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当心网贷陷阱

田园 芥末堆看教育 2018-10-28

芥末堆看教育

公众号ID:jiemoedu

关注


作者|田园

排版|空缺


芥末堆讯,6月25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18年第3号预警:“回租贷”中有陷阱,广大学子请小心(简称《3号预警》)。据《3号预警》介绍,近年来虽然不良“校园贷”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为逃避制度监管,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换穿马甲”,将“现金贷”业务变身为“回租贷”,名为租赁,实为借贷,并将对象瞄准在校大学生,严重威胁学生权益,形成校园安全隐患。


第3号预警:“现金贷”业务变身为“回租贷”


所谓手机“回租贷”的主要运作模式是:第一步,用户(学生)将手机“卖”给平台,但手机所有权和使用权实际未发生转移;第二步,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紧急联系人等借贷数据;第三步,平台放款,学生实际获得相应借款中会扣除一部分所谓的“服务费”或“评估费”;第四步,手机“回租”,因实际未转让手机所有权,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在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提供手机账户信息,以便于远程掌握手机储存信息。平台通过类似此种模式变相向大学生发放高利息“现金贷”,最终可能会使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已有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因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出预警,提醒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理性消费,知法用法。


第一,高度警惕。多了解熟悉金融知识,理性分析贷款实际利率标准,不要心存侥幸、盲目信任。在金融服务消费等活动中要认真阅读相关合同条款,不要贪图“小便宜”,提高自己对不良“校园贷”业务及其变种形式的甄别和抵制能力,同时提醒身旁的同学和校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上了网络骗子的当。


第二,理性消费。要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第三,知法用法。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相关凭据。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此外,大学学生工作者和资助工作者,要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手段,关心关注在校学生的大额经济支出,及时宣讲不良“校园贷”及其各类变种形式的危害,对不正常的经济往来,要提早作出预判和提醒,避免学生落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第1号预警:“6个一律 + 8个凡是”防骗宝典


此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曾先后发布第1、2号预警,对校园贷相关问题作出提醒。第1号预警于3月28日发布,主要提醒家长和学生,公安部门总结的“6个一律 + 8个凡是”防骗宝典:


  • “6个一律”


1.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2.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3. 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4. 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5.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6. 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 “8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十有八九是电信诈骗。


第2号预警:天上不会掉馅饼,远离不良校园贷


第2号预警于4月25日发布,针对在校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向其借款用于消费,最终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 “小贷”滚成“巨债”的现象,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


  • “提高警惕”。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切勿盲目信任,提高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


  • “找准组织”。上学遇到经济困难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为辅;解决突发临时困难问题,以临时困难补助等为主。


  • “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应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近年来,随着校园贷引发的负面事件频繁发生,校园贷这一形式逐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如今,校园贷变换各种形式,仍在不断侵蚀学生。在法律不断被完善的同时,自律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作者:田园

芥末堆 记者

教育即生命,让自己做自己。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


PBL课程

浑水报告

游戏成瘾


机器人示范校

奥数斗争历史

爆炸式创新者


游戏监管

产品周报

高考分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