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号的世界

2016-05-29 竹子 新传大词典

符号:符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要素。


一.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


二.语言符号的特性

(一)语言的有声性。它有一些语音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为表达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中语义和声音结合的偶然性。或者约定俗成性、任意性。

(三)语言结构的层次性。语言结构是生成的,而且有一定的模式。

(四)语言是以符号系统来执行其交际职能的。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线条性

语言符号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语音在同一说话时间里,始终是而且只能是以一根线的形式伸展开来,即一个声音接着一个声音相继出现,好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而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任意性

一种语言社会集团的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去标记客观事物,从而指代该事物获得意义,这是任意性的。

比如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汉语叫人rén(人),维吾尔语叫adem,英语叫man。所以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不变性

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标记客观事物是任意性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在使用该语言集团的人们中间通行之后,便失去了“自由”,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它。比如说,使用汉语的社会集团,一经把“人”叫做rén之后,个人就不能自由地任意改叫别的什么名称。


可变性

可是,只要我们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拿来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质的差别。比如现代汉语叫“眼睛”,古代汉语却叫“目”;现代汉语说“下棋”,古代汉语却说“奕”,等等。可见,语言符号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生成性

人们说出的具体句子是无限量的,而一种语言的句子模式却是有限的。说话人掌握一种句子模式,就可以生成无限量的具体句子,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生成性。比如刚学会说话的小孩,从他爸爸妈妈那里学到“小明吃糖”这句话,他就可以生成(创造)“妈妈煮饭”、“爸爸喝茶”等许多具体句子。尽管生成这些句子的语词不同,具体意义不同,但都是同一个句子模式。



一.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包括图像、颜色、光亮、音乐和人的体语等等。


二.非语言符号分类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基本的两大类: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一)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1.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体语(以及舞蹈语言)、运动画面、人际距离等。具体细分如下:

(1)目光接触与注视:注视——强化人的判断或增强对方信心,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表情。

(2)面部表情:喜悦、幸福、悲伤、气愤、恐惧、恶心。

(3)外表:着装+外形。

(4)人际空间距离:取决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

(5)动作、举止:说者;听者。

(6)身体接触:握手、拍肩、拥抱、贴面、亲吻。

(7)时间:反映RP,责任感,对别人的尊重。

(8)空间:表现主动者的动机和身份,参与者的心。

(9)嗓音:声调。


2.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静止体态、象征符号、实义符号乃至衣着、摆设、环境、雕塑、绘画、图片等等。

象征符号代表某个抽象的意义,它往往是特定文化的结晶,如五角星,镰刀斧头等标志和徽记。

实义符号表达某个确定的意义,特征为简洁、形象、直观、易记,如狼烟、烽火、路标、信号旗等。


(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


1.类语言

类语言包括辅助语言和功能性发声。

辅助语言是指辅助人类口头语言的声音要素,主要包括一掉、音量、音速和音质。

功能性发声是指人发出的哭、笑、哼、叹息、呻吟、口头语等声音。它们不具有固定意义,往往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简而言之,类语言是口语的附加或补充部分。


2.其他声音符号

如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下,某种单一的声音符号也可能担当传播信息的重任。


三.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一)相似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符号与实物相似,似乎只存在于非语言符号之中。比如,竖起食指可以代表数字“1”,伸出食指勾动中指可以代表手枪,伸出双臂上下扇动可以代表飞鸟,用双手可以表示某一物件的大小或形状,等等。


(二)通义性

非语言符号,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语”。非语言符号的译读、理解,似乎无须接受专门教育,因为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举世通用的意义。比如,向人作恫吓或威胁的姿态,向人表示乞求或可怜的行为,向人做出欢迎或喜爱的动作,这些身体符号所传达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作出相近、共通的理解。


(三)协同性

各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是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的。如果它们不是这样,你的意图就要受到怀疑。”当你愤怒至极时,尽管你竭力克制,但沁出的汗珠、迅速的眨眼、轻微的哆嗦、沙哑的声音等非语言符号却在“协同造反”,纷纷暴露真相。即使你为迷路者指示路径,你的眼睛、表情、身体也会随着你手臂的指向配合行动。除了单幅图片,现实中的非语言符号都是协同传播、同时送出的。


(四)即时性

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考方才输出,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作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驾驶汽车,红灯一亮即踩刹车;看电影电视,一出现人体的敏感部位,观者的瞳孔立即放大;一看到美味佳肴,饥者就忍不住要流口水;突然一声巨响,听者立即大惊失色。对于外在变化的事物,人体立即作出反应。

(五)真实性

言语是行为的指标,眼睛是心灵的符号。人浑身都可遮盖,唯独面目无法掩饰。因此,除非训练有素的演员,一般人很难以非语言符号骗人。所以非语言符号显得更加真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