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连郭台铭、陈一丹、李一诺、郝景芳也要过六一呀

领航者于盈 凤凰名人馆 2019-05-29


本周将迎来小朋友们最开心的节日——国际六一儿童节领航者的嘉宾们除了在各自的行业深有建树,对商业世界充满洞见以外,对教育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让我们一起聆听,商界领航者郭台铭、陈一丹,以及身体力行投身教育的跨界母亲李一诺和郝景芳,在他们心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又是如何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的?


领航名人馆

郭台铭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

陈一丹

腾讯主要创始人、一丹奖创始人

李一诺

盖茨基金会北京首席代表、

一土学校创始人

郝景芳

科幻作家、童行学院创始人


领航者眼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1

陈一丹:

教育就是让一个人幸福地生活

 

2016年,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捐出25亿港币在香港创立了一丹奖,每年拿出6000万奖金在全球范围寻找两位致力于教育创新的人士。今年,他再次捐赠价值40亿港元的腾讯股票,主要用于推进全球优质教育项目的落地和继续支持对中国教育发展创新具有开拓意义的项目。


陈一丹理解的教育是“大教育”,在宏观层面的国民教育,是为了促进国家繁荣稳定;在微观层面则是让一个人幸福地去生活。


“其实教育于我而言,是一个大的概念。就是这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段路程,其实它无时无刻都在教育。”



陈一丹认为“教育”这个词语的构成,很好地解释了教育的含义。“教:传授,教技能、教知识,教能力等,内容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但不变的是育:培育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观、文化等”“育”超越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共同作用。



对陈一丹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家里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到我奶奶,她有时候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所以其实在家里,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

 

2

郭台铭:用科技赋能教育


(1)用科技武装员工为未来做准备


带领着百万员工的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推崇终身学习,希望用教育帮助员工转型升级,用技术武装更多人,为未来做准备,适应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发展。



随着无人化、智能化制造的赋能,“我们就可以腾出很多高级的人力跟中间的技工”,而腾出来的劳动力,郭台铭计划在富士康学院里给他们提供互联网、大数据方面的培训。“经过训练以后,他们本身就具备有制造的经验,再加上具备有大数据的概念、人工智能的概念,而且他们肯定是下一代的多领域的发展人才。”

 

(2)用科技助力家庭教育


同时,作为科技界的领航者,郭台铭把自己对于科技的认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采用大数据精准管理家人的健康。


郭台铭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收集他们的健康大数据,由护理长精准记录孩子打过什么针,吃过什么药,得过什么病,甚至对孩子每天的一日三餐吃的所有食物也进行记录。



“现在叫我们的护理长开始写书,我希望把这个经验传承出去,怎么照顾小孩,小孩发生什么问题,可能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


郭台铭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复制,未来只要母亲通过手机拍照,记录孩子的饮食,形成的大数据就能看出,孩子吃什么敏感,吃什么不敏感,为什么睡不好等问题的原因。

 

3

李一诺:

做“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

 

2015年底,作为三个孩子妈妈的李一诺接受了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工作邀请,准备从美国搬回中国。李一诺夫妇在考察了北京的学校后,没有发现心仪的学校,干脆在北京开办了一所创新小学,致力于推动“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



李一诺说自己在去看学校的时候,回到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到底好学校需要什么?


她认为,有三个因素:第一是孩子喜欢这个学校。“孩子喜欢这个学校,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不一定是硬件,实际上是他跟成人之间的关系,他是一种被信任、被爱的关系,他觉得非常安全”第二是成人团队协同有效的工作模式;第三是和真实世界的结合与融入。



“今年我41岁,我还算是正当年,所以既然我回国,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在国内接受的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作为海归学霸,李一诺认为中国人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很强,但相比西方教育,中国教育比较缺乏的是对自我的认知。而学校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她希望能把“中国的好东西和西方的教育方法理念做一个有机结合,做到植根中国、面向世界(Truely Chinese, Truely Golobal),培养内心充盈的人。”

 

4

郝景芳:做好奇心驱动的教育

 

《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是亚洲第一位女性雨果奖得主。同时,她是一个跨界高手,物理学学士、经济学博士、科幻小说家,现在又开始了儿童教育领域的创业。郝景芳认为,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是教育中最重要的。



郝景芳回顾自己的经历,学过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学创作,她做儿童教育,就是希望把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做成课程,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其实我自己觉得我就是一个求知欲驱动的人。”郝景芳坦言自己的父母,从小对她的好奇心就很包容,给予她在学业之外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空间,“对于我来说,成长最有帮助的精神源泉,就是这种空间、这种自由度”



郝景芳也希望把这种教育理念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她希望孩子在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以后,在剩下的额外时间中,尽可能多地去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展自己的眼界,真正找到人生兴趣的所在。



“我们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桥梁,让他们都能够选择自己想要踏上的那座桥梁,去通往自己比较喜欢的未来。”

 


领航者希望传递

给下一代的价值观是什么?


