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中生“变”,2020教育机构交付手段正在转型

吴克明 芥末堆看教育 2020-09-18

△ 图片来源:unsplash

♪ 作者|吴克明

♪ 来源|投稿


2013-2019,技术和资本给教育这个慢行业一个加速度。技术催化行业更迭,资本加剧行业竞争。回看瑞银18年发布的行业报告Taught in China 2025 – how will online education reshape the sector landscape,对教育行业在线化做出的预测:2025年50%的课后辅导将在线完成。目前看来这个数将远不止于此。估计分析师也没想到,2020经此一疫,中国教育的在线化之势会如此迅雷不及掩耳。


疫情之下,教育行业将会经历这样几个显著变化: 


1、在线获客门槛降低 


在线获客门槛降低并不是说营销方式、手段降级,而是用户心理共识的门槛降低了。原先可以去线下做的事情,现在大家的共识是,我们云端见吧。


疫情之下,原先划分二十四小时的像逛街、购物、健身房健身基本没了,而花在内容消费上的时间增长是肉眼可见的。比方大家可以关注到,最近明显的朋友圈里10万+文章的门槛都降低了。而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又是内容消费中特别重要的一块。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2019年尤其是在K12领域,线上营销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获客成本几近无法承受。所以当时的一个回潮趋势是:线下获客,线上交付。从而让成本结构变得更优。


但到了2020年初,因为疫情举家隔离——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线下教育机构,开始不得不摸索线上的营销玩法;同时另一方面,居家隔离的环境为在线教育创造了天然的封闭场景和营销机遇。


对于过去只熟悉线下玩法的机构,单纯的电销和单页已经行不通,需要探索内容获客,或者说靠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去吸引客户。对于原本线上的机构来说,需要进一步探索产品价值和用户需求的连接,进而传递精神满足,产生价值流动。 


2、交付手段发生质的变化 


这里有两个变化,并且紧密相连。一是线下提供服务的机构开始大面积线上化,二是给机构提供线上化配套服务的企业迅速发展。


我们首先看到原先中小型的地面机构纷纷寻求转型,大型机构如新东方开始全面在线化。即使对于新东方来说,几十万学生和上万名老师同时登陆新东方线上直播系统上课,也是头一回。其次在2019年之前,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没有产品供应链的概念。S2b2c模式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开始有萌芽,2020年会进一步发生。在这个模式下,供应链平台S和商户b实现对客户c的“共同服务”:S保证封装好的能力的高效,小b自带流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自主获客的能力、深度服务的能力,实现规模化。


目前只是输出在线平台搭建,之后还会进一步提供封装好的内容、内容定制化工具等等。这方面,好未来去年已经有了一些尝试。并且对于三到十八线城市来说,由于优质师资和学习资源缺乏,平台赋能的方式提供了一种系统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


对于“教育”来说,线下“社交”和“分层”的属性不会消失,但是在线化作为提升传播效率与促进普惠的手段,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3、运营管理体系数字化


随着核心交付手段的在线化,将倒逼企业重塑运营流程,进一步用数字化赋能运营管理体系。


从引流到转化,再到交易、交付再到售后,始终围绕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效率。这里用户应当考虑包含客户、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通过对客户的认知分析,做精准的市场传播。对于潜在的客户,精准分配leads,在销售端进行针对性话术优化。对于所有的学员有动态的画像和明确的效果评估及成长报告。体系里所有的指标是可监控可预测的,课消率、退费率、续费率、口碑推荐比率等等。


更重要的是,一旦信息被数字化了,就可以快速获取、传输,数字化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计算来提炼、支持,有了支持之后就可以做快速迭代,加快决策和创新的速度。比方对于大面积的招聘,分析应该招什么样的员工,招过来之后如何培训他们是最快的,同时分析每个人的特点让他们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估,进而提升效率,降低流失风险和成本。


雨过天晴修屋顶。对于教培企业或者学校来说,下一轮的竞争就包括对全面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只有前中后台全面数字化,才能真正协同增效。


2003年SARS的时候,诞生了淘宝,促发了京东,2020年我们已经有了盒马鲜生和每日优鲜,但也出现了海底捞开始在线教大家怎么做面。有理由相信,大疫之后中国的商业世界、教育行业也将如同冬雪之后的春日大地,新芽萌动,万物蓬勃。


注:本文来自于投稿,不代表芥末堆观点。本文作者吴克明,知名互联网教育公司战略与投资负责人,前IBM战略顾问



推荐阅读


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