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味的节日和不是节日的“节日”

2016-06-03 鱼鱼 新传大词典



大家现在应该都有一种感觉,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节日充斥着,有些不是节日的日子也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被拿来当做节日庆祝。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过的哪个节日让你印象深刻,或者你参与的这些节日,它们的意义在哪里呢?


每年的11月11日因为日期里面有连续四个“一”的缘故,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的单身亚文化已经慢慢进入了中国,也有不少人开始追求单身的生活。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相互调侃,甚至发明一些诸如“单身狗”等戏谑之词,大量的段子手也横空出世,闹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不过现如今这个节日更多地被染上商业色彩,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不少多商家把“光棍节”变成“网购狂欢节”,在这一天加大促销打折多力度,并用各种各样奇葩的广告文案鼓励消费者购买。去年某网购网站双11全天的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912亿美元。不理性的消费者,给快递、银行业带来的负担让人思考。




每年的春节本是齐家欢乐的传统节日,无数游子在外漂泊一年终于回到温暖的港湾,画面让人想想就温馨。可大部分的人也只是把节日过成了假日,只是为休息、聚会找到了非常完美的借口。冯骥才在《节日不是假日》中忧心地指出变味的节日与传统文化相距甚远。他说“节日,无论是政治性的还是文化性的,都是有精神内涵的、有纪念意义的、庄重的。在节日里,主要是体验和感受它的精神意义……在民俗节日里主要体验着一种传承久远的迷人而执着的民俗精神。”而现在,我们更多感受到的节日只是一种仪式感。费斯克将仪式界定为“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媒介仪式甚至取代了节日仪式,我们不一定记得为什么要纪念春节,但我们肯定记得春节要包饺子、放烟花、看春晚……就各种春晚来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节目与节日本身并无必要关联,观众只是以旁观者身份欣赏节目,获得多参与极少。何况节目必会与广告商、商业机构抱团,输出的还是商业意义更浓。




再拿近日的520来说,和双11一样本不是节日,但因为谐音“我爱你”而硬是被刻画成情人节。这点上除了商家一贯的煽动,自媒体也是功不可没。这和传统媒介仪式取代节日仪式不同,新媒体更多表现了媒介的另一种能力:通由媒介行为参与到非节日事件进行节日化处理,从而建构新的节日仪式。具体地说,媒介能赋予事件非常状态,因为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通过对事件不断地报道、渲染。对受众而言,一些事件持续闯入视野,事件便具有了非常价值。加上媒介的策划,一些跟风者的刷屏,普通的5月20日也变得挺像一回事的。


如果说这些都只是人们平淡生活的一些点缀,不必太较真的话,那在网络上频繁刷屏,嚷着要过六一的行为真得让人匪夷所思。一些早过了儿童年龄的“叔叔阿姨”,硬是要把儿童节也变成自己的节日,并一口一个宝宝地称呼自己。似乎再次验证了网络人群“三低”的特性。其实一个群体被拿来单独过成一个节日的多是弱势群体。如:妇女节、儿童节、记者节。我想节日制定者的初衷也是让大家都来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让世界充满爱。而如今这些节日也变成了网络世界的狂欢,大量没用的信息甚至淹没了许多应该被关注的新闻。如大量的留守儿童,抑郁症的孩子,甚至被性侵的幼童。这些本该欢乐地过属于他们节日的孩子,却在承受太多他们本不该承受之痛。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但给自己创造欢乐而不顾他人痛苦的行为还是让人觉得心寒。




对于传统节日,应该像冯骥才老先生呼吁得那样,拥有文化精神自觉。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都能创造和表现中华民族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对于不是节日的“节日”,点到即止即可。太多的精力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得到的将是长久的精神上的失落。


参考:

从仪式到消费:大众传媒与节日意义之生产

我们过的不是寂寞,是节日

南方都市报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