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节败退的“个性化学习”

2018-02-02 荔闽 芥末堆看教育

(图片来源:unsplash)


上周,AltSchool 宣布已经和两片公立校区达成了合作,将会在未来 3 年内向 Los Angeles County  的 Arcadia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和在湾区的 Menlo Park City School District 提供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师资培训等等。学区第一年会向 AltSchool 支付每位老师 5000 美元的费用,之后两年,费用将会递减为每年每位老师 2500 美元。


这是他们在 2017 年 11 月份,宣布关闭多个校区,进行商业化测试之后再一次回到聚光灯之下,许多东西都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1. 直接“卖”进公立学校系统。2016 年,AltSchool 的创始人 Max Ventilla  在 SXSWedu 大会上正式介绍了 AltSchool OS 系统,第一次公开邀请感兴趣的老师和学校与他们合作,使用其研发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不过,那个时候在 Max 的发展计划中,公立学校是整个过程中的第三阶段,他希望平台的推广由刚刚成立或者准备成立的“Micro-School”开始,逐步再向公立学校拓展。


    这个策略一直维持到 2017 年 4 月,在那之前 AltSchool 所选择的合作学校也多以“独立学校为主”(Max 的原话是“看上去和我们很像的学校—— 独立和私立”)。还不到一年,Max 带领着 AltSchool 迈进了公立校区,而且还不是美国公立体系里具有更多自主权的 Charter School。


    (这位来自前 Google 的工程师,一直都在试图证明个性化学习这件事情可以通过科技变得更加高效和普遍)


  2. 虽然在商业模式上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在具体的收费方案上做了微调。2017 年 11 月,在接受 Bloomberg 的采访时,AltSchool 希望向合作校区收取每年每个学生 150-500 美元不等(取决学生数量)的平台及技术使用费用。而在这次宣布的公立学校合作方案中,服务的重心从学生转向了老师,直接采用老师为中心的收费模式。


  3. 产品形态上,AltSchool 采用了更加保守的方案。虽然在对外采访中,都提及AltSchool 对外输出的是其个性化学习平台,但是在 Education Week 对于 CIO Devin Vodicka 的采访中可以知道,这次输送给公立学校的平台中并没有包括个性化学习最为重要的“自适应推荐引擎”,更多的是以老师为核心所建立的个性化学习体系。


显然,AltSchool 一边在“后退”,一边在“加速”。它在产品设计上“后退”,开始重新审视科技在个性化教育中现阶段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又在商业化上“加速”,缩短从“实验学校”到“大规模可应用”的路程。其实,AltSchool 身上的矛盾和冲突也正是个性化学习理念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从 2016 年开始,陆陆续续不断有声音传出,质疑个性化学习的作用和功效,其中最为核心的两点就是:


科技到底是否能够帮助个性化学习的实施?

个性化学习能否已经可以大规模推广?


AltSchool 成立的 5 年多以来,个性化教育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认为是解决现代教育“僵硬”的良方,它打破人们对于课堂刻板的印象,希望将我们的孩子从“标准化”的教育体系里解救出来,发挥每个人最大的潜能。是的,它带来了很多改变,但已有的课堂实践 也展示了它面临的问题。无论怎样,当下我们都要面对一个事实:个性化学习并不是拯救教育系统的那把万能钥匙。


那么,为什么个性化学习的未来看起来这么美,而到现在却是到处输呢?


突然,老师们开始 Say No


Paul Emerich 是 AltSchool 的一位离职老师,在他最新的一篇博客 《Why I Left Silicon Valley, EdTech,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中写到当他在 AltSchool 使用 Playlist 为每个学生定制学习计划时,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带来了负面的效果:


"It was isolating with every child working on something different; it was impersonal with kids learning basic math skills from Khan Academy; it was disembodied and disconnected, with a computer constantly being a mediator between my students and me."


不单单是 Paul,还有更多的老师和校区管理者开始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发表自己对于个性化学习的“不满”和“担忧”,尤其是被科技包裹着的“个性化学习”。因为即使在使用了那些自适应学习产品、设定了自主的学习进度,学生依然显得被动,成绩也没有得到提升。更甚于,在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必要的竞争氛围,让老师和学生变得疏远。


在硅谷及全球很多地区,我们自然地认为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自适应学习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化,让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的实践变得“高效”,从普通的课堂老师到政客都高举它的旗帜,呼吁课堂改革。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更多的人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拥有 AI 老师,它终将在教学环节中起到核心作用,通过数据和算法来规划孩子们的成长路径。


但是,为什么现在得到了科技加持的个性化学习被老师所质疑,甚至拒绝呢?


