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献礼19大影片《十八洞村》值得一看 欢迎包场

2017-10-21 雄县电影院(温泉湖)

电影《十八洞村》



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大背景,

通过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

在脱贫的过程中发生的观念上

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用诗意的电影语言描叙当下乡村居民的内心世界


蜿蜒的梯田、绵绵青山与盈盈碧水,自然景观与人类劳动的创造力,共同书写了中国山水田园的画卷。然而,在赞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美山岭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扼腕于由此造成的发展障碍——人多地少,气候多变,交通不畅——这些因素的聚合,其结果就是贫困的乡土。

电影《十八洞村》中群山环绕、如诗如画的村落,即是中国山区的缩影。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极端贫困地区的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让十八洞村在几年内摘下“贫困村”的帽子,打了一场扶贫攻坚的胜仗。

十八洞村可以视作一个缩影:5年来,中国每年有超过1300万“最难以脱贫”的贫困人口跨过贫困线。而这次扶贫攻坚的另一重点,就是让他们不再返贫。




如何反映这样令人赞叹的国家成就,特别是以这种成就促使国民产生认同,从而共同致力于国家发展新征程,电影《十八洞村》正是在进行这样的努力。


1

国家任务




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十八洞村,对于关注中国政治的人来说是一个地标。

2013年11月,习近平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时期扶贫基本方略,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


扶贫攻坚,是5年来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扶贫开发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新华社对于5年来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如此总结,“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他风雪兼程,几乎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对贫困群众念兹在兹、心有牵挂。”


近5年来,习近平赴国内各地考察30多次,几乎每次都提到扶贫,超过25个重要场合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扶贫涉及更大的国家发展目标,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近67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7.2%下降到10.2%。但到2012年底,贫困人口仍有近1亿人。

这1亿人可以说是中国扶贫目标中最为艰难的部分:许多人多次返贫,生活在偏远地区,曾经使广大中国贫困人口脱贫的方式方法,对于这些人群和地区已不足够。

而自2012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64万人,年均1391万人,2017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过去5年年均减贫人数在1300万人以上。2017年井冈山、兰考县率先脱贫,还将有一批贫困县将宣布脱贫,贫困县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数量上的减少。

十八洞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3元。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成功脱贫摘帽。

“我开始对精准扶贫真的也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上,说句实在话,它是一个挺专业的、让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国家政策、国家任务。”《十八洞村》电影导演苗月说,“对于国家来说,扶贫是一个很重大的政治任务、社会任务,这谁都知道。但它具体是什么样的?精准扶贫要表达什么内容?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不太清楚。”


2

现实题材之难




 与《战狼》、《空天猎》等影片不同,有一类电影产品承担的使命就是使“重大的政治任务、社会任务”为国民认知和认同。

“动作片在有正确价值观的前提底下,更多的还是追求电影的娱乐性。”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艺术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路海波认为,“现实的东西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这种电影,没有较多劲爆和娱乐色彩,主题严肃,关系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

就当下中国的发展阶段而言,在“四个自信”的背景下,它可以聚焦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以此彰显体制优势,使国民对于执政党和国家发展道路保持并强化信心。

但是,“年轻人一听说是主旋律电影,可能会有某种刻板印象。”路海波说,如果这种题材的电影又以农村为背景,就更容易为城市观众所忽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脱贫,其中大部分是农民。但是我们每天在朋友圈晒的是什么?我们晒旅游,晒自己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他说,实际上扶贫有着更为巨大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这些在贫困线生活的农民,如果自己想改变现状,而这些能与政府的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苗月则谈到:“国家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我们可能忘了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但精准扶贫识别了他们,帮助他们维护了生命的尊严和对土地的敬意。我觉得‘精准扶贫’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愿意用电影语言去真实再现这一场景。”

实际上,抛开“主旋律”三个字,就现代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言,银幕不只是消费、娱乐的空间,同时也是窥见现实的一扇窗户。


银幕在多大程度上艺术地再现现实,又以何等敏锐的目光来传递现实的信息,无可置疑,这正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素质和风貌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长期以来,如何更直接地呈现现实生活的矛盾、更真实地展现人与时代的关系、更丰富地呈现人物的情感,一直是现实题材主旋律影片创作的瓶颈。

“应该说,之前部分这类影片创作并不理想。”路海波总结。

 

3

跳出框架




电影《十八洞村》,一方面由于精美的画面和乡土风情,成为“写在中国山水上的农民心灵史”;同时,“笑点与泪点并存的剧情”使其带有“平民史诗”的气质。

“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在走访村民的第一天,我无意中走进的第一户人家,就是影片主人公杨英俊的原型。”苗月说。

路海波则称赞插秧的情节,这源自他上山下乡时的记忆。“我觉得主创知道这个片子是负有一定的政治使命的,而他们也知道必须跳出以往的某种刻板框架。”


“电影里其实提出了很多很发人深省的问题,或者说有很多对生活的新发现。比如传统文化支持中华民族的复兴,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多次提到,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来。”他说。


归根到底,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态度,来自内心深处的传统和文化积淀。《十八洞村》重新审视这个时代里人与土地的深层次关系:土地不应该是让人陷于贫困的枷锁,而是传统文化与国民梦想的真实载体。


当然,仅从票房而言,《十八洞村》可能终究无法与动辄数亿投入、明星片酬高昂的娱乐片相比。

“这类影片可能只会受到部分关注,市场回报也有限。但是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影的多样化角度来讲,以及从电影和现实关系的角度来讲,这类题材需要有担当有责任的电影人去投入,有好的题材也值得去创作。如果有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眼光,也会生产出非常好看的像《十八洞村》这样的片子。”路海波说。

无论是作为导演的苗月还是作为权威专家的路海波,都期望更多年轻人看到《十八洞村》:使出生于富庶与繁荣的他们了解这个国家成长发展的艰难与不平凡,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自信,愿意共同前进,达成国家与民族的理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