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大学生出门做了一件大事,回来整个人都变了!

2016-10-18 长江日报最武汉



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在今年暑假里,他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大事,而且回来之后,他们都感觉整个心灵受到了洗礼,是什么事呢?


长按识别二维码,看看他们都做了些啥~






图片来源人民网。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暑期,长江日报联合共青团湖北省委共同发起“红军从我家乡走过”实践征文活动,邀约各大高校大学生追访红军长征足迹,讲述家乡变化。


征文活动一经发布,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近百所高校,千余名大学生积极报名,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调查。目前长江日报上已陆续刊登了20篇高质量的实践报告。


第一篇刊发的征文《感受“红旗漫卷西风”——长征“将台堡会师”革命历史的调研报告》,是湖北大学大二学生何鑫、张露露的作品。



她们在实践感悟中写道,

作为被这片红色土地养育着的青年一代,

我们身上有无法抹去的红色基因。

这个基因,是责任更是使命,

需要我们创造这片红色土地的未来。


这种责任,让参与活动的青年人,也成为了传播长征精神的“红色种子”。《30万于都人民守住红军出发秘密——探访江西省于都县长征第一渡遗址》的作者是来自不同高校的三位大学生,他们相约返校后把实践报告作成PPT,播放给更多的同学观看,不仅将长征精神留在自己内心,也要留在更多青年心中。



在探访过程中,她的切身感受是,重走后方知今天来之不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三学生甲欢卓玛:

没来得及采访的老红军已离世



甲欢卓玛讲述暑期重走长征路的故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收学专业大三学生甲欢卓玛的家乡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红原县。她说,草原上仍流传着“金色鱼钩”和“七根火柴”的故事,自己就是听着“七根火柴”的故事长大的。


想起那句“跟着走”



川主寺纪念碑园


我从红原县城坐车到达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大概花了半个小时。老天似乎是想让我实际去感受草原天气的变化无常,刚离开县城时还是艳阳高照,在瓦切下车后突然开始下起了小雨。撑着伞,走在瓦切日干乔沼泽地上的栈道,让我不禁回想起当年红军在这里日晒雨淋、又冷又饿、艰难跋涉的情景,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个暑假,我在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寻访调研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现在这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状况;在红原的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革命英烈墓,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参观了大型英雄群雕、红军长征博物馆。

    

参观行进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岁月的点点滴滴。走出博物馆,远望山顶,闪耀着的纪念碑矗立着,如同先烈留在红原草原的精神,屹立于红原这片土地之上。我又想起罗瑞卿大将的那句“跟着走”。



草原上流传“七根火柴”的故事



日干乔长征纪念碑


如今,草原上仍流传着“金色鱼钩”和“七根火柴”的故事。我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七根火柴”了。


讲述了无名战士在红军最需要火的时候,甘愿牺牲自己,委托战友把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交给部队的故事。当时在草原阴沉、荒凉、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普普通通的火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无名战士保存火柴、献出火柴,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家乡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感动着一辈又一辈人:年老的长辈、成年的我们甚至年幼的孩子。这些故事拥有的巨大的感染力永远留在红原大草原上,鼓舞和鞭策着我们冲破重重困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小战士掉队被收留成地道牧民

    

调研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故事。在红军经过日干乔时,一位只有12岁左右的红军小哨兵因为生病掉队了,当地的藏族群众收留了他。他就是红原县瓦切乡的老红军罗尔吾,汉名叫侯德明。

    

当年红军到达瓦切时,与马步芳部骑兵有一场激战。激战过后,侯德明与母亲刘大梅就跟大部队失散了。刘大梅带着侯德明在广袤的草原上苦寻多日,未能找到大部队。小侯德明躺在母亲怀里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刘大梅绝望之时,一座黑色的帐篷渐渐进入她的视野,这是当地牧民阿谷的游牧帐篷。等吃饱喝足的小侯德明沉沉睡去后,刘大梅含泪将孩子托付给阿谷夫妇,又只身走进茫茫草地寻找大部队去了。这一去便杳无音信。

    

在阿谷夫妇的悉心呵护、照料下,侯德明一天天长大成人。他穿藏装、说藏话,成了皮肤黝黑、骑马放牧的地道牧民。成年后,他与阿谷的侄女曲美拉姆结了婚,先后生下两儿一女,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我们的走访迟到了5年。2011年3月2日,82岁的老红军罗尔吾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生前,他要求家人按照藏族的习俗安葬他,把他留在这片草原上,和草原永远在一起。老人七十载的人生书写了一段藏汉一家亲、共筑民族情的感人故事。

    

武汉商学院大二学生罗春梅:

毕业后想回家乡发展红色旅游

   


罗春梅讲述暑期重走长征路的故事。


 “我们大学生不能老是做‘低头族’,要多出去走一走,去看看父辈们留下的历史。”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罗春梅,现在是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她介绍,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的主战场,今年7月下旬,罗春梅和家人一起,深入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等地走访。

    

她讲述,在赤水河边,会时常听到这样一首歌谣:“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脚;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药。”这讲述的是1935年,红军在二郎滩开仓三天三夜,将从贵州军阀侯之担处缴来的盐包分发给赤水两岸的穷苦人民。

    

当时,红军在二郎滩二渡赤水,开仓分盐。为感谢红军扶困济贫,老百姓捧出了郎酒慰问红军。红军指战员得到郎酒后,舍不得喝,大多用来给伤员擦洗伤口。

   

 “红军在古蔺当地深受百姓爱戴。”罗春梅说,在太平镇,当年年仅9岁的车盛寅老人目睹了红军渡过赤水河,后来,受到红军精神的感染,车盛寅也参军,在作战中受伤。“他腿脚不便,但听说我是来寻访红军足迹的,硬要出门给我指路。”罗春梅说,当年古蔺县有800多名贫苦青年参加了红军,出现了父子同入伍、兄弟同参军的动人场面。

    

在她看来,这一次的亲身走访,不仅是一次红色洗礼,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家乡一个边远小镇近些年脱贫致富的新变化。罗春梅说,自己是一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看到家乡拥有这样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打算毕业后回到家乡,为老区的发展出一份力。


长江日报将评选出数十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出版《红军从我家乡走过——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图书,向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


有人说,无论何时,身体和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重走长征路,恰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洗礼,这样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想了解这些90后更多的重走长征路故事么,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惊喜和感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