究其本质的原因,更多的是科技并没有处理好老师的位置,在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产品中,老师更像是一个有人性的小型数据处理器,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学习行为所操控的机器人。


其实,AltSchool 的行为也证明了这点,学校或者是老师,其实并不需要高科技的个性化学习。在其向学校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平台里,AltSchool 甚至并没有如 Summit Public Schools 在内容上做出知识图谱的标准和分类,而是将自适应内容的制作和分发权利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上,允许不同的老师使用不同的内容完成课堂的教学(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另一种“个性化学习”)。在这个的层面上来看,这样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更像是一个 传统的 LMS 学习管理系统。


而未来如何处理科技和人的关系,更多取决于我们对于个性化学习的理解。


Personalized Learning,也就是个性化学习,在现在依然没有完全被定义,你问不同的人,大体能够拿回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不过,需要承认的是,科技虽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法,包含着几个重要的元素: 多样的学习策略、实时的学习引导、倾听孩子的声音、精通式学习、灵活的学习进度以及学生-老师共同参与的学习路径等等。这些元素最为核心的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从老师转换到学生,成为一个自我驱动型的学习者”。而且,从目前科技公司的个性化学习实践中,也证明了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者更加懂得个性化学习的意义。


Minerva 大学也许是一个好的范例。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实际的教室和近在咫尺的老师,学生通过线上的学习平台以一种更独立的状态在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且凭借城市和活动在许多方面展示出更为出众的能力。在我看来,Minerva 的成功,是一种“人”+“科技”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其中,是科技让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便利;让老师从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中解放,提升了效率;让学生能够记录学习的轨迹,了解自我。这些都是科技能做的,也应该做的。而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则更多的依赖于导师和学习伙伴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Minerva 创始届学员)


个性化学习的实践难度会随着学生自主意识提高而降低,在 K12 领域的探索的  AltSchool 比成人的 Minerva 所遇到的挑战更大。在当下,过度迷信科技的力量,而忽略“人”,正是个性化教育在如今节节败退的重要原因。不过,虽然如今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科技之于教育”的种种反思,但都未曾否认失去“智能推荐引擎”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对于学生的帮助,也从未期待只有屏幕的教室。


教育变革的“硅谷速度”


个性化学习如今被诟病的另一个点就是在反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始希望可以如同“工业化”的大规模输出,快速复制。


这不禁让人反思:个性化学习是何时开始加速发展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例子正是 AltSchool。成立于 2013 年的 AltSchool 在四年内完成了五轮融资,投融资金额达到了 1.73 亿美元,这些硅谷顶级 VC 和大佬(包括 KPCB、A16Z、Founders Fund、First Round Capital、CZI 等)的投入,使得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媒体的大量关注,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加入。由此,这个被提出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教育理念,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开花结果”了。


但这些硅谷的科技慈善家们似乎并不满意。对于 AltSchool 的投入,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与传统的教育热心人士不同,硅谷的科技慈善家们不仅仅做金钱上的投入,他们更加“Hands-On”,且带着明显的硅谷特质:“Think Bigger”、“Scale Up”和“One-Stop Solution”:


  • Marc Benioff,CEO of Salesforces ,将会给予旧金山公立学校的校长们 10 万美金的“创新基金”,支持他们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教学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方向就是引入科技的手段,进行个性化教学教育。


  • Reed Hastings,CEO of Netflix ,从 2009 年开始就开始向一个非盈利的组织捐款,目的是让更多的校区可以使用一款 K12 数学领域的自适应产品 —— Dreambox Learnig。这款产品的特点就是与 Netflix 相似,通过算法向学习者推荐其想要学习的知识。目前,这款应用在全美已经有超过 200 万的学生用户。


  • Mark Zuckerberg,Facebook 的创始人显然是个性化学习不遗余力的推广者。除了投资 AltSchool 之外,他还与 Summit Public Schools 合作,招募工程师,开源个性化学习平台,说服更多的老师改变已有教学模式。在大女儿马克思出生之后,Zuckerberg 成立了 CZI 基金会,挑选更多的个性化学习产品进行投资。


  • Bill Gates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通过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资助个性化学习的探索,最近他们与 CZI 一起合作,投入 1200 万美元来专门促进个性化学习在全球的探索。


(Bill Gates 和 Mark Zuckerberg,他们都于教育有着非同寻常的关注)


不过,这样激进的步伐也开始不断地受到质疑。Zuckerberg 一方面在不断地宣扬科技的手段将更快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个性化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他在强调个性化学习目前仍然应当处于“实验室”状态,需要更多的实验和研究,CZI 负责教育项目的主管 James H. Shelton 对外也是“小心翼翼”地阐述他们的个性化学习的野心:目前主要推广已经被论证的个性化学习产品。


规模化一直是个性化学习遇到的问题,人们开始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特权阶级”所能够享受到的教育成果,个性化学习在硅谷所获得的小范围成功可能难以在更复杂的体系下被复制。低师生比,高科技设备渗透率,优秀工程师聚集之地,开放思维的教师群体以及愿意创新和尝试的开明家长等等,离开这片实验的土壤,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无法或者只能部分实践个性化学习。而被 30% 、50% 或者是 70% 所移植的个性化学习是否又真的能够完成自己原本的使命呢?AltSchool、Summit Public Schools 都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短期内无法见效,又无端增加老师负担的结果。


不过,这些都不那么重要。大规模个性化教学更为可怕的对手,则是在美国社会,乃至全球已经实践了 100 多年的标准化考试,以及基于标准化考试所建立的教学体系,评分标准和人才选拔机制。诚如 Stanford 荣誉教授 Larry Cuban 所说的那样,今天教育改革所暴露出来的是系统性的问题,在这样的系统里希望大规模推广个性化学习,只能会带来更大的失望。


本文特别感谢在硅谷的良师益友 Hanmo Gao 和 Minerva 创始届学员陈小树。


本文作者:荔闽 

芥末堆首席产品安利师

limin.chen@jmded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