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CI思路篇:指南的发布能告诉我们什么

2016-03-25 miffery 临床科研与meta分析

临床实践需要指南,于是各种各样的指南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内的国外的。小编曾经浏览过关于胰腺炎的指南,至少有7,8个指南,小编看了也凌乱了。的确,临床需要指南来规范,但切莫固守指南,还应个体化医治,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意愿。努力做到从背指南,阅指南,鉴指南,出指南。


其实指南的发布不仅仅是对临床的规范,同时也是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启明灯。最近一篇关于ARDS液体和药物治疗的一篇指南发布了,小编欣喜若狂的看了看,指南很简单,短短7,8条,分别是:

  1. 建议限制性补液(若推荐,中等证据)

  2. 不推荐常规使用激素(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3. 不推荐常规使用beta2受体激动剂(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4. 建议在严重ARDS早期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可能有效(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5. 不推荐常规使用吸入性一氧化氮,仅用于紧急情况,纠正氧合(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6. 不推荐常规使用前列腺素(强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7. 不推荐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看完这个指南,你是什么感想,ARDS应该用什么药?都不推荐。当然,目前ARDS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呼吸支持,但是药物治疗绝对是一块好油田,有待研发。大家纵观这篇指南,可以发现他们的证据质量都是比较低的。为什么会低?这就需要一些GRADE的知识了。可能是因为缺乏RCT,还可能是研究本身存在设计的局限性等等。其实这就是契机,对于这些低证据质量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另外有些指南会把仅仅有一两篇文献支持的药物放上来,这也是启发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好的切入点。另外指南有时也可以成为系统评价的启明星,为什么了?因为国外指南基本都会把每条推荐意见进行解释,你可以逐条分析,看看那一条是仅仅罗列了原始研究,而且结果有好有坏,却没有系统评价的,说不定就是一个idea。因为一般来说,指南都会参考系统评价的,如果没有提及,可能是还没有。另外注意一些指南的用语,例如”我们还不能做出推荐“,”某某注册研究正在招募,或者已经结束“等等,都是临床研究发现新的亮点出发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