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难忘的旋律!电影《芳华》中出现的经典歌曲(全收录)

2017-12-26 民歌君 雷人雷语



来源:摘编自民歌中国





电影《芳华》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经典歌曲。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剧情片,其实,它更是一部音乐片。芳华易逝,岁月难留,但音乐能把所有的故事和记忆永久封存。即便时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只要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一幕幕场景,一段段记忆,一个个故事便会跃然眼前。让我们在熟悉的旋律中追忆芳华,品味经典,思考历史!



《绒花》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电影《芳华》选用了韩红版的《绒花》作为电影片尾曲。作为一首经典歌曲,《绒花》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原唱,曾是电影《小花》的主题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21t07br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歌曲就已经家喻户晓,并一直流传至今。韩红版《绒花》,音色干净,情感到位,张力十足。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无须一秒钟,观众自然入戏。结合了剧情,再来听这首歌,无数观众泪流满面。这种共鸣,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但我知道,为什么观众看完久久不愿离场。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西南边境发生过一场战争,无数的战士英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最终换来了宝贵的和平。那也是一个英雄失落的年代。战斗英雄刘峰和何小萍,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一个失去手臂后靠踩三轮车送书为生,一个长期受冷眼对待,甚至出现了精神问题。


《草原女民兵》

这首《草原女民兵》出现在电影开头部分,是文工团女兵们在排练舞蹈时的音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218ku2ps&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资料视频:《草原女民兵》原版


《草原女民兵》通过蒙古族女民兵军事训练生活的侧面,歌颂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广大女民兵百倍警惕、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英雄气概。舞蹈以战斗演练为纽带,以演练中的军事动作为依托,表现了毛泽东时代活跃在内蒙古草原的女民兵容光焕发、气度不凡的精神风貌,塑造了英姿飒爽的蒙古族女民兵形象。

《洗衣歌》

歌曲《洗衣歌》同样出现在文工团日常排练的画面中。该作品创作于1964年,由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是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

《洗衣歌》的创作酝酿过程达十多年之久。在解放西藏“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战斗中,在砸碎封建枷锁,实现民主改革的日子里,在边疆自卫反击的战场上……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些难忘的岁月,感受深切,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形式表现它。

一次藏历新年拉萨人民拥军活动,为部队拆洗衣被,作者从这动人的场面中得到了创作的启示。编舞者李俊琛在提纲里写下了“是谁帮咱翻了身?是谁帮咱得解放?是谁帮咱修公路?……加桥梁、收青稞、盖新房……”这些平易通俗但却深含情谊的话语,拨动了曲作者的心弦,他就以此为歌词,谱成了这首深受军民喜爱的《洗衣歌》。


《绣金匾》

《绣金匾》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甘宁边区后来传至全国的传统民歌。影片中,出现了一小段。

这首歌是以甘肃庆阳民歌为基础改编的,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厚情意。建国后,经过郭兰英等老一辈歌唱家的演唱,传遍千家万户。


《浓情万缕》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革命歌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食粮。像邓丽君的歌曲,那绝对是不受认可的“靡靡之音”。甚至,听邓丽君的作品,是要遭处分的。然而,一切的禁令都禁不住文工团里这群年轻人青春律动的心。

他们在私底下偷偷聆听,备受震撼。用刘峰的话形容,那是“句句往心里钻啊”!更夸张的是,为了营造氛围,他们还用一块红布蒙在灯管上。微信关注民歌中国,影片中选用了邓丽君演唱的《浓情万缕》,由晓燕作词,古月作曲。该作品算不上是邓丽君的热门歌曲,但却是对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反映。



《送别》

男主角刘峰在团里被称为“活雷锋”,同事有难,他帮忙;脏活累活,他顶上。然而,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设最终却“被垮塌”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向心仪的对象林丁丁表白,并把她搂在了怀里。那一刻,偏偏又被文工团的“战友”撞见了……

接下来,对刘峰的公开批判拉开了序幕。那是一个“讲坏话”被正义化,荣誉化的时代。军营里,几乎每个人,包括曾经受过刘峰恩惠的人,都说了很多很多坏话。他不得不离开文工团,受处分下放到伐木连。离开时,只有何小萍一个人跟他送别,此时的背景音乐响起。

不久,中越战争爆发,他又被调到了野战军。战争中,刘峰被炸断了一只手,他那只结实灵巧的右手,修过地板,掏过下水道,补过军装……



《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也是一首真正“上过战场”的歌曲。当年,多位著名的歌唱家,赴前线慰问演出,都曾在战火硝烟中演唱《英雄赞歌》。而电影中,女兵在慰问演出时也演唱了这首歌。“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在其中担任配唱的是著名歌唱家雷佳。



《沂蒙颂》

电影中,战争取得了胜利,文工团完成应尽的使命,宣告解散。在最后一场——告别演出上,台下坐着“负伤归来”患上精神病的何小萍,而她曾经也是这个文工团的一员。从进团的第一天起,她就受到排挤,受到歧视。她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演上梦寐以求的A角。


舞台上,《沂蒙颂》的音乐响起,台下的何小萍彷佛从疯癫状态被唤醒。她独自走向侧门,在空旷的草地上独舞。她跳起了熟悉的《沂蒙颂》,舞蹈是美的,却又是那么孤独、那么讽刺。

《沂蒙颂》是一部四场芭蕾舞剧,以1947年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为题材。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当时的剧院名称为中国舞剧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歌曲《沂蒙颂》是该舞剧里的插曲,又名《我为亲人熬鸡汤》,也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作品。



《驼铃》

文工团要解散了,他们举着茶缸,盛满白酒,满眼含泪,唱起这首歌!“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分别,难舍的情绪可想而知。歌曲《驼铃》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创作,原为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



《那不勒斯舞曲》



《巴赫G大调》



《想把你留在这里》(推广曲)



《那些花儿》 (主题曲)


电影原声


多年后,刘峰去云南蒙自的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那里的战友。在战友的墓前,失去一只手臂的他用嘴拧开一瓶白酒的瓶盖,说:“你如果活着,有31岁了,这年龄应该都有老婆和孩子了……”


何小萍问刘峰: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


刘峰笑着说:这要看跟谁比,跟躺在这里的弟兄们比,我敢说不好吗?


这笑容隔着屏幕,却戳人心痛。



雷人雷语

ID:gh_538922d73ecb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