5

陈一丹:

父母需要养成静待花开的耐性


陈一丹认为,做父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孩子出生前,你也从没做过父母,这个过程就是共同成长。他强调作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你是怎样一个人,孩子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因此我觉得做好父母本身这个角色就是最大的一个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陪伴最重要”




陈一丹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他认为很重要是要尊重孩子的节奏,而不是按父母的节奏去要求他们成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然后“养成一种静待花开的耐性”



陈一丹也提出保持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传递父母的亲切和鼓励,也是解决亲子问题的一扇门,让父母可以更好地在处理冲突,特别是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及时修补亲子关系。父母做错事情也要道歉,也要坚持提升自我“孩子就会看得到,孩子也在学习。”

 

6

郭台铭:

最重要的价值观是诚信


郭台铭拥有着一份大事业,今年还宣布参选台湾领导人,他认为身处巨变的时代,要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呢?



郭台铭认为价值观跟科技无关,在他眼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诚信。

 


如何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7

陈一丹:未来要培养六大技能


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着我们的生活。陈一丹认为教育的未来是什么呢?



陈一丹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年轻人的六大技能:第一是跨学科的人才;第二是创新和分析能力;第三是企业家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责任感;第四是掌握数字技术的能力;第五是全球的意识;第六是人与人合作的能力。



陈一丹认为科技对教育的未来有两个影响。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会给教育以压力,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又是一个赋能器,扩展教育的可能性,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帮助下一代应对未来。“所以,科技本身是中性的,怎么运用科技于教育,应该是一个拥抱的态度。”

 

8

郝景芳:

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


郝景芳深知孩子将面临的未来,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具备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能力。



郝景芳认为成年人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培养能力去面对未来的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孩子们需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楚的自我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未来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要学什么知识?我要往哪个方向走?我自己要为我的人生努力。”



当具备了这种自我认知以后,孩子选择的学习都是有方向和目的的,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知识点的背诵。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也应该是如何去学习新知识、如何快速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如何从一个原理推导出一个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将来等他长大以后,去学习任何新科技,这个思维能力都是共通的。”

 

9

李一诺:

教育要培养孩子处理好人的关系


李一诺认为教育归根结底是要教会孩子处理人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


“第一是人和自己的关系。你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然后能理解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去应对改变等等。



第二是人和其他人的关系。就是协作,包括小环境里面的协作,也包括去理解一个跟我没关系的人,比如理解一个叙利亚的难民为什么会这样。


第三是人和世界的关系,包括自然界。”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如果你是有孩子的上班族,一定对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难处有所体会。这些领航者嘉宾们对于陪伴子女又有什么心得呢?

 

10

陈一丹:专心陪伴很重要


陈一丹认为和孩子相处,时间的数量不重要,关键是在于陪伴的质量。“起码是专心”。他笑说自己有时也会受到批评,因为在相处的时候,他有时会看手机。那在看手机的时候,他的太太和孩子就会提醒他,他也会道歉。



同时,他认为培养孩子,是父母共同协作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在家庭关系里面,夫妻,也就是父母的关系,是首要的关系”


11

李一诺:清晰的人生排序


李一诺被称为职场女神,她兼顾基金会、学校、公众号和照顾三个孩子的秘诀就是清晰的人生排序。



她白天是在基金会工作,晚上下班陪伴孩子后,就要做和学校相关的工作,“我们家里基本上每天九点半以后就开始开会了”,而中间五六点钟到九点半之间,就是固定给孩子的时间



“我觉得我的人生排序还是很清楚的,孩子肯定是我的最优先。我对孩子的重要性,肯定要超过我对成人世界的重要性。”

 

12

郝景芳:创作和家人最重要


郝景芳虽然不断跨界,但她心中也清楚地将创作和家人放在最高的位置。“我现在像周末,或者是晚上的工作或活动,都会尽可能推掉”,把工作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减少对于家庭时间的占用。



“在我心目中,只有我的创作和我的家人是最高的,其他的事情都尽可能不要太多占用这两块时间。”



为人父母,是一种甜蜜,更是一份责任。在巨变的时代,如何帮助我们的下一代为未来做准备,如何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兴趣和意义所在,并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本期领航者四位嘉宾对于教育的看法和育儿心得,能为你带来一点启示。

 




观看节目视频


查看完整110集节目

扫描以下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arolyuying


凤凰名人馆

讲述凤凰人的故事

分享凤凰人的感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