量的液体复苏、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目前强调左右心衰、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及下降分开来治疗。西医对于急性心衰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及改善预后两个方面,急性期治疗如镇静、控制液体平衡、扩血管、利尿等,改善预后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除少数顽固性心衰患者外,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标准西医治疗后,急性心衰症状改善较好。但最终预后却很差,心衰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认为急性心衰相当于“水肿病”“喘病”等,病机多为阳虚水泛,治法多给予温阳以利水,常用方剂有参附汤、生脉散、四逆汤、参麦汤等,常用药物有附子、人参、麦冬、黄芪、桂枝等。例如谢培怡等[22]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衰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西医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及相关机制研究很多,如徐志清等[23]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心衰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 - 细胞因子来抑制炎症因子激活、释放而起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无完整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本研究试图采用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 BNP,增加LVEF,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但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的质量评价等级均为高偏移度,且漏斗图分析两边不对称,文献存在发表偏倚。因此,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疗效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目前心衰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希望有更多研究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衰的机制也有待阐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